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遇上疯批后(8)

裴雪诗郁闷片刻。

乐观的她又想,方法总比困难多,现在不是还活着?

*

主院。

秦老爷和秦夫人坐在摆满饭菜的檀木桌前等一双儿女过来。

秦时让和秦若怜没让他们等多久,几乎是不到一刻钟便到了,秦时让一踏入门就抬起双手向他们行礼,秦老爷满意抚须。

秦若怜也福身行礼。

这是世家大族得遵守的礼仪,而秦老爷要自己的孩子务必要遵守,哪怕备受他们宠爱的秦若怜也要先对他们行礼才能做别的事。

要是叫刚穿书进来的裴雪诗看见,她肯定又眼前发黑。

她当然知道古代多规矩。

可知道是一回事,看见又是另一回事,最重要的是她以前备受现代社会主义,还有平等的亲情观念熏陶,实在有点见不得这样。

这是亲人,还是上下级?

裴雪诗会这么想。

不过她不在此地,还在那个小院子待着,暂时没机会吐槽。

这里也没人在意她。

秦老爷跟秦夫人坐在原位上,习以为常受着秦时让他们的礼。

秦若怜在年龄相差不大的大哥秦时让面前会偶尔乱来,但在父母面前还是会收敛的,她放缓步伐,尽量显得淑女一点。

秦夫人伸手到半空。

“怜儿,时让。”

秦夫人是标准的京城贵妇,脸上铺点着得体的妆容,既不浅淡,也不会过分厚重多余,衣衫是近来流行的布料织就而成。

她声音很温柔,带一丝亲昵地唤了他们的名字。

秦若怜在她身旁坐下,露出适当的撒娇语调:“母亲。”再关心地问问他们外出探亲的事。

秦夫人按住秦若怜的手,心神被别的事占据,无心回答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看向秦时让。

“时让。”

她又叫了他一声。

秦时让抬起双眼,尊敬有加道:“母亲请说。”

不等秦夫人开口说些什么,秦老爷倒是说了,用平淡的语气问他为什么突然从街上带回一个女子,身份还是下等人的女子。

秦若怜紧张起来。

第5章 出门

秦老爷秦夫人是信任秦时让不会做出任何叫秦家蒙羞的事,行事有度,但不代表不会过问。

秦时让淡定解释几句。

他们信服了。

他用的理由是此女在大庭广众下晕倒,还是在秦若怜经过他身边时晕倒,从某些角度看像秦若怜推对方的,对秦家的名声不好。

尽管秦若怜身为世家大族的千金,没理由这样做。

那人不过是下等人罢了。

喜欢对乞丐发放粮食的世家大族的千金无端端怎会去推一个瘦骨嶙峋的下等人?再说,在上等人眼里,推一个下等人又怎么了?

杀了也不会被抓。

别的世家大族或许是不在乎这些,但秦家在乎。

应该说是现在的秦家在乎,秦老爷想为秦时让和秦若怜觅得一门好亲事,巩固秦家势力,他为秦若怜看中了京城中的谢家。

众所周知的是谢家的婚事都要经过谢家老夫人的同意。

而鲜少人知道的是谢家老夫人曾是个下等人,一步一步爬上中等人,再爬到上等人位置的。

谢老夫人平常不会干预别人如何对待京城里的下等人,但是想必也不太喜欢,也不太乐意要仗着身份欺辱过下等人的女子进门。

所以若被有心人歪曲事实,恐怕会有点难收场。

因为世间的流言蜚语就是如此,没事实依据也可以大肆宣扬。

别人可以说秦若怜向乞丐发放粮食的行为不过是伪善,想博取好名声,结果不小心露出真面目。

还是将人带回来好。

外人只会称赞秦家大善。

以上是秦时让的猜测,也是他给出的带人回来的理由。

秦若怜听得目瞪口呆。

她一时竟分不清秦时让说的话是真还是假,秦时让同意替自己顶下带下等人回府的原因是这个?

还以为他随手一帮罢了。

不料其中还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但是这件事真的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还是秦时让为了替她背锅,用来搪塞父母的理由的?

秦若怜不太确定。

秦老爷听得频频点头,最后还说秦时让做得好。

秦若怜打从心底里佩服他,不愧是京城第一大才子,口才了得,三言两语就说服他们了。

早知如此,她也直接用这个理由带人回来,不必用秦时让的名义,静下心一想,也不行,就她这脑袋,说不出这番话。

再被父母怀疑地盘问几句,一定穿帮,还是他稳妥。

秦若怜紧张的心松开了。

不管如何,事情圆满解决。

秦夫人说他们再聊下去,饭菜都要凉掉了:“快用饭吧。”

秦老爷提筷。

秦时让还没动作。

秦若怜亦是。

等秦夫人也提筷了,他们兄妹二人才一前一后提筷,无声地用饭,伺候的下人为他们布菜。

食不言寝不语。

他们开始用饭后是不能说话的,秦时让不饿,吃得不多。

身为父母的秦老爷秦夫人未离桌前,他是不能离桌的,于是秦时让继续慢慢地吃着并不喜欢吃的食物,表情如常,看不出情绪。

等吃完饭,秦夫人留他们待了一会儿,关心下他们的日常。

秦老爷只在一旁听着。

他是一家之主,平日里需要维持着一家之主的威严,很少有情绪外露的时候,更喜欢观察他们的行为,确定他们没行差踏错。

眼见天色不早,秦夫人止住话头,放他们离开。

*

秦时让他们被秦夫人留下闲聊之时,裴雪诗早就吃完晚饭,孤独地趴在床榻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