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读心后,我成了夫家的团宠(297)
没银子才发愁。
只要有银子,遇到什么困难和麻烦,总能用银子来解决的。
当然了,如果能不花国库里的银子就把问题解决了,那更好。
想著诸寻桃连炕这种这么贴近民生的东西都能弄出来,
皇帝今天让太子跑这一趟,就是为了问问诸寻桃,
关于春耕方面,诸寻桃有没有什么想法。
太子还没来得及把这个问题问出口,就听到侯府的女人在为春耕发愁。
被说到心坎儿里去的太子忍不住叹息出声,心里直叹,百姓又要受苦了。
“太子来了?”
蒋依静连忙请太子坐下,为太子倒茶。
盛老夫人问了一句:“今天可要用完晚膳再回去?”
诸盈烟没有嫁人,太子的太子妃也还没人选。
曾是一对的两人,这辈子同一时间,都成了两个老大难。
第262章 又给自己挖坑了
盛老夫人不愿意说些小辈不爱听的话,更何况,她信太子对太子妃人选自考量。
“自当是陪外祖母用完再回去。”
府里又没有太子妃需要太子回去陪所,所以太子挺愿意在永靖侯府留饭的。
陪盛老夫人吃饭的时候,太子的目光时不时就落在诸寻桃的身上,
明明一个字都没说,却又似千言万语、长篇大论了一番一般。
等好不容易把欲言又止的太子送走,诸寻桃很快就笑弯了腰:
【真佩服太子,忍了一顿饭的时间,还真憋住没问我啊。】
永靖侯府众人:“……”
敢如此戏耍太子的,全天下都找不到几个,诸寻桃的胆子真大。
萧景湛拍拍诸寻桃的手,劝诸寻桃别闹太过了。
要不是太子走得远了,否则,听到诸寻桃这心声,
太子不得杀个回马枪,跟诸寻桃算账?
“太子不过是太替天下百姓担忧了,民以食为天。”
“春耕一旦出了问题,这一整年,百姓的日子都将变得极难熬。”
“为此事,太子已经有好些日子夜不能寐,食不知味了。”
在没得皇令之前,太子有心,都不敢来寻诸寻桃。
好不容易得到皇上的同意来寻诸寻桃,偏还被诸寻桃给戏弄了。
想想,萧景湛都有点可怜太子。
“事情又不是他这么发发愁就能解决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还干什么活,每天个人都捧著一个碗,蹲在大门口,仰头望天不就行了?”
诸寻桃不否认太子的一片忧国忧民之心。
但既然有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问题。
不是叹来叹去,问题就能被太子给叹没的。
所以,诸寻桃相当不喜欢太子这只忧不干的态度。
不是这样,诸寻桃今天也不会明知道太子在著急,
自已都有一些打算了,却是一个字都不透给太子。
诸寻桃自已不清楚的是,今天她太端得住了,都没胡思乱想,
导致太子没法儿透过她的心声,得知她的安排。
盛老夫人回应著诸寻桃的话:
“桃桃这话不错,凡事不能总指著旁人帮。”
“除开别人,太子便一点劲都使不出来?”
“他身边养的那些人,都是白吃饭的?”
盛老夫人看明白了,太子今天来,就是指著诸寻桃给他解决春耕的办法。
怎么的,太子只要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
就自已不动脑筋,完全只指著诸寻桃一个人?
这是什么道理?
这又岂是为君之道?
盛老夫人不愿意惯太子这个臭毛病,非常认同诸寻桃今天的做法。
哪怕太子努力过,失败了,盛老夫人都没有现在这么生气。
诸寻桃不是万能的,太子这依赖人的情况,
就算这次,诸寻桃依旧帮著太子解决了问题,
那下一次,下下一次,直到诸寻桃真得没办法了,太子怎么办?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盛老夫人的态度严肃了不少,马上把自已的想法跟萧景湛说清楚:
“明天你见了太子,该好好劝劝太子,怎能如此行事。”
“皇上是皇上,他是他。”
除非太子想学皇上。
要真是如此,那么她只能说,他们萧家的根是被皇室的血脉连累给带歪了。
“祖母莫生气,孙儿自会劝太子的。”
“但太子关心的问题,实在无奈。”
“要没有精通农事的能人助太子一臂之力,就太子及他身边的幕僚怎么可能自已解决这个问题?”
这一点上,祖母和诸寻桃真不是一般的为难太子。
盛老夫人:“……”
好像说得挺有道理。
盛老夫人看向诸寻桃,诸寻桃摇了摇头:
“的确,太子别说精于农事,他连农事都不会。”
“想要解决春耕问题,或者需要专业人士,但太子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粮除了自已种,就没别的办法弄到手了?”
想到大雍朝所缺失的种子,诸寻桃摇头摇得更厉害了:
“大雍朝边境甚至是远洋之外,都有旁的国家。”
“我们遭遇了雪灾,春耕困难,导致新粮下降,那么他国呢?”
“为什么只把目光放在产收更少的南蛮一族上,不想想其他与大雍朝和平共处,甚至是不相往来的旁的国家?”
“国库如今不缺银子,是不是去了旁的国家,就可以买粮了?”
【真不是我要为难太子,想让太子去学怎么种田,怎么把田种好。】
【实在是眼前的困难,不仅仅只有种田才能解决,邦国往来,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