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如梦同人)宁安如梦我把CP磕乱了(252)
姜雪蕙不由仰望夜空,说:“星星这么少啊。”
同事奇怪地说:“来这里这么久,我都不知道还有星星在天空上。平日夜空都是黑漆漆的呢。”
姜雪蕙说:“猎户座腰带上的三颗星都在。”
另一同事打趣说:“认识你几年,还不知道你会看星星。等你去美国,可能会看到多些星星吧。
大城市就是钢筋水泥大森林,各栋办公大楼的灯光足以闪瞎我们的狗眼。星星都显得暗淡无光了。”
大家都被逗笑了。他们依依不舍同姜雪蕙挥手说再见,转身又回到办公室加班。
大家嘴上都说要保持联系,可职场人都清楚,一旦离开这个公司,除非有业务关联,基本不会再联系。
姜雪蕙也清楚这规则,她望着并肩奋斗几年的同事,直到他们的身影再也不见,才转身搭地铁回家。
她原以为的场景是,自已来不及消化离别的愁绪,就带着同亲人团聚的欢喜去美国。
可如今她心里有些伤感,却对工作了几年的职场没多大眷恋。而去美国的事情,也没让她有多高兴。
这阵子她总觉得自已很奇怪,尤其是独自一人的时候,她就觉得不该如此。她身边应该是很热闹的场景。
为此她没有自已做饭,而是去外头吃饭。而餐厅人声鼎沸,她一个人与热闹格格不入。
然后,姜雪蕙发现自已多了些爱好,会点自已喜欢吃的菜。喝茶喜欢放一把新鲜的桂花。
她在网上下单了一打手帕,习惯到哪都带着手帕来用。
这些就算了,经过乐器店,她会弹里面的古琴。因手曾受过伤,她没有买古琴。而是买了一只笛子,不时吹上几首。
姜雪蕙觉得现在的自已很陌生,她想:“我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昏倒一次,醒来就判若两人了。”
第12章 思君如满月
谢危发现最近自已似乎遗漏了什么,心头空落落的。
他去边关一趟,顺利解决了大月王子和平南王,带着燕家父子和公主回京城。
之后又是一系列的变化,他大仇得报,位居太师,与几位顾命大臣一起辅助小太子。
那几位大臣虽比他年长,但声势名望皆不及他。他成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谢太师。
可谁能想到,权柄在握的谢太师,会忌惮两个人,户部尚书姜伯游和刑部侍郎张遮。
谢危禁筵席之欲,但耐不住总有人想走投机路线,在官员宴会上,变着法给他塞美女。
上到高门官家贵女,下到侍女舞姬,谢危事后都会严惩这类投机份子。
但每回遇到女子献殷勤,他除了不耐烦,总会下意识望姜伯游同张遮一眼。
那两人撞见这场面都会皱眉,等见谢危打发了人,他们的眉宇才会舒展。
在朝会上,若讨论的事务涉及到这两人,谢危会上心几分。
为此谢危百思不得其解。他明明与这两翁婿不熟悉,来往不算多。为何那么在意他们两人。
若非要说交集,不过是吕显娶了姜伯游女儿的手下尤芳吟,而他的护卫剑书要娶姜府的丫鬟玫儿。
至于三人的交集,便是数年前同姜伯游女儿姜雪宁一同上京,遇险而寄住在张遮家一天的情分。
为此他立即付出了回报,给姜伯游的女儿请来两位先生,将姜雪宁教导成大家闺秀。推荐姜伯游当上户部尚书。
他将张遮推荐去有名的书院,推荐他父亲当上了刑部司郎中。
这么一来,他与他们算是毫不相欠了。
可是他不但没有丢开此事,平日对他们俩的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还将新宅买去他们的府邸附近。
新宅离皇宫有些距离,上值的路程比他原来住的府邸要多一半路。
而且街道上生活气息浓厚,平日热闹的紧。总有一堆小孩在街上晃荡。
孩子们尤其喜欢去姜府,据说里头有适合孩子的游乐场。
谢危明明喜静不喜动,也不耐烦应付这些。可若非宫中当值或舅父在隔壁勇毅侯府,他都会跑回新宅居住。
他心想:大概是新宅的花开的比旧宅要好。里头的衣物鞋袜齐全。
不知怎得,新宅有一间衣物室专门放他的衣袍鞋袜,里头的衣袍简约不失精巧,件件他都很喜欢。
而那一堆贴身衣物,布料柔软舒适,他穿上就再不愿用回旧的亵衣裤。
因谢府里都是男人,刀琴和剑书没有这眼光给他添置衣袍。都是他自已亲自去找老裁缝手做的衣袍。
他不知是哪天脑子一热,去姜尚书名下的铺子买了一堆衣袍。
好在每件都很合适,穿着也舒服。而且据吕显查过,他买的衣袍全是独门独款,姜家没有再做多一件售卖。
谢危很满意,特意去谢过姜伯游。对方很是困惑,推说都是他女儿在操持铺子,不敢居功。
谢危想小姑娘可能记着昔日一同上京的情分,于是又给张遮几分好脸。
他总觉得很奇怪,他很欣赏张遮,有时又下意识介意着张遮。
鞋子是出自杭州的老店,谢危以为是吕显到杭州办公时,一同给大家订做的。
贴身衣物似乎是从姜家铺子买的。但他家只买成衣,为何会专门为他做这些,没人能说的清楚。
谢危因着都是小事,也懒得细究。
有次他参加燕临孩子的百日宴,待宴席到一半,他微醺地走回谢府。
他没有从大门走,而是从两家的暗道离开。
他不自觉仰望星空,对身边的剑书说:“你看,福禄寿三颗星出来了。”
剑书抬头望去,天空中繁星点点,他分不清楚哪颗星归哪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