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宁安如梦同人)宁安如梦我把CP磕乱了(172)

作者: 飞天珠 阅读记录

谢危望着面带风霜,对姜雪蕙嘘寒问暖的薛烨,心下不快。他到底按捺住,同薛家父子介绍了流落在逆党中的诚国公世子薛定非。

这一介绍,让薛远没了血色,薛烨也呆住了。

薛远二十多年前拿亲子换荣华富贵,内心有鬼,看到薛定非就动了杀机。

薛烨作为诚国公府默认的继承人,自然也不会对横空出世的薛定非有好脸色。

谢危扔下一句:此事已奏明了圣上,便提溜薛定非同他一块上了马车。

看到薛烨一脸失魂落魄,忘记围着姜雪蕙转了,他心头就畅快许多。

刚才他同张遮殷勤地走到姜家姐妹面前,不同姜雪宁对张遮的暗送秋波,姜雪蕙依旧不搭理他。

昨晚的事情如同一场梦,她似乎又打算不认账了。

谢危看出她的想法,原本雀跃欢喜的心情淡了几分。

随即他神色又坚定起来,只要她对他有心,哪怕只有一分,他也要将它坐实了。

小剧场:

谢危:姜大人,你女儿心里有我。

姜伯游:胡说,我女儿知书达理,怎么会看上你这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小白脸。

谢危:我与她夜晚在山中密会

姜伯游:山里无聊,她只去散步,正巧碰上你。

谢危:她亲了我

姜伯游:你在做梦

谢危:张遮和宁二妹妹看到了

姜伯游:这是正常社交行为。她高兴亲多几个又何妨,我女儿不吃亏就好了。

谢危:我吃亏了

姜伯游:胡扯,那只是贴贴,不要妄想诓我女儿

谢危:很热烈的亲啊

姜伯游:回去拿你那些佛经道书多读几遍,清清脑子,忘掉就好。好走,不送。

第16章 一年将尽夜

一行人马不停蹄回到京城,等谢危他们上朝面圣后,各有赏罚。

刑部尚书顾春芳控诉诚国公薛远不顾大局,争功在先,不听劝阻在后,又罔顾燕家军和朝中官员安全,做了逃兵。

众人一致的口供让薛远的声誉再度受创。

若非薛烨及时救援,清理山道替兴武卫挽回点颜面,沈琅气的差点夺了他在兴武卫的权。

此行挫败逆党阴谋,剪除平南王大将三人。张遮潜伏有功,被升为刑部侍郎。

谢危定计在前,又赶往通州力挽狂澜在后。被沈琅大力嘉奖。

沈琅说谢危的功劳且记下,先赐下绝世名琴一张,日后时机合适再行封赏。

朝臣听到这话心里有数,等秦贵妃诞下孩子,若是麒麟儿,谢危就会被授予太师之责。

沈琅确定了薛定非的身份,将兴武卫歼灭逆党的封赏算到他头上。从此开启薛家被他折腾的鸡飞狗跳之路。

下朝后,薛远想给薛定非下马威,不料在宫门口直接被薛定非掀了面皮。

薛定非先控诉他为荣华富贵牺牲亲子,又骂他逼死原配,让继室带着身孕入门。

后来父子几次交锋,闹到御前,薛定非吵嚷着说被薛远毒打,于是当着沈琅和朝臣的面,再投下一桩惊天秘闻。

他大声疾呼薛远争功有前科,他当初为国挺身而出,谁知薛远为了用五千人抢了燕家三万人的功劳。

没有按照约定攻城,惹怒平南王才导致三百义童和百姓被杀。

薛远为灭口,还用箭射杀亲子,只因他身上还流着燕家血脉。

薛定非故意做出气急败坏,不小心说漏嘴的模样。

他说的含含糊糊,似还顾及父子关系。但大概意思大家都听的明明白白。

这事太耸人听闻了,被迅速发酵,传遍京城。一些幸存的老百姓陆续出来作证,说定非世子此言非虚。

当年三百义童和部分百姓惨死,他们的家人都没忘记此事,年年祭拜。

平南王远在天边他们奈何不得。如今得悉真相,是薛远为荣华富贵推动了惨案的发生。

受害者家人日日咒骂诚国公。老百姓也个个都义愤填膺。

于是,诚国公府常半夜被老百姓扔了一堆臭鸭蛋和烂菜,甚至还有人偷偷将夜香倒去他家大门。

薛家原本在朝堂名声不佳,如今连百姓都恨上了他。薛姝和薛烨不得不住在宫中,不敢回府,免得被误伤。

沈琅早知舅父狠毒,见薛定非当场耍泼也不阻拦,更是任由传言散开。

沈琅现在只对薛烨一如既往的友善,却晾着薛远,勒令他停职反省,慢慢架空他的权力。

另一头,姜雪蕙回到京城第二天,就定了酒楼厢房,邀周寅之一趟。他不敢怠慢,立即前去。

玫儿将一间城东二进宅子的房契和五千两恭敬地摆在周寅之面前。

姜雪蕙道:“千户大人,先前在天牢得大人关照,此番相邀,只为表达谢意。

另外,我在京城大酒楼订了整一层宴席。

大人可随时持着牌子同酒楼掌柜提前约好时间,帮忙宴请那日相助的大人们。”

姜雪蕙话说完,起身就要带玫儿离开。

周寅之忙起身推拒道:“薛大人已酬谢过在下,姜女史不必如此多礼。

说来我亦是姜府旧人,若女史信的过在下,愿为女史效犬马之劳。”

周寅之同姜雪宁合作过,但在他心里,他更在意姜雪蕙。

这位闺阁千金一派高门贵女的风范,但周寅之很清楚她的能耐,也早就察觉兴武卫有她的人。

他一直想找机会攀附姜雪蕙,自然不愿收她的谢礼。

姜雪蕙一语双关道:“在勇毅侯府冠礼上,我看千户大人同薛小姐相谈甚欢。您太有能耐了,我用不起。”

周寅之脸色微变,额头冒汗,连称不敢。又说了不少好话,表示会惦念旧情,不会做出有损姜府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