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261)
不过章秀琴不会跟孩子乱打听, 笑道:“听说你奶奶落实政策, 还了不少房子, 再也不用祖孙都挤在一点点大的小房子里了,你去了她也热闹,蛮好的。”
“嗯, 我们现在住265号, 一楼奶奶住,我和思危姐住二楼。”林家欢道。
一听265号,章秀琴想起顾洽回部队前那段日子, 天天给胡家看工地呢。
“就是小洽去帮忙的那个吧,听说翻建得可用心了, 薇薇要求保留所有以前的老物件,我还说呢,难得有年轻人不贪图新鲜,倒愿意保留原样的。”
原来这房子原样翻修是林思危的意思啊,这个林家欢也是头一次知道。她不由替林思危说话:“我也觉得好,保留了原来的样子,里头又改得适合居住。思危姐挺有想法的。”
章秀琴眉开眼笑:“薇薇么一直有想法的呀,从她第一天来鱼骨巷,我就看出来了。”
话音刚落,章秀琴突然觉得有些不妥,第一天林思危来鱼骨巷,43号林家闹得那个尴尬啊,再提这个,倒是让林家欢也尴尬。于是她指指客堂间中央的八仙桌:“你们要讲功课赶紧的吧,我不打扰你们了啊。”
说完,章秀琴搬起装着米和粽叶的大木盆,去厨房继续包粽子去了。
顾淮上楼拿了些草稿纸下来,望着奶奶的背影,感叹道:“一转眼就快端午了,我好多年没吃奶奶包的粽子,今年终于有福了。”
奇怪,今天小淮哥特别爱说话。
林家欢看了看顾淮,有些不好意思:“我走得急,什么都没带,只能给你现写了。”
她接过笔和纸,凭印象默写了两道题,又把自己的思路写下来,推给顾淮:“我就能解出这么多,总觉得不对。”
顾淮仔细看了看,涉及到一些高中知识,说实话也不全记得了。
“你等下,我家有高中的书,我上楼去找出来,有些公式我得确定一下,别写错了。”
出乎意料,顾淮的书并不整洁,上面写得密密麻麻,几乎所有空隙处都有他的“墨宝”,翻开书时,顾淮的脸微微一红:“别介意啊,我经常来不及拿笔记本,就会直接在书上写。”
林家欢却如获至宝:“小淮哥,你这些书能不能借我啊。”
“可以啊,我也用不着的。”
林家欢漾开笑容:“这下好了,我和贾芳不用找人借笔记了。”
“贾芳?”
“哦,是思危姐的表妹。也是马上要升高一,说不定以后跟我一个班。”
又是思危姐。
顾淮已经看出来了,不知不觉间,林思危在林家欢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排斥到戒备,再到试探和接受,如今已经成了她心中可以依靠和信赖的人。
或许林家欢自己都还没有察觉,旁人却已经能窥得一二。
顾淮没有多问,他向来也不爱多事,但一起探讨功课是他喜欢的一种交流方式。很快就把林家欢那几道题都给弄懂了。
回到43号,林正清已经回家了。他倒是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欢迎,就像林家欢每天都这样回家一样。
这反而让林家欢松了口气。
曾经她很不喜欢父母吵架和冷战,会觉得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现在的林家欢却觉得,亏得父母冷战,他们不会联手来说教自己,也不会联手来表演一些严父慈母。
不过跟刘玉秀说的一样,林正清说,开学会有个分班考,对别人来说,这是决定去先锋一班还是先锋二班的重要考试,但对林家欢来说,不重要,因为她肯定进先锋一班。
至于林家乐,她不在前八十,但作为林校长的女儿,进个先锋二班也没什么大不了。
用林正清的话说,没把林家乐弄进先锋一班,那是他高风亮节,给全校老师做个榜样,不要个个都来有的没的,给自家亲戚提一堆要求。
林正清以为自己这么说,是给林家欢减轻学业压力,能让她过一个开心暑假。但其实林家欢听了并没有欢欣鼓舞。
相反,她越发想考好,用分数来证明自己原本就配得上先锋一班。
她是全市第17考进的市一中,为什么要用父亲的特权呢?
林正清显然不清楚女儿的想法,甚至也没有试图去了解,他自以为这番话成功减轻了女儿的压力,笑道:“家欢状态明显好多了啊,现在睡觉什么都好了吧?”
谢天谢地,回来半天了,终于还是父亲关心了一下女儿的病情。
虽然也不是什么刻骨铭心的关心,好歹也算问到了。
林家欢点头:“嗯,好了,现在能吃能睡,也不恍惚了,挺正常的。”
林正清顿时笑意更甚,说话都大声了:“我就知道,哪有什么毛病,全是有人故意乱传。学习压力大了,失眠也很正常嘛。”
刘玉秀终于也有了些笑容,长舒一口气,说了三个字:“那就好。”
然后转向林正清:“你不是听了刘金秀的,觉得我遗传了吗?”
林正清没看她,夹给林家欢一块鱼:“吃鱼,蛋白质高,能补脑子。到了爸爸学校,一切都不用担心,保你考到京城,去你最想去的学校。”
刘玉秀讨了个没趣,冷哼一声,也夹一块鱼给林家乐:“你也好好努力,一起去京城,姐妹俩也能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