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178)
而她也的确需要一块手表。时间对她来说那样宝贵,不是没想过要买手表,只是觉得还不够宽裕,也就没有下手。
胡巧月嗔怪道:“干嘛破费买这样贵的东西,她还是小孩子。”
林思危却心中清楚,两位老人给自己买这样贵的手表,一是本身眼界使然,二也是感谢林思危能真心真意陪伴胡巧月。
她接过手表,一半真,一半装,显出兴奋的样子:“哇,好高级,劳力士哎,还是限量版!”
这才是接收礼物最正确的反应。
不要怕太夸张,你越夸张,对方越喜欢,越觉得自己这礼物送得对。
就像刚刚丁翰文听到晋陵历史时的反应那样,越夸张,晋陵人越骄傲。
这叫给予情绪价值。
果然胡巧英和庄音蓉也更加高兴,又拿了几样,有项链,有手包,有钱夹,也有手链,都是高级货。
本来这些是给林正清一家准备的,但现在胡巧月明确说断绝了关系,胡巧英也觉得没有必要再对这个外甥有什么关照。
胡巧月让他们都留着,自己也可以用。老两口却说,两个孩子家里都比自己日子还要好过,不缺这些东西,好说歹说,林思危收下了一条项链和一只LV手包。
最后,庄音蓉郑重地拿出一只红木盒子,里头是一对翡翠镯子,碧绿碧绿,水头极好。
胡巧月顿时动容。
这是她母亲当年嫁进胡家时的嫁妆。
“妈临终前再三关照,以后若能见到你,一定要将这对镯子传给你。”
“我来。”胡巧英上前,执起妹妹的手,将两只翡翠镯子替她戴上。
纵然已是这个年纪,胡巧月的皮肤依然极白,衬得镯子愈发翠绿剔透。只是她瘦,一对腕子细得叫人怜惜,胡巧英又忍不住有些哽咽。
“妈,我把镯子交给巧月了,巧月现在很好,你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随即与胡巧月一同合掌阖眼,默默祈愿。
“以前咱们胡家,很多宝贝的。”庄音蓉低声对林思危道,“我知道现在都没了,房子也只剩半间了吧。”
林思危点点头:“还有奶奶一口女儿箱,一顶雕花大衣柜。别的应该是都没了。”
胡巧英听到她们说话,睁开眼道:“人还在,比什么都强。”
“不过……”他话锋一转,“之前市侨办跟我联系,说到了给我平反,要落实政策的事。说要等我们回来协商。”
胡巧月道:“咱家以前的房子,已经分成了很多小隔间,住进了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就算落实政策,应该也艰难得很。至于当年抄没的东西,据说是有清单的,全不全就不知道了。”
胡巧英还是那句话:“人没事就好。我想看看这些东西,也只是对当年胡家的一个念想。”
他与庄音蓉对视一眼,郑重道:“我和你嫂子早就商量过了,我们的意思是,晋陵的这些东西,都留给你。”
胡巧英一惊,脱口而出:“这怎么行!”
“当年我们出去,也带走了不少。我们不缺这些了。”庄音蓉道,“倒是你和思危,一老一少的,以后有用场的地方不少。也不能总在半间屋里挤着,让我和你哥隔着太平洋,这心也不着落啊。”
胡巧月思忖片刻,总觉得还是不妥,却也没有再跟哥嫂推却,道:“这些先不说,能不能发还、发还多少,现在还都不清楚。不过有一个事,我得拜托哥哥嫂嫂。”
“什么事?”
“林正清要是知道你们回来,一定会想尽办法过来找你们,别理他。你们要是不好意思,就说是我的意思。”
“知道了。”胡巧英道,“我会处理。他应该也不至于吧……”
“非常至于,我了解他。总之,你们不要听他任何花言巧语,他不配得到一分一毫,无论是善意还是财物,他都不配。”
胡巧英和庄音蓉又对视一眼,终于感受到这个不肖的外甥伤人有多深。
说话音,胡幸之和丁翰文终于收拾好,过来敲门。
见几位老人一点没有疲态,也感叹这时隔数十年的重聚实在让人容光焕发。
于是胡幸之提议,索性去阳川路走一走。
丁翰文兴奋得一双眼睛忽闪忽闪:“真的吗?我可以去外公外婆长大的地方吗?”
“可以去,就是变化很大,怕你外公外婆都认不出来了。”胡巧月笑道。
听说他们要出门,翻译小李立刻过来,说侨办给他们留了一辆面包车,这些天就跟着他们,随时可以使用。
胡巧英哈哈笑道:“我倒是想坐坐晋陵的公交车,没机会喽。”
只有林思危心里门清。这到底还是八十年代初啊,就你们几个都是在国外呆了几十年的,尤其丁翰文这样已是土生土长的,长相都是外国人了,哪能让你们随便走啊。
出于人身安全、国家安全等等各种安全,也得“保护”着你们啊。
晋陵宾馆到阳川路其实很近,皆是晋陵的老城区,开车约摸几分钟就能到。
一路上,胡巧英和庄音蓉一直在认地方。
“这个是以前的大成百货商店,现在是第一百货商店,还是那个楼啊,就换了个牌子。”
“糕团店。这家麻糕最好吃,香得来,呀哎我闻到香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