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宁安如梦同人)宁安如梦我把CP磕乱了(174)

作者: 飞天珠 阅读记录

躺平,那就成砧板上的鱼,任其宰割了。

姜雪蕙同姜雪宁相互唏嘘了一番,只能带着愁绪入睡。

梦里,血色已经散尽了。谢危仍在那座尸山下,姜雪蕙在他身边,望见云端上的薛家已坍塌了一半。

她不禁问:“你高兴吗?还是想屠尽薛家吗?”

这时,周遭被烟花点亮,在烟花绽放声中,谢危没有回答,他只是温柔地抱住她。

姜雪蕙也没再问,她望着梦里的烟花,依稀就是山里见过的那种。

在宁安宫里,薛太后在发愁。如今薛家接二连三出师不利,唯今之计,只有从沈玠亲事上下功夫。

之前她让沈玠娶薛姝做正妃。沈玠直指薛姝德不配位,说若今日太后敢逼他,他明日就让言官弹劾此事。

薛太后没想到性格软弱的小儿子能强硬至此。

她不敢太过,便让内务府传出选妃的事宜,让他们承上参选的人家的名单。

她同薛姝不同,对沈玠娶方妙抱赞同态度。她只嫌方家门第不显,想着给个侧妃位置就好。

薛太后再放眼看其他人家,都不太满意。

她想给沈玠找个得力的亲家,又不能压过薛姝,就不好从有实权的勋贵里头选。

六部尚书中,只有吏部尚书姚庆余和户部尚书姜伯游的女儿同沈玠年龄相当。

姚惜定了亲,姜伯游两个女儿都没有递名单参选。比起姜雪宁太过冶艳,她更喜欢清丽端庄的姜雪蕙。

薛太后思忖再三,探了一回沈玠的口风,见他沉默不语,神色却柔和下来,道:“只要不是薛姝就行了。”

薛太后便知有门,她找来沈芷衣商量,想让女儿去游说姜雪蕙参选。

沈芷衣直接泼薛太后冷水:“姜女史算宫学学子的半师。何况她家听闻有看好的人家。母后,可不能乱来啊。”

薛太后不死心:“没有下定就不做数。皇族本就不受制约,再说她也没教过你皇兄,算不得师徒。

你帮母后同女史说,毕竟你皇兄才貌出众,与她是天作之合。”

沈芷衣不理她,也不再透露半分,找机会就跑了。

现在风口浪尖上,沈琅防着薛太后加害皇子,不准她见秦贵妃。安排了周密的布置,防太后堪比防贼。

即便这胎不是皇子,薛太后也怕沈琅会舍弃沈玠而改选宗室子弟继承皇位。

有政治斗争经历都知道,沈玠压不住朝臣和薛家,所以薛太后才那么焦虑。

换成宗室子弟当皇帝,日后就没她呼风唤雨的风光了。

她急需为小儿子找个好亲家,为日后谋位做打算。既然薛姝做不得正妃,就要找个有力的亲家。

薛太后逼不了沈芷衣,就派人去打听,得知姜家可能同翰林院修撰崔来仪联姻。

但崔来仪与姜雪蕙没什么交集,薛太后不将崔家放在眼里,便想截胡。

可是姜家明显对沈玠没兴趣,明的不行,那只能来暗的。

第18章 莫怨春归早

姜伯游嘴角抽搐,望着面前的庚帖。再看谢危,他笑的温柔和煦。

姜伯游心里嘀咕:“从前怎么没觉得谢居安的笑那般刺眼,像头狐狸。”

姜伯游很心烦,自打除夕招呼谢危住下了,次日他就让护卫送日常用品过来,整一个新年假期都待姜家不走了。

好在姜伯游家今年没招呼太多客人,不然都不知如何解释谢危住他家的事情了。

更可气的是,他缠着蕙丫头就算了,连他护卫剑书都盯上蕙丫头的贴身丫鬟玫儿。

两主仆一个模样,天天围着她们转。

蕙丫头和玫儿去店铺派红包,巡视查账,谢危和剑书都要跟着,还去店里拿了不少好衣袍来穿。

虽说都给足了银钱,可定制版最好的几套全被谢危拿下了,气的蕙丫头差点当众追打他。

这些倒也算了,连张家请了官媒上门,带来庚帖和彩礼,他都要蹭上来,将自已的庚帖和一个盒子一块送上来。

等同张家谈妥,交出了姜雪宁的庚帖。姜伯游才打开盒子一看,里头是厚厚一叠地契和屋契。

吓的他赶紧盖上,但庚帖和盒子都死活退不了。

姜伯游看着一脸羞涩的谢危,咬牙切齿道:“居安,两家都没有商定,你为何要强人所难。”

谢危说:“姜大人,因现在朝堂局势紧张,不宜大肆宣扬,我才按照你们的习惯先送庚帖和一点心意过来。”

姜伯游气死了,什么叫他们的习惯。可想想这些天孟氏和姜钰的表现,他俩都将谢危当自家人了。

谢危买了他家附近的四进宅子,说成亲后会搬过来住。

他将屋契给了孟氏,说由姜夫人来安排定是最好的。要定什么家具摆设将单子寄到谢府就好。

这话一说,孟氏立即转变了态度,对谢危和蔼许多,桌上还会夹菜给他。

姜钰早就被谢危管的服服帖帖,谢危说东他都不敢往西。

整日私下大姐夫大姐夫地喊着。蕙丫头抽断了两根藤条都没让他改口。

姜伯游只能沉住气问:“蕙姐儿她同意吗?”

谢危有点难为情,还是将脖子挂的弥勒佛取下给姜伯游看。

姜伯游看到背后的小字,顿时说不出话。

他知道这尊佛是蕙姐儿十三岁那年,孟氏特意请了护国寺高僧开光,上面还刻有了女儿的小字。

姜伯游神色不定,莫非他们在通州同行又出了什么事儿?

谢危肯定了姜伯游的猜测,害羞道:“我们在通州互换了定情信物,也有些接触。贵府的宁二姑娘是知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