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梦境通古代(22)

作者: 就你没奇遇 阅读记录

亲昵地唤着丧彪,然后给它喂煮熟的鸡肉。

“你饿了?”

“喵。”狸奴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当着她的面开始打理前腿的毛发。

孟怀瑜以前也喜欢这种可爱讨喜的小家伙,但从两年前开始,她对这种需要依附于他人才能活下来的小东西失去了兴趣。

更不会像孟萝时一样,对一切都充满热情和探索欲。

“再等等吧,她会来给你开小灶的。”

教坊前院已然人声鼎沸,红绸自檐角链接高楼,无数别致的花灯悬挂半空,与微风一同在夜色内摇晃,偶尔会有夜行动物盘踞其上,默不作声地瞧着底下的热闹。

孟怀瑜站在转角处的阴影内,视线扫过或坐或站的众多客人,除了正值青壮的男人,还不乏年轻女子,颇小的少年,鬓角全白的老人。

他们的视线无一不是聚集在正中间的圆台之上。

孟怀瑜犹记得刚到教坊的那几日,前十几年的礼仪规矩,束缚着身心,让她始终无法接受抛头露面卖弄自己的才艺。

濒死的感觉着实不好受,她忘了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站上圆台,又是什么时候能巧笑倩兮地陪着客人谈天说地。

按照排演顺序很快就该轮到她上场,嬷嬷似乎还未收到她告假的消息,正在到处找寻她的身影。

“嬷嬷,您找我?”她无声无息地走到嬷嬷身侧,温温柔柔道。

嬷嬷吓了一跳,拍着胸口惊魂不定:“哎哟,我这把年纪可不禁吓了,姑娘莫要逗我玩。”

孟怀瑜脸上的笑容恰到好处:“是怀瑜欠考虑,下次不会了。”

嬷嬷:“快去台侧候着,马上就该是你们了。”

她微笑点头,视线却看向了嬷嬷身后繁华浮靡的楼阁,二楼靠左边的一扇窗,一道模糊的身形在烛火的映照下影影绰绰。

圆形舞台由大理石搭建而成,高度约有三尺,外圈是一尺左右的水池,铺着白玉砖,远远瞧着似悬浮其上。

肥硕的锦鲤偶尔跃出水面,在热闹的欢呼声中,用鱼尾拍打水花。

孟怀瑜抱着琵琶跟随队伍踏上白玉阶,拖曳的裙摆浅带过水面,留下一条长长的水渍。

现场的吵闹似乎安静了一瞬。

“是她吗?孟家的嫡姑娘。”

“右边第三个穿墨绿色衣裙的那个,是她,早些年我去孟家拜访老师时见过。”

“真是可惜,你说她为何不索性去投靠余宁外祖母家,至少比在教坊抛头露面强啊。”

“谁知道呢,孟家一夜间落魄成这样,连房子都没保住,许是怕受到牵连。”

喧闹的鼓掌声震耳欲聋,编钟被敲响的那一刻,沉重的乐声将陷入回忆的孟怀瑜拉回现实。

目光所及圆台底下的客人无一不是拍手叫好,从始至终都未曾安静过,也没有嘈杂又清晰的话语声驾着风传入她的耳畔。

两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孟怀瑜,也足以改变起初带着好奇心的客人。

编钟声停下后,她同其他舞姬一道拨动琴弦,悠扬的乐声很快压过其他一切声响。

曲子到后半段后,孟怀瑜放下琵琶与另一位舞姬走到舞台的最前方,于灼灼目光中起舞,火红的舞服相比衣裙更轻盈。

扬起的裙摆在半空勾勒出一只只蝴蝶,又于消融于夜色。

这支舞她们排过很多遍,跳了近半年,熟练到孟怀瑜能放空大脑,任由身体随着乐声舞动,她的搭档似乎也是这么想的。

又是一次交错后翻,她看到了搭档麻木的脸。

对她们来说毫无难度的舞,于小姑娘却难于上青天,经常以来葵水的理由告假逃脱演出。

孟怀瑜有时很羡慕小姑娘,羡慕那股无所畏惧的冲劲和好奇心。

这对于她来说是五岁孩童才会存在的心性。

一舞结束,舞姬们围着圆台朝四面八方的客人行礼告退,孟怀瑜不动声色地望向二楼的窗户。

映在窗户上的影子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盏并未燃火的花灯,摇摇晃晃地垂挂在窗沿边。

她方才下阶梯,嬷嬷便迎上来满面笑意道:“姑娘,有客人定半个时辰。”

演出结束后如果有客人相中舞台上的姑娘,便可与嬷嬷定下时间,等演出结束与姑娘畅聊。

算是另类地提供情绪价值。

孟怀瑜顺着嬷嬷看的方向望过去,与一位小少年对上视线,目光短暂地在空中相接,少年顷刻羞红了脸。

“好。”她微笑道,“麻烦嬷嬷将我的琵琶送回房间。”

绕出圆台的路上,她与搭档黎巧再度并肩。

“我今夜的客人是许二姑娘,大抵戌时末能下工,你呢。”

孟怀瑜偏头瞧了她一眼:“一个未曾见过的小少年,半个时辰。”

“嘶。”黎巧神情有些裂开,生无可恋道,“那你下工比我早。”

每个姑娘每晚只陪一个客人聊天,若是碰到想要同一个姑娘的客人,价高者得,无论定多少时辰,结束后不会再陪客。

因而每个姑娘都希望定下自己的客人能以最高价拍最短的时间。

“听闻胥黛这几日在收集大家的衣裙。”即将分开前,孟怀瑜忽然道。

黎巧怔了下:“她被坏男人骗光财产了?”

孟怀瑜觉得她的脑回路与小姑娘有得一拼,着实不算合格的棋子,无奈道:“你觉得她缺钱吗。”

“不缺。”黎巧仿若失去灵魂般往许二姑娘的方向走,“我想知道拥有五个丫鬟究竟是什么感觉。”

叹息声随着风一道传入她的耳畔:“这破工是一天也不想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