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婆身边到处摆摊(390)
在七天前,孙淼从系统空间里面出来,开始提前准备石灰水的时候,苏瑞希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孙淼点了点头:“可以的,虽然一般情况下石灰水肯定不能吃,但一切抛开剂量谈毒性都不可取,吃的不多的是没问题的。而且其实,很多吃的会用到一些看起来奇怪的东西。就比如说做豆腐吧。”
也是孙淼现在知道的多,才能说得这么头头是道的:“苏苏姐啊,你看豆腐,就要点卤。古法豆腐中的卤水,用的就是石灰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吃食,还会用到草木灰。所以用石灰水,没什么问题的。”
“桂省那边做槐花粉,用的都是石灰水,他们那边吃槐花粉的份量可多了,有人是一斤一斤买的。”
孙淼给苏瑞希做着解释,等到七天过去,今天白天孙淼就在家里开始做槐花粉了。槐花粉,自然要用到槐花。孙淼去药店里面买了槐花种子,回到家里,直接起锅炒制。但炒槐花种子,是不能放油、沾水的,只要炒熟即可。
炒熟之后,和已经充分浸泡过的珍桂米放在一起,加入适量木薯粉,直接打碎成糊状。
珍桂米的特点,就是出粉率比较高,用来制作米粉之类的再好不高。而且要选用两三年的陈米最佳。一般来说,吃东西,肯定要新鲜的,大米更是如此,新鲜大米煮出来的才颗颗饱满滚圆、吃进嘴里也更有米香。
但做这个,还真就得有陈米,如此打得米浆才醇厚。
最早的时候,也是人们舍不得用新鲜大米做米粉,往后却发现,还得是陈米做的米粉好吃。不过就算是陈米,也不能选到发黄、潮湿的,那些都不能吃。
打成米浆之后,还没完,之前的石灰水在此时派上了用场。石灰水烧开,在锅里慢慢炖煮,而后倒入米浆,一边搅拌一边倒,整个过程得让米浆搅拌上劲、不能凝结成块。在不停的搅拌中,米浆和石灰水融为一体,并且熬煮到没有一点气泡和米糊。等到从锅里捞出一点观察,滴下的米浆呈丝且投名状,才算是完成。
做到这一步,也不算结束。
另准备一锅冰水,里面放好冰块和纯净水,再取一个架子至于其上、架子上还要放上做凉虾类似的漏盆。再将整锅槐花米浆整个倒入漏盆中,槐花粉会顺着漏孔直接掉入下方的冰水锅里。
如此,槐花粉彩算成型。
槐花粉会根据上下两个盆之间的距离决定长短,要是离得越远、槐花粉的尾巴就越长。
做完之后,把槐花粉用大勺捞出,放到碗中,另外加入一勺红糖冰沙,就算完成。
孙淼做的槐花粉,那真的美得像是一幅画。槐花粉是金黄色的,落到碗中、宛若菊花的花瓣向着周围散开,而最中间撒上去的红糖冰沙,就像是花蕊一般。让人看了,都不忍心下勺子,生怕搅乱这一副美景。
但就是看上去这么美丽的槐花粉,在桂省那边,还有一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名字。
有跟凉虾一块叫的,就叫黄凉虾;还有叫……米蛆的。
说实话,孙淼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都愣了一下。但仔细一想,黄色的槐花粉肥肥的,还就那个大小,还真和蛆有……嗯,一点相似。
有的地方,还会将槐花粉真的做成粉状,长长一条,一大堆在一块,真的好像一碗米粉。孙淼中午,就是吃的槐花粉做的米粉。她还给苏瑞希留了两碗不一样的,一个是售卖的这种,一个是自己中午吃的米粉。
至于那个别名,孙淼是不准备告诉苏瑞希了,不然她要是听了,说不定胃口全无。
孙淼5点出摊,因为早到了一会儿,所以卖得很快,她准备了一大锅子的槐花粉,到了六点半就已经卖完了。孙淼叹了口气,还好卖得快,她立马掏出手机,给苏瑞希发消息,苏瑞希不多时就回了她,说等她一块吃晚饭。
孙淼回家的路上,却不知道群里面的桂省人,已经炸开了锅,甚至还有人,给她手写了一个长长的好评。
手写好评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奶奶,她有钱有闲,是孙淼的老客了,不过最近都没来孙淼的摊子上面吃东西。年纪大了,经不得这么热的天气,尽量不在白天热的时候出门了。之前孙淼晚上卖炸串,她也没过来买。
这次还是听说孙淼卖得是槐花粉,才拉着自家小辈一块去了孙淼的摊子。
她吃了槐花粉回去之后,就开始给孙淼写好评,等到孙淼快到的时候,才发出来:
【小孙丫头做的槐花粉,真的太好吃了。我前些日子回老家,吃到的也没有这般好吃的。大饭店里不做这个,吃不到;去早市买,也不如以前的。有的店里面,吃到的槐花粉,两头软、中间却又干又硬。那才不是正宗的呢,估摸着也不知道是什么、半成品,随便做的。
这些年,好多小吃都没以前那个味道了。科技是发达了,好多都能简单来的;用的也不是槐花粉,一眼就能看出来。前年回去,早市上吃了一碗,那汤水,都是黄的,家中小辈告诉我,多半是用了色素,吃起来除了甜味,没半点味道。
更别提那粉条子,说不定根本就不是槐花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