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婆身边到处摆摊(250)
做粽子,首先一点就是挑选粽叶。现在市面上很多粽子都是披发的干粽叶做的,这个方便实用,而且只是一层外皮没必要计较太多。但系统却要求:必须使用新鲜粽叶。
系统空间里面是有,但是外面菜市场卖得可全是干的。孙淼寻思了一会儿,就想到了房东家——房东家沿河,在靠近河流和自家田的地方流出了一个旮旯角种了粽叶。
他们家粽叶倒是不多,但是同一个村子的,应该也有几家也种了。到时候,就去那些人家薅粽叶。
孙淼还顺便被系统摁在椅子上,学习了一下粽叶的不同。
南方的粽叶多是箬竹叶,这种叶子新鲜翠绿,绿油油的一片,甚至还自带一丝沁人心脾的香味。韩愈曾经写过“青箬裹盐归峒客,绿叶包饭趁虚人”,讲的就是用箬竹叶包粽子的情景。
这种叶子好就好在久煮不烂、而且颜色也不会变深,三个小时过去,仍旧是翠绿鲜嫩的颜色。同时糯米香味和自带的香味融合,不仅不会冲突,反而天然能够融合在一块。
叶子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不会轻易破碎,还天然有着防腐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箬叶还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的作用。不过后面这个小知识对于包粽子没什么用,系统就粗略略过了。
这叶子有千好万好,只有一条比较糟糕,导致这叶子并没有成为全国包叶子的主流。因为——它比较短。北方包粽子大多用芦苇叶,芦苇叶长长一片,很容易就能包起一个粽子,可箬竹叶,它短。
第147章 做粽子真难
箬竹叶比起芦苇叶,更短、更厚,宽度上却差不多,而且箬竹虽然也是比较容易就长成的一种植物,对比起芦苇来说却要金贵些,是以种植箬竹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久而久之,市面上卖得粽叶,大多是干芦苇叶。
新鲜的箬竹叶,实在难得。
要是孙淼去网上、菜市场、批发市场买,根本就买不到新鲜箬竹叶。
感谢房东,解决了她的一大难题。
接下来,就是要学习对于粽叶的处理。在摘下来之后,最基本就是要清洗。干粽叶还要多一套程序,就是泡水。
很多人会用开水煮粽叶,但对新鲜粽叶来说,这不是一个必要的程序,只要清洗干净,不做也可以。孙淼就要负责搓洗,就爱那个粽叶清洗得干干净净之后,摆在旁边备用。
接着,就需要做粽子了。
嘉兴鲜肉粽分为内容物鲜肉和糯米两样,不过大部分粽子也都是这样,万变不离其宗。不过在调味上,这个肉的调味要略微咸于平时的调味,因为它包在糯米里面,要是和平时一个调味,就着糯米吃的时候,反而会觉得有些寡淡。
所以调味要比平时多放点,但又不能放太多。要是真放的多了,那就不好吃了。
一般情况下,其实这种没太多所谓,所以放点就行了。但是对于系统来说,一切都要尽善尽美,必须达到那个最完美的程度。因为粽子是统一卖的,并不是在餐车前再进行客制化调料,所以必须达到多一分则咸、少一分寡淡的微妙平衡,让每一个客人都感到好吃。
如果要调到正好的味道,对于孙淼来说自然不是难题,她在麻辣烫那一个小吃里面,就已经做到了极致。可是系统的要求是,要比平时稍微咸一点。
孙淼为了这个“稍微咸一点,伤透了脑筋”,偏偏不是在这个时候就惊醒调整,而是要等整个粽子包好之后,孙淼自己去吃、给客人吃,一旦出现问题就直接打回,全部重做。
而且用料做内馅的鲜肉,也是有讲究的,要猪腿肉。还要切,按照肥瘦两种切成长条形,这也不是随便切的,切的时候,还得按照肉的横纹,一条条慢慢切下来,变成长条。
调味后要反复揉搓肉条,让调味料深入肉里面,直到摩擦出白沫为止。孙淼擦的手都有点痛了,才真的看到白沫。现代很多人都不讲究这个了,肉也不是分开来切好的,而是直接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虽然五花肉也能吃出肥瘦之间的感觉,但完整的一块肉在口味上未免还是有些欠缺。
肉处理好了放在一旁静置,又要去做糯米。
糯米先是洗干净、接着等待沥干多余的水分。
糯米也是需要调味的,最基本的就是白糖、盐和酱油,但是肉已经调味要比平和咸一点了,现在还要求在糯米里面加这些,到底要怎么把握度,孙淼也感到头疼。
她按照自己的理解,往里面添加了相应的调料。
接下来,就需要时间。
糯米几乎要静置一整个晚上,到了最后还需要自己用手指去捻,确认糯米的程度达到完美,之后才能去制作。
后面的步骤就简单多了,没什么太过精细的活。把两个粽叶垒在一块做成漏斗状,而后再倒入糯米、加入肉馅、再封上一层糯米,最后不使用棉线,只靠粽叶本身将整个粽子包起来。
这些工作都是有标准度的,按照系统要求的来就行。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那就是肉馅。肉要两瘦一肥叠在一块,而后切成大小合适均等的块状,才能塞到糯米里面去。
而且现在也没多少只使用粽叶而不带棉线的粽子了,很多都是用棉线捆起来固定,这样省时省力方便多了。但是系统却敲着黑板警告孙淼:【不要妄图偷懒,棉绳本身自己就带一点味道,和粽子一起煮不仅会吸收锅里的水,还会将原本的香味玷污,绝对不允许棉线这种东西进入食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