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宁安如梦同人)宁安如梦我把CP磕乱了(81)

作者: 飞天珠 阅读记录

不少年轻美貌的女子涌到他们身边,街上酒楼也探出不少贵女的身影望着他们。

大把的手帕香囊鲜花扔到他俩身上,那满街飞扬着手帕和花瓣的场面十分壮观。姜雪宁的心却渐渐往下沉。

接着在别人家的宴席上,又听到不少官员千金,世家贵女看上张遮的传闻。

姜雪宁为此日夜忧愁伤怀,父母轮流安慰也消解不了她的心事。

姜雪宁在姜家过着安定的日子,学会不少闺秀才艺,跟着王先生文先生学礼仪学识,跟孟氏学管家理账。

姐姐当初的许诺都实现了,带她玩遍了京城,美食美景和俊俏的郎君,这些她都看过了。

孟氏带她去各家宴席,她言谈举止已如京城闺秀一般,落落大方,进退得当。

可在她心里,却觉得自已仍是那乡间奔跑,无知无畏的小丫头。

如今因张遮的优秀又涌起了自怜自伤的情绪,姜雪宁想的很深远。

如她面对出身高门的燕临的追求,哪怕她对张遮的心意不曾改变,也曾动摇过。

她甚至想过若将来日子过的不得意,她可会后悔,心生怨怼。

张遮因恩情选择了她,放弃出身更好的女子。

将来他仕途受挫,而她人老珠黄,他是否会后悔与她结亲。失去了高门岳家的扶持。

这些问题无人能给姜雪宁答案。

当她看到姐姐描述杭州蟹八件和各类鱼的吃法时,想起姐妹同吃同游的日子,想起姐姐说过要先成全自已的话。

姜雪宁决定不能困住自已,要去杭州找姐姐,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姜雪宁的少女困惑都被姜家夫妇和文先生看在眼里,因而当她提出要与方家父女同行时,两夫妻同意了。

姜家夫妇帮她问过老家在杭州的文先生意思,让二女儿同文先生一同去杭州。

就这样,在初夏的日子,收拾好行李的姜雪宁同文先生,方家父女登上了大船。

她同姐姐一样男装打扮,走了同姐姐当初一样的水路。

她走了不久,燕临拉着沈玠,狂奔到码头,可连姜雪宁乘坐的船影都看不见。

而码头上,有位风姿出众的土子只比他俩早一步,他眺望着船只远去的方向,迎风而立,满脸怅然。

晨曦的光,渐渐照亮了周围的景致。街头上热闹的声响传入内院,姜雪蕙在阁楼欣赏完这一派好风光,下楼用膳。

夏日炎炎,姜雪蕙在杭州过的如鱼得水。

她每日起床会先做些拉伸运动,上阁楼远眺,再去祖母那用过早膳,她就开始忙一天的工作。

初到杭州时,祖母生病卧床,说话有气无力。大伯母脸色焦黄,仍露出温和的笑容欢迎她。

堂妹雪惜十岁大,瘦小的身子,顶着一头黄毛,躲在大伯母身后害羞地望着这位大姐姐。

姜雪蕙很是吃惊,她料到家里老人重病,她们状态不会太好,没想到还能更糟。

等她休息了一天,她检查了祖母的身体,看了祖母的药方,订好方案,就搬到祖母房中睡。

她日夜看顾,施针熬药,各种武艺轮番侍候。

这同当初迫于无奈要照顾谢危不同,她对疼爱她的祖母,不辞辛苦地用心照顾。

白天几乎足不出户,就在祖母身边待着。晚上要醒好几回去观察她的情况。

即使她睡着也安排丫鬟轮流守夜,有任何异常就要叫醒她,简直熬尽心力。

她比古代的大夫多了女子和孙女的优势,老太太有什么不对,在旁躺着的姜雪蕙就能立即察觉,采取对应措施。

无论她怎么折腾,老太太全心信赖倚重这孙女。

医生诊治需要病人配合。姜雪蕙用心,老太太配合,这病就慢慢被抽丝剥茧,好好调理多几年,就可断根。

她的照顾颇具成效,一个月后,祖母能下床走几步了。她渐渐就放手给丫鬟嬷嬷帮忙。

这些天将她原本圆润的小脸熬成尖下巴,人也精神不足。

好在姜雪蕙年轻身体底子好,恢复了正常作息,好好补够觉就恢复过来了。

祖母身体好转后,恢复精神的她就抽出手调理大伯母和雪惜的身体。

期间帮大伯母管着祖母的院子和厨房,安排适合病人的膳食,在食疗上下功夫。

姜家大房迎来了姜雪蕙后,姜家大夫人脸上去了黄气,脸色红润起来。雪惜的头发也变得黝黑,身体壮实许多。

因吃着姜雪蕙针对性准备的食膳,让内宅女子的头发和肌肤都有了光泽。

老太太和大夫人的状态回春,身体好了,皮肤变得紧致。

雪惜被养的白里透红,仪态气质都有了质的飞跃。

就连忙碌的姜家大伯都跟着受益,家人好了,他也跟着吃了不少药膳,一扫往日疲惫。

让姜家大伯大伯母喜的时不时给大侄女送了不少金银珠宝,字画古玩。

京官外放为官,在外就是土皇帝,不似京城一个招牌下来能砸出不少官员。

姜家大伯有亲弟在京城任户部尚书,家族不显赫也属于书香门第。以至于巡抚都待他客气有礼。

且姜家大伯为官多年,勤政为民,官声不错。

他料理政务和财务都十分了得,外任多年,靠着见识和眼光攒下不少好东西。

大侄女帮了家里大忙,说怕祖母病情反复,要留在杭州陪着祖母两年。

他感念侄女为孝道和家族的付出,远离父母和京城繁华,还帮自已一家子调养好身体。

听闻侄女喜欢经商,他同母亲妻子商议后,干脆在杭州繁华的街道买下两间铺子送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