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赶考还分配老公吗?(367)
随后他回头看向曹濂:“……曹大人。”他微微眯了眯眼,脸上闪出一丝冷色:“我记得您是与本案无关的,不是吗?”
曹濂看见他的神色,心头一颤,遂勾了勾唇角,露出些许笑意:“这……我这不也是关心叶二吗——”
闻言,赵宝珠的神色更冷了几分,不容置疑道:“此案事关重大,还请曹大人回避。”
曹濂面色一僵,无从反驳,只能讪讪道:“是……是,我这就走。”离开之前,他还回头看了柳善仪一眼,又看了看怀中的披风,到底还是抱着衣服走了。
走时还心道,这两口子还真是越来越像了。一个在里头关着,还有另一个给他冷眼。
·
对李生的盘查非常顺利,他在岭南从军时只是个最籍籍无名的小卒,两个百夫长都不是,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所谓的机密军报,更不必说他半路就当了逃兵,掸国一战时,正在交州做菜蔬生意,许多老百姓都能作证他始终都在交州。
同时,太子那边也有了进展,一大帮军中的高阶武官与勋贵被纠了出来,拔出萝卜带出泥,其中的人多多少少都曾与叶家有过仇怨。
太子坐于东宫之中,神色冷漠地看着袭一品军衔的承恩将军在他脚下哭得涕泗横流:“殿、殿下,臣这么做、都是为了您啊!!“
太子看着老臣扭曲的面孔,觉得万分讽刺。他自少年时期便常年混迹军中,这些人都算是看着他长大的,然而这些所谓的「忠臣」都做了什么呢?面上拥护东宫,实则是在利用他这个太子挟公以报私仇。
冠冕堂皇,口腹蜜剑,两面三刀。
他贵为储君,竟然还会有被臣子挟制的一天。
太子自心底发出一声冷笑,不知对地上痛哭流涕的臣子,还是对他自己。
他眸中浸出冷色,终又回归平静。
“你可以走了。”
太子站起身,没再给匍匐在地上的老臣任何一个眼神。承恩公趴在地上,看着太子明黄色龙袍的从眼前滑过,颓然地收回手,明白一切都完了。
·
元治帝在平反一事上展现出了要彻底肃清官场的决心,在帝王的雷霆手段下,以承恩侯为首的一系十几个武官被肃清,其中更是有三家涉及最深的人被判任何十八岁以上男丁满门抄斩,剩下的女眷与幼儿全数流放。
宣判一出,登时震动了朝野上下,一时流言四起,其中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当年岭南官场大清洗的延续,官场之中,特别是勋贵与武官集团人人自危,生怕元治帝在盛怒之下将此事牵连到自己身上。
同时,元治帝正式下诏宣叶京华无罪,释其返回家中。
第142章 太庙
“叶大人,请。”
指挥使秦显拉开北镇府司监牢的狱门,略微退开了半步。
叶京华从中走了出来,略略抬起眼。
秦显看着面前的男子,挑了挑眉,心想不愧是京城中久负盛名的美男子,在牢里关了这么久,还能是这么个翩翩公子的模样。
叶京华在监牢里呆了这些天,秦显每日看着他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信,信件不能递出去就自己存着。秦显注意看了看,每一封都是写给赵宝珠的。
秦显想起他自从上任指挥使以来这么些年常常忙得日夜都宿在衙门上,家里的夫人别说信了,连次饭也没送过,登时心里一噎。
“这些时日,劳烦指挥使大人了。”
秦显听到叶京华的声音,猛地回过神,听他问道:“请问司内可有沐浴之处?“
秦显闻言,一愣,因着元治帝特别吩咐过,叶京华关在北镇府司没受什么苦,天天好吃好喝地供着,只是洗浴当然没有在家里那么方便。他想了想,道:
“这后头有我平时用的浴房,若叶大人不弃——”
叶京华点了点头:“麻烦大人了。”
秦显便也点了点头,领他到了后头他在衙门上过夜时使用的浴房。待他进去了,秦显走出来,回头看了一眼浴房门,暗地里撇了撇嘴,心想这男人和男人之间竟然是这幅德行?回家之前还要沐浴焚香一番,怪讲究的。
半刻后,叶京华走出来时,已是一幅金相玉质,玉树临风的模样。
“叶大人好走。”秦显站在北镇府司门口,看着叶京华,笑了笑:“最好别再来了。”
叶京华俯身朝他行礼:“这几日谢大人关照。”
秦显看得出他归心似箭,便摆了摆手,让人把马牵来,赶紧把这座金佛送回叶家。然而就在这时,随着一阵杂乱的马蹄声,两辆青顶小轿忽然从街角转来,从上面跳下来了一票青袍白面的内监,踏着碎步走到叶京华面前:
“叶大人留步!”
一个白面小太监额角带着薄汗,急促地对叶京华道:
“叶大人,还请您跟奴才走一趟,陛下有请——”
叶京华闻言,脚步一顿,看着面前神情焦急的一票内监,微微蹙起了眉头。
·
元治帝对涉案官员们的宣判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朝野震动,自全国各地各级官员的折子如雪花一般飞来,说什么的都有。文官们抓着机会奋力批判武官集团之腐朽,竟敢拿通敌之事做筏子裹挟党政,实在是恶毒之极。而武官却大多认为元治帝判罚太重,偏心叶家太过,大有轻嫡重庶之嫌。有些在暗中颇有微词,有些则是直接上书为其喊冤,气得元治帝三天三夜都没合眼,太子也跟着连轴转着处理公务。
但是到了祭祖这日,该去还是得去。
一大清早,太子与五皇子的仪仗便准备齐全,自宫门蜿蜒而出,一路到了东山脚下的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