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读心后,我成了夫家的团宠(219)

作者:道酬勤 阅读记录

他摇动手里的纸扇,突然开口道:

“这批粮卖与不卖,都可,端看四皇子想要的是名,还是利。”

此人这话一出,等于是告诉四皇子,他完全不需要犯愁,

因为他不论做什么样的决定,最后名与利,他终能得一个,绝不会出错。

听到此人这话,其他的幕僚都不高兴了。

他们都在发愁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劝四皇子,

就怕不论做哪一个决定,都讨不了四皇子的好。

怎么这人一张嘴,就哄着四皇子说,四皇子怎么做,结果都是好的。

还名与利,必得一个。

放屁,这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如果有的话,四皇子至于花那么多的银子,招他们做幕僚吗?

四皇子听到此人的话,眼睛一亮,来了精神:

“宋公子何出此言。”

要是自己不论做什么决定,最后都是得利者,

这样的好事,哪怕他是皇子,他都不敢想来着。

第193章 名利之选

宋子川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毫不慌乱地解释道:

“不如四皇子且先告诉小生,在名与利之间,您更想要什么?”

“名!”

作为一个有野心的皇子,四皇子毫不犹豫地报出了自己的结果。

“既是如此,莫说今天不过是区区两倍价,四皇子的铺子得继续卖粮。”

“哪怕粮价掉回正常的一倍价,四皇子的米铺依旧不能关。”

“直至您手上的所有米粮都卖完为止。”

“为何?”

四皇子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这么个卖法,钱赚不到多少,名又是从哪儿来的?

“今年江南大丰收,但绝大部分的粮,都被人收了个干净。”

“小生听闻,往年的那些粮商今年收不着粮,生了极大的气,想要把收粮之人揪出来。”

这天底下,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所以,粮商虽然只有钱,但靠着这些钱,

他们到底查到了,收粮的大户人三人,一是太子,二是四皇子,三是佚名。

太子、四皇子,都是皇帝的儿子。

民不与官斗,身份最低贱的粮商还能跟太子和四皇子斗吗?

和太子、四皇子收的粮价比起来,粮商的价钱可低多了。

所以,粮商想讨公道,却连个名头都没有。

太子与四皇子的人,皆没有以势欺人。

整个收粮过程,任谁来了,都找不到半点错处。

要是这事儿捅到皇帝的面前,皇帝还要夸太子与四皇子一句,

是他们收的粮价,使得百姓卖粮赚到了更多的银子,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想明白种种如此,粮商是敢怒不敢言,只能老老实实把脑袋缩回壳里去。

直到雪灾的发生,短短一个晚上的时间,这些个粮商个个上火到嘴都烂了。

因为他们明白,要是没有太子和四皇子这两个杀出来的程咬金,

他们这些被人看不起的粮商趁机能发多大的财啊!

太子与四皇子收的粮,他们动不了。

可除开太子与四皇子之外,不是说还有两拨子人吗?

如果这两拨子人是普通人的话,他们不介意用原价把粮收来,

只当是不怪这两拨抢他们粮的无礼之举了。

可让粮商吐血的是,另外两拨人调查出来的结果,照样不好惹。

其中的一拨在收粮的时候,就跟太子的人凑在一起。

有脚指想也知道,被太子护着的人,他们能动吗?

不能!

最后一拨人,好家伙,是礼部尚书家的奴才。

所以,今年他们这些粮价是见了鬼啊,还是走了什么大霉运,

跟他们抢粮的,个个来头不小,没有一个是他们这些小粮商能够开罪的起,借势压得了的。

让粮商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的是,今年这是撞了什么邪了,

他们还以为靠着丰收可以压的粮价,不仅被高官收走,

最后年前,竟然还下大雪,闹雪灾。

这这这这……

这些个消息,一般人不知道,宋子川倒是费了些手段,打听得一清二楚。

看到四皇子此时无视其他人,只专注地看自己一人,

宋子川心中很是得意,诸姑娘说得一点都不错:这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这次得了诸姑娘的提点,他才有机会在四皇子的面前露脸,

不再像以前似的,因为面孔过于生嫩,被人欺负就算了,还被四皇子无视。

即便自己依旧是四皇子的幕僚,这种如影子一般没有存在感的幕僚,宋子川不稀罕当。

因为这样,他哪有出头之日。

“今年去收粮的人,身份皆特殊,没一个粮商。”

“换句话说,今年的新粮,四皇子手里可是握有三分之一。”

“粮商摆出来卖的,早换成陈粮了。”

“这新粮、陈粮一个价,百姓若知卖新粮的是四皇子,会如何评价四皇子,又是如何评价粮商的?”

这个问题可太容易答了。

百姓自然会骂粮商黑心,夸四皇子仁义。

“如此雪灾,百姓心中岂会不明白,这粮价必要上涨的道理。”

“四皇子能够不计较个人利失,以双倍甚至是常价卖新粮给百姓。”

“四皇子如此爱民如子,百姓又岂会无动于衷?”

“宋子川,你不觉得,你刚才说的话,通通都是废话,一句能用的都没有吗?”

看到宋子川把所有人的风头都给抢了,自然有人看宋子川不顺眼。

一个三十几岁的男子走了出来,他便是平日里更得四皇子看中的严幕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