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存:一树桃花春带雨(145)
他把X光片抽出来,然后站起来,站到门边,对着光看。原来的一点希望彻底覆灭了。
的确,上肺有阴影,而且有的是斑片状的。
他听过文雪身边的人说,这几天她天天晚上盗汗。
而前朝的祥贵人在生肺结核的时候,他大哥也跟他说过她也是夜夜盗汗。只是她没有拍X
光,不然两个人的图像肯定是一样的。
但他还是问:“确诊了么?是肺结核?”
呼吸科的大夫平静地看着他:“依我个人的经验看,是。”
他说得底气十足的,溥铦知道自己不用怀疑了。
太妃这时候说话了:“啥是肺结核?”
赵廉诚在旁边说:“就是明贤贵妃得的那病。”
“肺痨?那不是要咳血么?”太妃的目光投向忆美。
忆美觉得她是有意把文雪的病情夸大,便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说:“她还没到那种地步,上肺只是补分出现斑片状的阴影。”
“那拿来我看看。”
赵廉诚“嗻”了一声,鬼鬼祟祟地走到溥铦身后。可溥铦却迅速把片子放进纸袋里,一脸浑然无知的表情。姓赵的明白皇上是不想把东西给太妃看,于是说:“太妃想看看。”
“没什么可看的。”溥铦冷冷地拒绝了,并把片子交还到医生手里:“这在你们医院是要存
档的吧?”
呼吸科主任双手接过,也没有给赵廉诚。这是溥铦第一次这样刷太妃的面子,老太太的脸
跟调色盘似的难堪。
她扁扁嘴,一挥手把赵廉诚叫回来了。
“那现在既然查出是痨病,你们看怎么样?”等皇帝落座后,她非常快地抛出了这个棘手的
问题:“不能让她再留在园子里了吧?痨病可是会传人的。”
“如果能出去住医院最好。”忆美说:“这样也方便治疗。”
“住院?我看就是你们这帮西医给弄的。”太妃挑衅似的望着眼前这两个人:“当初明贤贵妃补救命丧于你们这些人的手里么?”
忆美的脸色一下变了。
倒是那个沉稳的呼吸科主任回应了她:“那您说怎么办呢?”
“我看,皇后的病不是一朝一夕的,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还是得静养。”太妃靠在椅背上,一副倚老卖老的模样:“但也得慢调,西医嘛,我这次也算真真正正见识了一回,急救什么的比太医里的那帮郎中们强。但静养这些事,还是不如那些太医们。我看哪,皇后明天就搬到禁城里去吧。在北三所里好好养着,反正御药房就在那里,都好调理。”
忆美的脸色涨红了,而她旁边的王主任一头雾水。
这位在医学方面是好样的,但对什么野史资料他都不感兴趣。
他不知道,这北三所虽然离御药房近,但也是个冷宫。当年珍妃遭软禁的时候,就是在那里。
冷宫,可想而知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没有阳光没有干净整洁的环境。文雪在那里,是必死的!
可是没等她发作,溥铦冷静地说:“你们先回吧。这件事我还要考虑一下。”
这救命的事情有什么可考虑的呢?忆美惊讶地看着他。但话还是没有问出口。
但他的眼睛里仍然是冷静。
忆美彻底对他死心了。她闭上眼,转身就走了。倒是她的那位同僚很尴尬,对座上的两位点点头,得到确认后才出去去追她。
溥铦看着她走了,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连太妃都感到纳罕:“你和这杨大夫是什么关系?”
溥铦看她一眼,莫名其妙中又有点笑意,但他还是没解释。
永靖二年,四月下旬,文雪搬出了那个颐和园,也没有回到过去他们住的“潜龙所”,她住进了东交民巷里的一所教会医院。这是外务部和外国使馆协商好了的。
刘疏宝是跟着文雪一起去的,临走前,他到玉澜堂。齐大忠看着他,一句话没说,就把他引了进去。跪在地毯上,他看到皇帝一如既往地把头埋在文件里,阳光从窗外透射进来,让他的脸在阳光下变得朦胧起来。
他今天没去送她,所以问:“皇后还没走?”他说得几乎不动感情。
“皇后走了,但让奴才来送样东西。”刘疏宝怯怯地说。
溥铦抬起头。刘疏宝把手里的东西碰过头顶。老齐把东西拿过来,小碎步送到溥铦手上。
是个信封,封面上没有字,但是里面的东西却有点分量,不像是单纯的信。
他打开信封,一抖,一个金属物从里面掉出来,它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是条项链。溥铦心里抖了一下。他将他拿起来,紧紧握在手里。然后对齐大忠说:“下去吧。”
“嗻。”
“还有,赏这个奴才。”溥铦冷冷地说,但手藏在书桌下仍紧紧地握着那条项链。
他们退下后,溥铦头埋在书桌下,眼睛盯着手里的项链。
这是条普通的项链,但对他们来说不普通。
在他的脖颈上也挂着一条,由于时间太长了,项链几乎和他融为一体了。
这两条项链,同样的链子,上面坠着同样的东西——结婚戒指。
溥铦看着戒指内侧,是文雪名字的英文缩写。
这时候,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自以为已经不会再流泪的眼睛里湿润了……
在去的路上,车队经过一所小学。
文雪听到里面的广播还在播她上学时唱过的歌。
那首歌是这么唱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