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存:一树桃花春带雨(124)
年不是东北被日本人给占了么?她和他们一家逃进关内,暂住在主家的下。前些天刚下了孩子,奶水很足。你现在怀的双胞胎,奶水自然是不够。而且宫里头也没有亲妈来奶孩子的规矩。所以,我想着,找个人来替你分担点。”
文雪心一惊,脸色一下变了:“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找两个奶妈?”
“两个奶妈怎么行呢?”旁边的祁夫人说:“孩子吃的奶水不一样,姐妹之间的感情就不好了。”
文雪明白了,心里翻江倒海地难受。她冷冷地盯着太妃说:“我能不接受么?”
太妃的脸立刻一变,和祁夫人两个人对了个眼神。
“你说呢?”她很稳得住神地问。
“我说实话,”文雪站起来说:“我不要。”
“这可不是你说的算的事!”太妃把茶碗重重放下,震得炕桌上的东西一抖:“我好心好意替你办事,还落不着好了是怎么的?”
“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文雪努力噙着眼泪说:“可我,不想要。”
“不行!”
“孩子我要是不给呢?”
太妃看她一眼,笑了:“那你儿子是不想要了吧?”
文雪感到自己全身血液凝住了。她转身,摔门走了。
太妃勃然大怒,拍着炕席咚咚作响。
“还反了她了!!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您还是心放宽些才好,反正她这个皇后也做不了多久了。”祁夫人是这么劝的。
这时候,突然听到外面有女孩子尖声尖气的惊叫声:“快来人啊!!娘娘晕倒啦!”
第93章 突如其来
永靖元年的那个秋天,是个多事的秋天。尽管白天也有充沛的阳光,但是太阳在天上停留的时间远没有盛夏时节那么长久。往往一过五点,太阳离西边的山峦仅有一线之隔了。
那时,西边的霞光往东边蔓延,整个天空都是火烧云——壮丽、强烈,让人过目不忘。
自从皇后产期将近,大内上下,连同内务府的官员都绷紧了神经,时时刻刻关注着长春宫里的一举一动,生怕有一点闪失。
毕竟紫禁城已经近百年没有婴孩降生,一切都马虎不得。
农历十月的初一,润名代替他阿玛来宫里清点各地上来的贡品。北门的仓库被打开,里面的东西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润名一边低头看手里的清单,一边看贡品的数量,走走停停,目不暇接。
跟在他旁边的是这里的总管太监。他晃着手上铜黄色的钥匙,眼睛一会儿顺着润名的目光看贡品,一会儿歪着脑袋看润名手里的清单。唯一不同的是他的神色比润名多了几分悠闲。
一沓厚厚的清单已经看过。润名如释重负地舒口气。
老太监这时候开口了:“这种事您随便叫个人来就行了,何必亲自来呢?”
润名深吸一口气:“这一次各地的贡品多,本来是要我家老爷子是要亲自来的。可是这几天他偏偏病得下不来床,这样才派我来的。”
老太监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又转脸去看仓库里的东西,恍若隔世地感慨道:“老奴进宫多少年了,也就老佛爷在世的时候见过这样的架势……”
“老王你言过其实了吧。”润名笑着说。
老太监嘿嘿一笑,接着又叹口气说:“老奴说句大不敬的话——不就是个闺女么?用得着这么劳师动众么?”
“闺女和闺女还不一样呢。”润名往门口走:“总之,有备无患吧。”
老太监随他一起出去,然后招呼左右,把那扇大门关上。门在合上的那一刹那,润名听到了类似动物低吼的声音:“嗡——”
走时,他不忘再三叮嘱,防潮,防虫之类的事。他知道皇后自怀孕以来几次三番提出要出去生产,都被他父亲给回绝了,说是为了安全。也因此,他父亲才对皇后的生产这么上心,就怕这里管事的太监不谨慎,疏漏了什么,最后出了什么事他们一家要担这杀头大罪。
所以老爷子紧张得病了,而且这病得到皇后生产了才能后。因为这是心病。
润名清点完东西,开始往回走。
走到养心殿外,他静静候着。这是规矩,内务府的官员查点完东西,都得和皇帝说一声,要么上折子,要么面呈,总之不能拖。
他进去的时候,几句话就把情况说明了,因为一切都平安,所以能简明扼要。要真出了什么事,哪儿有会这么容易。
溥铦把他呈上来的清单皱着眉头扫了几眼,再抬头时面无表情。他现在眉间的那道皱纹如今比润名要深得多。
溥铦站起来,示意旁边的人把大衣拿来。齐大忠赶忙接过边上太监递过来的衣物,然后披在皇帝身上。
溥铦身体一抖,像是吓了一跳。
“你直接给我不就完了么?干嘛还要给我披上?”他不高兴地说。
齐大忠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磕头道:“奴才该死,该死。”
溥铦看着他磕头如捣蒜,很是厌恶,小声嘀咕道:“小题大做。”
润名看看他,又看看地上的人,没讲什么。
“走吧,”溥铦上前拍了一把润名的肩膀,很爽朗地说:“我们出去活动活动。”
红墙飞檐,蒿草丛生。夕阳余晖下,一切都透着破败悲凉。
溥铦手插在大衣的口袋里,环视一切,眼神异常酸楚凄凉。
“你干吗不说话……”
他问润名。
“皇上……”
溥铦就很厌恶地打断他:“我说过了,出了那一亩三分地,我们还是朋友。”
“那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