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宁安如梦同人)宁安如梦我把CP磕乱了(100)

作者: 飞天珠 阅读记录

谢危面不改色,盯着姜伯游通红的耳朵冷笑。心里愈发觉得要好好笼络孟氏。

姜伯游同宁二一样,不靠谱也不着调。实在是有其父必有其女。

谢危同姜伯游,张家父子出面会了会姚庆余,总算将姚庆余的心思打消不提。

谢危还帮人帮到底,给姚庆余介绍了一名勋贵出身的学生,两家看了都很满意。

姚惜被父亲劝住了,见那人相貌学识不错,相处颇为顺心,她同意后很快就下定了。

那学生也很满意姚惜的相貌才学,他定亲后到宫中上学,费心准备了不少点心礼物。

他将所有先生都感谢了一番,谢危的礼物最厚。

这事一传开,学生们对谢危更加亲热,就仰仗先生能关照一二。

朝中有未婚女儿的大臣,也注意到谢危的学生全是未婚少年,求上门拐弯抹角请谢危帮忙。

最后让谢危不胜其扰,让沈玠整理一份资料,将有此意愿又年满二十的学生列上去。

他又让幕僚整理一份朝臣家中年纪相仿的未婚闺秀资料,给他们自已选择。居然还成了几对姻缘。

薛烨都笑称有谢先生在,他家的赏菊宴都失色不少。

说归说,沈玠和燕临,薛烨也是一心巴望谢先生能帮忙,课后都主动为先生端茶倒水,收拾整理。

谢危直接告知燕临,姜家的事由姜大人来定。姜家不需要别人介绍。这才打消了沈玠和燕临的念头。

他们不知姜伯游也是很纳闷,为何谢危就没将那份未婚学生的资料给他。

姜伯游碍于面子,上次又碰了钉子,他不敢去问,只能私下同孟氏嘀咕。

孟氏怼他:“谢先生常来家里,定知晓咱家女儿一个比一个主意大,又有个不着调的爹,怕介绍给人结了仇怨。”

姜伯游讪笑赔罪,再不敢提此事。

孟氏怼完相公,对谢危的人脉很是心动。她寄望女儿18岁后能让谢危帮忙留意。

于是在姜府见到谢危,不像从前那般回避,而会主动凑上前与谢危相谈几句。

而就在交谈中,孟氏发现谢危的年纪就比女儿大八岁,等于比她小一辈。

于是孟氏日后也不再避嫌,见到谢危就招呼几句。

燕临回宫后同沈玠只透露两件事情:崔探花心悦姜雪蕙,被姜家夫妇拒绝。而她的婚事,转机在她父母亲身上。

这消息让沈玠如逢甘霖,燕临也一改往日态度,有空就殷勤地往姜府跑,讨好姜家夫妇。

而沈玠常托他给姜钰带礼物。燕临带姜钰出来玩,他也设法跟着去。

沈玠身份备受瞩目,不敢如燕临般行事,只能设法与姜伯游套近乎,久不久上姜府探望姜钰,或去姜家铺子帮衬。

姜雪蕙不知晓京城已是暗流涌动。她完全沉浸在赚钱大业上。旁事一概不理。

谢危还写信给她,她看完就搁一边,忍住不再回复。

她年后就慢慢脱手了杭州两家铺子的管理,主要负责前期的画图和了解一下人才培训进度。

而她去年托海商收集海外当地的人物画也陆续拿到了。

在没有照相机的年代,就需要通过文字和画了解当时当地风土人情。

她看完所有从海外带回的画,大概了解海外的着装。

根据大伯父在海商和市舶司那收集的各国消费水平,和她擅长的点,她直接圈定了以欧洲国家为主进行销售。

那里的服装她可太熟悉了。在学校画过人物油画的都免不了要临摹经典名作。

结合杭州的各类布料,就能做出他们喜欢的风格。

可是姜家女眷已经倾巢而出,再无人手可用。她愁啊,加班加点都无法将手头的活快速转出去。

三堂嫂带着堂哥回来,市舶司那就有人了。

三堂嫂帮忙盯着制衣坊出样品。三堂哥做好信息收集,她对海外生意的信心就更有把握了。

而且比国内市场更高几倍的利润,实在让她恨不得立即就铺开。

可前期的工作,古代路途的风险,各种环节的连接,都让她不敢贸然出手,而是愈发认真去筹备。

再然后,便宜妹妹从天而降,带着一副为情所困的模样来投奔她。

忙的昏天暗地的姜雪蕙对妹妹露出资本家的笑容。

她已经无暇思考妹妹来杭州会不会改变剧情,现成的劳动力上门不用都对不起自已。

她打量着姜雪宁,心想:“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我赚这些钱,是要给你去帮燕临和谢危。

你拿了钱,我就还完了从前嫡庶交换的债。现在你帮我也等于帮你自已,不赚够钱就别想回去了。”

姜雪宁看到姐姐的笑容打了个寒颤,怎么像村里屠户看养肥的猪的笑。

她本来想投入到心爱的姐姐怀里,等姐姐爱的抱抱,像从前一样带她吃喝玩乐,看遍杭州美男子。

小动物的直觉让她却步了。她弱弱地说:“姐,没来的及通知你我就来了。我就是想你了。”

姜雪蕙很是亲切,道:“我很惊喜啊。妹妹远道而来,先去休息吧。

这些天先让嫂子们带你去玩,等玩够了我们再聊聊。”

这种感情不深的最好治疗。一份工作不够就做两份,工作多到妹妹没时间思考人生。

第22章 远闻流水香

姜雪宁和方妙受到杭州姜家女眷的热烈欢迎。都不用姜雪蕙出面,三位堂嫂自发带两位姑娘逛遍杭州城。

因顾及她们第一次来杭州,除了高档场合,街头小巷也带了去逛。

杭州城内无宵禁,夜市开到半夜三更,早上五更街头就有小贩在叫卖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