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如梦同人)宁安如梦我把CP磕乱了(108)
且表妹再漂亮,在美女如云的杭州,绝非稀罕物,也就让他看多两眼,便放下了。
他记着亲戚情分,知道她侍候祖母辛苦,不时派人送药材吃食去姜府。
隔一阵子就派人打听她的情况,给她写信。她没有回信,只托人口头简单表达谢意,似乎不想打扰他读书。
因他要参加下年的春闱,学业紧张。知道姜家表妹在她大伯家过的不错,信就去的少了。
他偶尔问候几句,其余不再理会。
然而,书院的几位穷酸的同窗突然变的光鲜亮丽,行为举止也优雅起来,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作为书院领头羊的学长崔来仪是最早了解内情的人。
这些都出自叫云裳记的商铺。他们竟舍得花钱给他们去培训礼仪,来推广他家衣裳。
随着云裳记生意壮大,崔来仪察觉他家行事与众不同,便刻意收集信息。
他看到这家的各项培训和考核规章,他赞叹不已。对这商铺的手段更是颇为推崇。
云裳记不愿一家独大,而是让利给其他背景深厚的大商行,提出有钱一起赚的经营理念。
第一次盈利后就聘请慈幼院孤儿做事,后来做大了,又将赚的钱取出部分连同外地商人捐款做不少利民之举。
若非崔家在几家大商行内有干股,以这家低调行事的风格,都不知他家做了那么多善事。
且所有风头荣耀都归在知府大人身上。
但崔来仪细查姜知府过往的行事风格,凭着世家出身的眼光,自然看出他非主事人。
他再细看云裳记发展时间,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他顾不得春闱在即,大早跑去姜府拜访扑了个空。在姜府下人的指点下,他去了霓裳记商铺找姜家表妹。
霓裳记只对女眷和孩童,里头聘用的都是女子。
前日大雨打雷,店铺后院库房有一角被天火焚毁。店里做了防雨防火的措施仍是有些损失。
那日姜家表妹立在里头的庭院里,她面前堆着一批批新到的衣裳,身后是一片狼藉。
她要将旧的衣裳和损毁的衣裳分门别类收拾出来,再归类新的衣裳。
人多物杂,崔来仪看着都触目惊心,觉得万分头疼。
姜家表妹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店铺伙计,迅速安排好相应的人手。再繁杂的数目报给她,很快就能得到解答。
混乱不堪的场面被她安排的井井有条,每个人的职责分明。
需要好些时日的功夫,被她一天就就收拾好了,还不耽误外头营业。
姜家表妹同他聊了几句就抱歉说无法招待,然后就将他晾在一旁,自去忙碌。可他毫不在意。
他在庭院从早到晚待了一天,帮姜家表妹一起搬货,给她打伞,偶尔同她相视一笑,觉得心里也快活起来。
他看着姜雪蕙行事落落大方,有条不紊,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而他的眼睛也跟着发光。
回到书院,他立即提笔写信给父亲,请父亲在他殿试结束后,务必带母亲去姨母那提亲。
他写道:“雪蕙表妹堪当一族宗妇,更能兴旺整个家族。
望父亲为崔家长远打算,无论姜家提出多苛刻的条件都可应允。”
第27章 相思如明月
过年时候,崔来仪不回老家,托辞要准备考留在杭州,实则借着过年,节日里殷勤地频登姜府大门。
然而姜雪蕙不为所动,每回都带着嬷嬷和丫鬟,与他相谈甚欢,却保持着距离。
他与姜府一众小辈都混的相熟,而表妹如隔云端,不远不近地与他来往。
他很是失望,坚持努力表现,希望能打动她。可她亲切温和,却不曾将他放在心上。
年初六,他参加当地朋友家宴席,在三楼楼阁处散酒气。
他看到正对着对面阁楼女客聚集的花厅里,姜雪蕙穿着雍容华贵的衣裙,淡扫峨眉,妆容清淡,仍难掩天姿国色。
灯火通明处,姜雪蕙在人群中光彩照人。她亲切地与不同的女眷招呼往来。
在场几十位女眷,每个人的名字她都叫的上来,寥寥数句就让对方视为知已,引得赞誉声一片。
他在那站了很久,直到宴席结束,远望着她款款离去。他心跳不已。
次日崔来仪得知姜雪蕙出了门,跑去店铺看不见她。
他根据店铺伙计的话,一路走去码头,只见她身着男装,护卫和男装的丫鬟跟在身后。
她同昨日华服丽人截然不同,脸上画了厚重的眉,唇色发白,披着玄色大氅。看着像富商家的小少爷。
他慢慢走到她身侧,她笑着打了招呼,便专注地盯着来往船只,口不停在口述,身边的丫鬟在记录。
过一会又进去海商会馆,崔来仪看着姜雪蕙用行话与不同的人交谈。
她谈笑风生,毫不怯场,与那些海商你来我往地砍价。订了不少货物。
崔来仪想:姜家表妹如此人物,傲气些实在正常不过。等他在春闱考个好名次,才能让表妹高看几分。
于是提前回书院,勤学苦读。拿下探花之名。
本以为凭着两家的交情和他的名次家世,这门亲事十拿九稳。谁知竟坏在了母亲的嘴里。
母亲自负美貌,嫁入高门世家,性情愈发高傲。她看不上身份低微,靠献媚生存的女子。
除了节日,平日都不让妾室庶出子女来请安,免得招了她的眼。
她与姨母是嫡亲姐妹,感情深厚,又看中姜雪蕙品貌出众。
母亲难得不计较姨夫官位低微,在幼时就撮合他同表妹成亲。
可惜他当时不珍惜。等姨夫升任尚书,能与他家平起平坐,母亲催的愈发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