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六零极品炮灰,我绝不洗白(192)+番外

作者: 我是老古董 阅读记录

毕竟她对于湿乎乎的口感向来敬谢不敏,总觉得很掉san。

但是她又很爱炸蝎子和炸蚕蛹,焦焦脆脆的带着独特的香味,撒上点辣椒面和椒盐粉,好吃得能让人瞬间忽略掉它们的原材料。

江衍序问过她能不能接受以后,采用了她会喜欢的做法。

油炸肯定不行,没有那么多油,他便退而求其次,把挤掉内脏的小鱼和处理好的竹虫一起放在油锅里煎。

直到两面煎得焦黄,然后放入山里刚摘的野葱和口感辛辣的茱萸一起炒,高温一激,浓烈霸道的香味当即爆发出来。

竹虫的口感比竹鼠还嫩,竹子的清香也更加浓郁,出乎意料地好吃,一点都不猎奇。

吃完早饭,何瑞雪正无所事事,便提议在山里散步。

两人从绕过后面的山崖,又能见到一条新的山路,两边是密密匝匝的林子,高大的树之间穿插着灌木。

蛇莓、桑葚、拐枣等等想吃的话随手就能摘,有许多被鸟雀吃掉的痕迹。

在山腰上她还发现了好几棵山楂树,绿叶繁茂,红彤彤的果实一簇簇挤在一起。

叶片小而圆,每根细枝条的末端都挂着十几颗果实,硕实累累。

野山楂又叫南山楂,比后世培育出的品种要小一些。

果实是偏橘红色,不是暗红,味道也要酸涩得多,果肉里含着更多的渣。

看到这棵树,何瑞雪的嘴里忍不住开始分泌口水,问他,“你会做山楂糕吗?”

江衍序明白她在想什么,便不会让她失望,“会,我不但会做山楂糕,还会做果丹皮,正好,这次带了一包糖过来,等我回去就做给你吃。”

说着,也不等她开口说想吃,江衍序就挽起袖子跑去摘果子了。

何瑞雪上前去帮他,两人选的都是比较大和红一些的果子,吃不了太多,只摘了半背篓就打住。

他们绕了一小圈,穿过林子走另一条路回来,遇到一棵毛栗树,不少刺球都炸开了,他们摘了不少完全成熟的,把剩下的背篓装满才回来。

快到家时,林子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江衍序将胳膊挡在她面前,小声“嘘”了一声。

然后缓慢蹲下,从地上捡了个带着尖角的小石片,手腕发力,石片如飞镖般平射出去。

翅膀扑腾的声音响起,之后又回归到平静。

拨开路旁的草丛,里面正躺着一只毛色鲜亮的野鸡,江衍序就地取材编了条简单的草绳,把它的翅膀和腿都捆住。

“它只是被打晕了,还没死,等下午我们在山里多摘点蘑菇,正好拿它来当晚饭。”

何瑞雪连忙点头,表示期待。

此时他们倒真像是隐居山林的眷侣,悠然闲居,不用理会外面的所有的事,唯一需要操心的便是一日三餐。

回到小屋,厨房里太热,光线也不好,江衍序干脆在旁边垒起一个新的小灶。

先用石块拼出形状,再抹上黄泥,最后用火烤干,架上锅便是露天厨房。

何瑞雪在旁边处理山楂,这玩意籽连着肉,又多,很不好弄。

她写着从网上看过的小窍门,只把尾部的挖掉,特意留下前端的梗部,清洗干净后放进锅里煮。

煮熟后捏着山楂梗,把果肉转上一圈,所有的籽都会连着梗一起脱落下来。

一共五颗,像是挤在一起的小花。

山楂果肉全部分离出来后还要放进石臼里捣碎,厨房里没有,江衍序便找了块椭圆形的石头,洗干净后直接在锅里捶打。

等到完全成糊状后用纱网过滤掉杂质和进一步细化,只留下绵密的果肉,这里用何瑞雪还没用过的手绢代替。

滤好的果肉和先前煮山楂留下的一碗水放进锅里,再加上捣碎的糖块,江衍序没有买到白糖,红糖也是一样。

何瑞雪怕不够甜,还往里头放了几勺蜂蜜,然后用小火慢慢熬煮。

第162章 科学和玄学

土灶的火候不好掌控,江衍序便只放劈开的小树枝,保持有火苗的状态就行。

等熬到十分钟,果肉能呈倒三角状挂在锅铲上时,就能盛出来定型了。

他舀了半锅出来,放进方形的饭盒中,把表面刮平,合上盖子拿去溪水边湃凉。

剩下的继续熬,又过了大概五分钟的样子,果肉已经相当浓稠,一大团挂在锅铲上都不会掉落。

他取出带来的油纸,刮出薄薄的一层,摊煎饼似的一连摊了好几张,然后放在通风处晾晒,等到干透之后再一卷便是自制的果丹皮。

山里温度低,比住在城里凉爽,中午时有树荫挡着也不觉得热。

在等待山楂糕成型期间,何瑞雪把脚伸进溪流里踩水玩。

江衍序坐在她旁边劈竹蔑,编竹箱和笸箩,竹子毛刺多,他也没带个手套,期间手上会难免出现细小的伤口。

如同白瓷上出现裂纹,让人下意识为此感到惋惜。

她没有阻止或是心疼得捧起来帮他抹药,实在是没必要。

当下可不讲究保养,劳动人民的手才是最好看的。

江衍序的体型不胖不瘦,但因为个子高,坐在板凳上显得很大只。

何瑞雪把脚搁在光滑的大石头中央,脑袋往后仰,靠在他的背上,“小道士,我这两天都很开心,等我们老了就归隐山林怎么样?”

“不用等到老,只要你愿意,我们现在就能辞了工作过来。

吃的穿的都能靠自己种出来,不用花太多的钱,我们手里的存款完全够了。”

“那不行,我还想当大官呢。”

“是吗?很有志气。需不需要本道给你算算官运?看你的命运中有没有贵人相助,他们又会在什么时候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