我的梦境通古代(139)
“你记不记得,有一次你来东宫, 皇后给了你一碗汤。”
孟萝时皱了皱眉, 太久远的记忆她需要回去翻记事本,现在让她回忆, 约等于盲人摸象。
“不太……记得了。”她迟疑道。
“那年你只有四岁,不记得也正常。”祁乾轻咳了下,声音更哑,“其实就连我也记不太清了。”
永康十六年冬, 临近年关,京州城内鼓乐齐鸣, 集市的摊位挂满了灯笼和窗花,吆喝着路过的百姓驻足观赏。
孩童穿着艳红的冬衣在落雪里钻来跑去,嬉笑声偶尔会压过街头的戏曲表演。
娴妃娘娘在立冬日不慎摔下楼梯,腹中已过三月的胎儿没保住,小产后又因伤心过度,身子骨一落千丈,如今竟已起不来床。
孟母得知消息后,一大早便带着孟怀瑜进宫,看望娴妃。
屋里的中药味很重,混着浓重的檀香,被宫女抱着的孟怀瑜闻到后止不住地咳嗽。
“屋里味大,让她出去缓缓吧。”苍白的手撩开床幔,露出一道缝隙,娴妃的声音很虚弱,也很温柔。
孟母摸了下女儿的脑袋,朝着娴妃道:“太子殿下听闻她今日进宫,托了信送到府内,说是许久未见幺儿,甚是想念。”
她叹了口气,面上是化不开的惆怅:“幺儿这般小,也不知陛下和皇后娘娘是何意。”
娴妃将床幔撩的更开,似乎这样就能瞧见屋内的景象,缓缓道:“我还是那句话,早早归还虎符,功名利禄比不上项上脑袋,咳咳。”
“他的性子,你也知道……”孟母抿了下唇,没再继续说,转而跟孟怀瑜嘱咐道,“娘跟你姨母有些话要说,到了东宫后,乖乖听殿下的话,不要乱跑也不要乱吃东西。”
孟怀瑜咳得眼睛里浮出了水雾,她点头道:“姨母不要幺儿陪吗?”
“不用,姨母瞧你一眼便安心了。”床幔里的人又咳了两声,嗓音发哑,“听你娘的话,在东宫不要吃里面的食物,知晓了吗。”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总是有很多问题,孟怀瑜不明白,便问道:“为什么呀,太子哥哥说御膳房做的莲子糕可好吃了,还能捏成小兔子。”
“咳咳咳……”娴妃像是被呛到了,突然咳得很严重。
孟母回头瞧了眼,眸内是遮掩不住的担忧,再看向孟怀瑜时多了几分严肃:“不要问为什么,听你姨母的话。”
“奥,幺儿听话。”她挣扎着从宫女的怀里下来,小短腿跑到床边,把攥在手心里的糖块递给她,“姨母,这个可甜了,你尝尝。”
糖块虽然在帕子里,但一直被高温的包裹,逐渐化开变成糖水,瞧着黏腻又脏。
见娴妃没有动作,她贴心地又往前递了递,软软糯糯道:“我一直放在衣服里捂着呢,不冷,很暖和的。”
话落,轻细的抽泣声在安静的房内蔓延开,身侧候着的嬷嬷连忙上前把孟怀瑜手里的糖块取走。
“大姑娘有心了,但娘娘身子还未好全,暂不能吃糖,老奴先帮大姑娘收起来,等日后娘娘身子转好了再吃。”
孟怀瑜眨了下眼:“祖母给了幺儿很多糖块,等姨母好全了,幺儿都拿来给姨母。”
嬷嬷于心不忍地看了眼床铺,不由红了眼眶,嗓音染上几分哽咽:“大姑娘,糖块你留着……”
“好,那姨母便等着幺儿的糖块,可不能反悔食言。”娴妃忽然响起的声音打断了嬷嬷的话,她伸出手小拇指微微勾起,“拉钩。”
孟怀瑜看着这只毫无血色的手,愣了一下,继而用小拇指勾住,轻轻地唱着歌谣。
“拉钩上吊一百年……”
结束后,孟怀瑜用肉乎乎的脸颊贴了贴她的手,认真道:“姨母要快些好。”
屋内的空气安静极了,嬷嬷突然掩面走到窗边,肩膀控制不住地抖动,就连孟怀瑜握着的苍白的手也在轻微颤抖,然后缩回了床幔里。
“带幺儿去外头吧,免得过继了我的病气。”
“别胡说。”孟母轻呵斥道,“你总这样,把事情想得过分悲观。”
“咳咳……”回应孟母的是娴妃的剧烈咳嗽,似乎有血腥味蔓延开,但很快就被宫女端进来的药覆盖。
孟怀瑜不舒服地皱了皱鼻子,被孟母抱着离开了屋子,她趴在肩膀上看着那碗黑乎乎的药送进床幔里,心里想幸好早上留了一块糖带给姨母,不然多苦呀。
“娘亲,姨母的手好冰呀,像天上落的雪一样。”
正值寒冬,大雪纷飞,一出门孟怀瑜便被冻得哆嗦了下,她看见母亲的眼睛和鼻子红彤彤的,便把自己的脸贴过去。
乖巧道:“幺儿捂捂就不冷了。”
孟母脚步顿住,她抬眼望着天好一会儿,才吸着鼻子再次叮嘱:“去了东宫不要吃任何食物,也不要
跟别人走,等一炷香后,我就找理由来接你。”
“好吗?怀瑜。”
“嗯。”孟怀瑜保证道,“不吃东西,不跟别人走,等娘亲来接。”
孟母惆怅地叹了口气,将她放到地上,看着女儿懵懂又天真的脸,眸内的忧愁都快溺出,凝为实质。
她伸手整理着小姑娘稍显凌乱的发丝:“好了,走吧。”
孟怀瑜趴在宫女的背上前往东宫时,孟母仍然站在屋檐下遥望着她的方向,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逐渐模糊那道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