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读心后,我成了夫家的团宠(128)

作者:道酬勤 阅读记录

赵尚书为官不算坏,但是个老油条,一些陋习自然是有的。

赵尚书能反应得过来,其他大人自然也能想得到,想跟赵大人抢抢人。

好在皇上及时打断了这番争抢:

“关于此人,朕另有安排,众爱卿莫抢了。”

皇上这话表示了,那人是他皇帝的人,谁都抢不走。

皇上的人,谁敢抢?

当下,所有有心思的大臣们个个把自己的小心思暂时收一收。

眼下,皇上是不可能放人的。

他们只有多盯着一点,盯紧一点,等皇上愿意松手了,他们再把人拉到自己这边来。

这从天上掉下来的功绩,自己要是再不抓抓紧,连老天爷都会看不过眼的。

只是,其他人能瞒,赵大人还真不好瞒。

诸寻桃交出来的企划案,又数了那么多的玻璃制品,

她要的三成利润怎么可能是单玻璃的,这自然是包括了所有玻璃的变质物。

为此,赵尚书必须清楚其中的内情,到时候好把银子给诸寻桃送去。

至于契书,赵尚书也得写一份,由皇上盖章。

所以,等赵尚书听完皇上的吩咐,整个人傻住了:

“皇上,是微臣没睡醒吗?”

玻璃那么大的一条产链,竟然要分三成利润给一个闺中女子,是何原因?

用脚指想也知道,必是诸寻桃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然的话,皇上再大方,也不会生生把大笔的钱财往外推。

所以,这只剩下一个可能:

制出玻璃的奇人,就是这个诸寻桃。

想到这个可能,赵大人惊得下巴都掉在地上了。

“没睡醒?那就回家去睡,朕喊旁人来替朕做事。”

皇上正嫌弃这一帮大老爷们连个小姑娘都比不过。

赵尚书掌管户部,除了天天跟他哭穷,半点赚银子的手段都没有。

要不是于理不合,皇上跟太子一个反应:

既然别人当不了户部尚书,还不如让诸寻桃做这个位置。

不在其位,不司其职。

实际上,诸寻桃和赵尚书的做法完全跟这句话反着来了。

“微臣有罪,还望圣上恕罪。”

被皇上骂了一句话,赵尚书老实了:

“皇上……这其中的利益巨大,您真要让微臣写这样的契书?”

赵尚书既羡慕,又心疼。

所有的利润都归国库,那多好啊。

诸定兴真是好本事,生了这么一个有能耐的女儿。

假如,诸寻桃是他赵家的姑娘,那么他现在哪会心疼,只有高兴了。

“废话。”

皇上敲了敲桌子以表达自己的愤怒:

“人家小姑娘凭自己的本事赚钱,难道你要朕厚颜无耻地过河拆桥,寒了功臣的心?”

“朕再缺钱,也不至于如此穷酸相。”

“要是你们能像她一样有本事,替朝廷创收,朕同样不会亏待你们。”

第113章 都是惹不起的人

“只可惜,你们都没有这样的本事。”

有些事情想想可以,但不能做,他是皇帝,他不要脸的吗?

“行、行吧。”

皇上都这么说了,赵尚书还能怎么反对,依照皇上的要求,写好契书,盖上印章,一式三份,其中一份,得交到诸寻桃的手里。

看着手里的契书,赵尚书的眼里全是感慨。

诸定兴没什么生儿子的本事,生的女儿却一下子抵过别人所有的儿子。

这下子,诸定兴可要高兴坏了。

像是看穿赵大人的心中所想,皇上提醒了一句:

“此事不宜有太多的人知道,今天你出了御书房就不可对任何人提起,明白吗?”

赵大人的手一顿,皇上说的任何人,其实指的是诸定兴?!

赵大人多看了皇上一眼,确定皇上还真是这个意思,赵大人连忙道:

“皇上放心,微臣必然守口如瓶,不该微臣说的事,微臣绝不漏一字半句。”

“嗯,出去吧。”

从御书房里出来的赵大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只觉得自己今天受到的刺激真多。

“赵大人,这边。”

早已在宫门口守候良久的诸定兴对赵大人招招手,想把赵大人喊过去。

其他几部的尚书都不是傻子,个个都在蹲赵尚书呢。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他们都想知道皇上到底是从哪儿找来的这么一个奇人。

还有就是,他们想再问问,除了玻璃系列,此人会不会别的。

尤其是兵部尚书,他想跟那人聊聊,看看他对兵器有没有什么想法。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万一呢?!

“大家一起算了,也免了赵大人的麻烦。”

众人拍板,大家都想知道,肯定不能让其中一个得了独家消息。

大家同僚一场,大不了一起分享消息,之后各凭本事。

就这样,赵大人不情不愿地被他们拉走,顺便蹭了一顿饭。

听到众人七嘴八舌地问自己,谁才是那个能人,赵大人先不是滋味儿地摸了摸怀中的契书。

随后,等他看到诸定兴与他人一样,顶着无知又蠢笨的眼神看向自己询问,赵大人心里又舒服了。

幸福,是需要对比的。

他赵家目前为止,的确是没有什么出息的小子和姑娘。

但诸大人这有等于是没有。

首先,诸大人都不知道他这个二女儿如此能耐。

其次,诸大人最有出息的二女儿还没能为娘家做什么,就嫁人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同样是诸寻桃立下的功,诸府可以沾到的光,却是大不相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