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237)
顾洽却是心地坦荡:“胡奶奶屋子翻修,我闲着,过来帮忙打下手。”
“呵, 到底是人民军队为人民, 小洽你还当上雷锋了啊。”林正清呵呵笑着, 自说自话绕过顾洽就进了屋。
临街一楼屋子里, 两位师傅正在加固原有的木楼梯。几块踩裂的木板已经拆下准备替换, 扶手连接处也加上了固定件。
林正清指着楼梯问:“师傅, 干嘛不直接拆了砌水泥楼梯啊?”
正在干活的师傅抬头看看他, 显然不认识他是谁,懒得搭理。
跟在一边的顾洽笑着解释:“是思危的意思。”
林正清皱了皱眉头,吐槽已到嘴边, 却又想到顾洽和林思危的关系, 想到自己此行的使命,生生将吐槽吞了回去,笑道:“她懂什么呀。水泥的牢固, 这房子都快八九十年,快一百年了吧, 木楼梯容易坏,走起来还吱嘎吱嘎响。咱们不都住这种房子嘛,应该深有体会啊。”
顾洽却道:“正因为这房子快百年了,思危说房子里的一切都有保护价值。不光这个木楼梯,还有房梁、柱子、窗户、门、包括屋檐上的砖雕,都是有纪念意义的物件,别看现在是拆了一部分,回头也是以整修为主,尽量保留原来的样子。”
“小孩子,天真了。”林正清呵呵笑着,“我妈呢,我来跟我妈说,翻都翻了,一步到位。”
“奶奶给师傅们买点心去了。”顾洽道。
他其实也知道林正清来者不善,但在胡巧月没回来之前,他也没法把林正清轰出去。故此心里想,横竖奶奶回来了,我按奶奶的指示行事,我保护着奶奶便是了。
林正清俨然主人,背着手细细视察。本来想上楼,但木楼梯拆除了一些,他稍一犹豫,转去了院子。
院子里加盖的那些高高矮矮的房子,第一天就全拆除了,第二天院墙也砌好了,现在正起柱子做围廊。
林正清站在院子里,望着头顶宽阔的一片天,心潮澎湃。
这院子有他鱼骨巷43号的院子三个大,即便围了一圈围廊,也还有三个大。看青石地砖上还有之前屋子留下的印迹,显然是刚拆的。
“这院子,之前没这么大吧?”他问。
“嗯。”顾洽点点头,“之前院子里加盖了好几间屋子,都住了人家。思危说,都恢复到以前胡家时候的模样,所以都拆了。”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房比房……林正清想哭。
以前觉得鱼骨巷43号已经是非常像样,多少人羡慕他家老丈人有能力,弄来这么宽敞的房子,虽然院子小了些,但只住了他们一户人家,有客堂间,有厕所间,孩子也不用跟父母挤一个房间。
但现在林家欢和林家乐矛盾越来越激化,林家乐几乎不愿回自己房间,说林家欢整晚整晚不睡觉,有时候还自言自语,影响她休息。
林正清觉得,林家乐也影响他休息了。
最近教育局也在争取花园新村的公房,林正清早就开始走动了,如果局里能争取到,必定会分他一套。
他受够了天天晚上听刘玉秀和林家乐嘀嘀咕咕。
可是,阳川路265号,他们胡家的众多房子之一,看不顺眼的多余房间全拆了,只愁住不满,不愁住不下。
又转完了后排的主屋,听到门口传来胡巧月的说话声,林正清顿时激动起来:“我妈回来了!”
“妈——”他迅速冲到门口,把师傅们惊到。
原来这文质彬彬的男人是主家儿子?那就是……那个漂亮小姑娘的爸?
什么?主家有儿子?漂亮小姑娘有爸?
还以为死了呐。
胡巧月挎了一篮子热腾腾的,正给师傅们分呢,听到里头传来动情的呼唤。
果然来了。这是一天都等不得啊。
她深深叹一口气,假装没听见,继续道:“今天买的青菜包,换换口味。你们要是吃腻了包子,跟我说啊,我给你们换别的。”
师傅们纷纷起身去洗手分包子,热热闹闹喊:“这么好吃的包子,吃一百天也不腻。”
“妈。”林正清走进来,想要去接胡巧月手里的篮子,被胡巧月轻轻一闪身,他接了个空。
“妈,听说这边房子翻修,我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林正清道。
胡巧月淡淡地:“不麻烦林校长了,有小洽帮我看着,放心的。”
“妈……”
“哎,别喊我妈,受不起。”
胡巧月转过身,刚刚还冷若冰霜的脸,顿时有了笑意,对洗完手过来的师傅们道,“买了十八个,够的吧。哎小岳呢,刚刚数人的时候他还在的。”
顾洽道:“哦,他别的工地有点事,先走了。”
包子分完,多了一个,所有师傅都以为多出来的一个会给胡奶奶突然冒出来的“儿子”,就连林正清也笑呵呵打算伸手接了。
没想到胡巧月道:“那剩下一个,我带回家给思危当明天的早饭。”
林正清有些讪讪,跟着说:“挺好的,思危爱吃包子。”
被胡巧月翻个白眼:“你知道?”
师傅们好奇地看着这个奇怪的中年男人,怎么叫胡奶奶妈,胡奶奶又不认呢?到底是不是儿子啊?
大户人家的关系都这么复杂的吗?
林正清倒也稳得住,笑道:“妈,我有话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