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宁安如梦同人)宁安如梦我把CP磕乱了(3)

作者: 飞天珠 阅读记录

言明璞玉需有正确的教导方能雕琢成器。妹妹正是彷徨无依的时候,陪伴身侧的人选更要再三斟酌。

原本心神大乱的孟氏被大女儿再三提醒,也醒悟过来。派来都是用惯的持重本分老嬷嬷和丫鬟。

没有了王兴家这类喜欢阿谀奉承,唬弄主子去作威作福的仆妇。

就杜绝了姜雪宁变得不知天高地厚,与父母对着干的机会。

且这些天姜雪宁能看的明白,除了不能葬入祖坟,姜雪蕙确实是将葬礼按姨娘的最高规格来办。

她对外宣称因婉娘陪伴嫡次女多年,教导有功。还引领着姜雪宁一丝不苟按丧葬规矩礼仪接待老家亲戚访客。

由于姜雪蕙处处做的周到妥帖,这也连带让妹妹姜雪宁博了个心善厚道的美名。

她心气渐渐平了,才肯同便宜姐姐说几句话。

但有时会故意恶作剧,明知姜雪蕙几天没合眼,还非要让便宜姐姐讲京城的人事给她听。

姜雪蕙在现代可是经受过996甚至007的熬夜社畜,自然不会将便宜妹妹这小心思放在心上。

她还巴不得妹妹来问,她将世家大族的规矩要求用各种小故事说与妹妹听。

比如某某高门为何能兴旺三代,某家为何一代就衰落。

有时还八卦一二,哪家姑娘看中哪家儿郎使了什么花招去撩,都敢直言不讳。

姜雪蕙将道理和规则融入故事里,既不说教也不枯燥。

她将京城各家关系书写到一张张纸上,用人物关系图谱列表来解说其中纠葛或爱恨情仇。

只用一天晚上便引得姜雪宁听入了神。次日不等她问,就主动跑来她房间巴着她去讲故事。

姜雪蕙讲了两天后,姜雪宁也愿意吐露她和婉娘在乡间的生活。

会在晚饭后带姜雪蕙去看她们母女常待的亭子,她玩过的地方。

便宜妹妹只要肯开口,姜雪蕙定然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倾听。并不时给予正面积极的回应。

有时还会不着痕迹夸奖肯定妹妹几句。

就这样一点一点将便宜妹妹心里的芥蒂抚平不少。

待得一切尘埃落定,姜雪宁收拾好包袱,洒泪离开这生活了十四年的住处。姜雪蕙带着她,上了去京城的车。

车夫依旧是周寅之。姜雪蕙记得谢危同便宜妹妹走出荒山后,全赖此人招集回四散的姜家下人来救。

且在后面的剧情,也需要他帮忙串联各种剧情关系线,自然不能撇下此人。

然后,行至一小段路,在天朗气清的一天,她们见到了前来汇合的谢危。

纵使谢危风神俊朗,如天人一般清秀绝尘。但病歪歪的模样,冷淡疏离的姿态。

让内心自卑的姜雪宁如同剧情发展般,第一眼就对谢危生厌。

姜雪宁明明是自惭形秽,偏偏心生恶念,想将对方踩入泥潭,如同自已一般不堪才顺意。

好在这次姜雪蕙知她心结,早就对她耳提面命,教导她提升格局和眼光。

若不如人就多想想自身优势。或学习对方的优点。

姜雪蕙接到父亲来信提及谢危与她们同上京城时,就提前一晚与妹妹同睡。

等下人出了屋,用一副带着秘密的模样拿出父亲的信件。

她给妹妹分析父亲的信,尽管信上只简单说托了朋友带两姐妹上京。

为两人名誉设想,对外称谢危是姜家远房亲戚。

因前世的便宜妹妹信了远房亲戚的说法,对谢危多有无礼的举动。

她深谙哄孩子的道理。装出共享大秘密的模样,来诱导便宜妹妹。

姜雪蕙先同妹妹分析此人极有可能是父亲同僚。因她们带的护卫和仆妇丫鬟足够安全。

会多此一举安插人进来,怕是要她们姐妹掩护对方行迹。

所以姐妹俩的举止言语定要妥当,不求对方记恩,只求一路和气共处就能帮到父亲大忙了。

这种能够帮到素未谋面的父亲的任务果然让便宜妹妹很是激动。

从姜雪宁记事起,头几年她和婉娘在庄子总受乡人排挤。

直到她启蒙识字,父亲派人送节礼和幼童书籍,再无人敢给脸色她们母女看。

后来过节时县太爷都会派亲信送礼物到庄子示好。

每年不同节日有不同的礼物书籍和简单问候的信件,父亲的表态让乡人信了她们在乡下养病的托词。

也让母女俩一扫先前的窝囊气,能抬头挺胸在当地以官家亲眷自居。

过往的节礼让姜雪宁心里对父亲极为亲近爱戴。这回听到这是关系到父亲的大事。

她对谢危印象再坏,对方再冷淡,她都一一忍下来。她学着便宜姐姐的态度,敬着远着。

谢危需要掩藏形迹,便与姜家姐妹同车。他每回上车先施礼,称她们姜大姑娘,姜二姑娘。

人坐到车上却是一言不发,不是靠着车窗小憩,就是看手中琴谱。偶尔心情好,抚上一曲。

姜雪宁很是不满,因为他的存在,两姐妹不敢交谈,她听惯的故事八卦便宜姐姐是一个也不敢讲了。

连看的书都要正正经经,免得被人挑毛病。

但诗词小记看久了也头昏。偏还不能说话,也不能下棋打牌。

更气人的是谢危也不理她们,自顾自沉浸在自已的世界,自得其乐。

若非得便宜姐姐嘱咐,姜雪宁早就撕烂他的琴谱,做些恶作剧恶心对方一把了。

与她不同的是,姜雪蕙对谢危的态度倒是求之不得。她本就打算做个吃瓜的小透明。

谢危同她说话她还害怕。这样远着更好。

她上车就看药草书籍打发时间,偶尔看看车窗外自然辽阔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