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毒妃(2582)+番外
百姓们也从皇上刚刚的态度,看出来他才是真正为了百姓着想的人。
如果是元老四在位,他一定不会处置的这么及时,而且知人善任。
没有了挑事的人,登基大典进行的格外顺利。
皇上坐在高位,高台上的大臣和下面的百姓,都跪下山呼万岁。
皇上并没有着急回宫,而是直接几道圣旨连发。
首先自然是正式册封谢珈蓝为皇后,居住在中宫,封张侧妃为良妃,关键时刻是她自己的良知救了她和儿子。
第二道圣旨,册封了元琛为太子,他们会选择吉日,迎娶大雍大佳容郡主也就是太子妃回大齐,另外封元勇为英王,算是全了他和元英的兄弟之情。
对于死去的元英,没有任何追封,毕竟他和伍双双都是死有余辜。
英王府距离皇宫不远,可以让良妃直接搬过去跟儿子同住。
这种事简直是亘古未有,皇上还活着,直接就把宫妃挪到宫外。
不过良妃对此倒是愿意接受,她只是张家当初送到皇上身边的工具,皇上对她从未动心,这些年也是为了保护皇后才会勉强让她生下孩子。
如今自然是让她跟儿子生活在一起,才更加合适。
第三封圣旨,皇上直接宣布后宫只有皇后一人,不需要选秀,也不会接受大臣推举,他作为皇上,已经开枝散叶,没有任何必要再去耽误年轻貌美的女子用来平衡朝中势力……
这个决定,当然是满朝哗然,这个是完全开了先河,即便是大雍也没有到达这种程度。
大梁的百里长安,那样宠爱洪锦梦,也没有明确发布过这样的旨意。
不过百姓们想想,也就释然了,谢皇后是帝师之后,而且真实身份是大雍太后的女儿,大雍皇帝和宁王的长姐,谁家的女儿进宫,敢跟她争宠?太子已经立了,良妃都直接出宫了,他们还争什么,还不如老老实实找个合适的人嫁了。
紧接着,就是关于伍家的处置,伍家之前身为张家女的帮凶,做了不少坏事,念在他们提前醒悟,站出来对抗张家,帮助皇室在最短时间之内让元老四和张家女原形毕露,特免去他们的抄家灭族之罪,全族迁出燕都,三代之内不得返回,更不许入朝为官。
对这个结果,伍思远和伍夫人都是无比满意,这已经是给伍家留下了无限生机,三代人而已,将来总有机会东山再起。
众人开始紧张,因为接下来应该就轮到张家了。
第2294章 改变
张家不会有之前的荣光,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要让他们落魄到什么程度,这个还是要看皇上的意思。
圣旨终于给了他们答案,经过张家女勾结柔娴长公主干政一事,对张家知法犯法的人都会追究责任,张家主支的这几家都已经付出了代价,大房家破人亡,二房张临泽主动辞官,皇上已经应允,张成枫去赈灾,不能寒了他的心,伍夫人那边,凡是手上不干净的,也都会清算,不是主支的人,这些年得了好处又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了事的,可以网开一面,尸位素餐的,一律革职下狱……
这个处理方式,不但有强硬的手腕,还有人情世故,大臣们说不出什么,百姓们更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太妥当。
毕竟张家跟当初的秦家相比,还算是低调,这个也是张临渊这些年的告诫。
登基大典之后,最为慌张的人就是中书的各位大臣。
他们明白,皇上如果要追究,第一个就会拿他们开刀。
虽然莫大人因为直接在大典上说了那些不敬的话,已经被处理了,中书延误了江宁水患奏折的事,还是没有办法过去。
皇上如此顺利的登基,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可是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他们不承认也不行了。
看来,要想些别的办法,让皇上没有心思顾及到他们。
大典之后,莫君夜和尹素婳是有资格进入宫里庆贺的,毕竟这是谢皇后的亲侄子和侄媳妇,又是大雍的尊贵之人。
大雍大周和大梁的皇帝,应该很快就会有所反应。
皇上已经派人去递交了国书,宣布大齐更换了君主。
很显然,这位皇帝一定比之前的受欢迎多了。
“今日的事情这样顺利,我这个心里怎么反而空落落的……”皇上说道。
莫君夜看着他认真的表情,想着他是因为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所以有这种感觉。
元朗已经是太子了,这次去赈灾,对于那里的百姓来说,是朝廷最大的诚意。
“姑父还是派人跟上去吧,如果有人从中作梗,万一那里有人故意捣乱,也能有人镇压……”
尹素婳说了一句,她理解的空落落,是另外一个意思。
这样的大灾,伴随而来的是机遇还是危机,对于百姓来说都是未知数。
他们经历这些,已经非常不容易,如果有人想要浑水摸鱼,肯定会让百姓更痛苦,朝廷的好意也会被人利用。
尹素婳是见过千年之后,那些人为了一己私利想出来的各种办法的。
“也好,不然我这个心里一直不够踏实。”皇上说道。
他能这样轻松的更改江山主人,自然是有人手握军权,不然那些手中有足够的军队的人,早就摇旗呐喊,把他当成乱臣贼子一般清缴了。
皇上当即就下了圣旨,让距离江宁最近的那支军队过去支援,而且让风清石直接过去坐镇。
风清石自从承袭了王位以来,还没有真正有什么太大的建树,这次也算是给他的履历上增加能够说服别人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