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读心后,我成了夫家的团宠(436)
魏御医这分明是在告诉他们,千万别进错庙,拜错神。
这样的说法,换一个人,他们未必认同。
可谁让魏御医提的是大雍朝风头最盛的诸世子妃呢。
诸世子妃不愿的事,只怕就连皇上都不可能勉强。
如今,所有的秧苗插种活动在大雍朝各地进行得如火如荼。
他们这些不种田的人都有所耳闻,经诸世子妃培育出来的秧苗长得又快又好。
只要好好侍弄,等到秋天,他们收获的时间并不会比往常晚几天。
就只差了十天半个月,那能算差吗?!
这下子,大雍朝的百姓不仅种上了新的高产粮种土豆,连水稻都没有落下。
换句话说,从今天起直到明年的春耕开始,
所有人每吃一口饭,都得赞诸世子妃的一声好。
就因为很快,所有的春耕将被赶上进度,今年的秋收不会再有问题,
不需要朝廷再出手,整个大雍朝的粮价完全恢复正常。
什么一点五倍、两倍的,如今卖的都是正常粮价。
早早拿出来抛售的,或者说,秧苗移种结束之前卖的粮,都有额外的赚头。
等大雍朝的第一块良田不再空虚,都种得绿油油之后,粮价如常。
哪怕不到那没赚头,可跟之前的情况那自然是没法儿比的。
所以,后期囤粮之人,个个都亏大发了。
大雍朝如此大的一个灾难就在诸世子妃一双纤纤玉手之下,无声化解。
如此功绩,谁人能比?
也就是因为诸世子妃是女儿身,否则男儿所盼的加官进爵,封侯拜相在诸世子妃的身上,必能一一实现。
总结一句话,谁敢跟诸世子妃过不去,那就是跟全天下的老百姓过不去,
跟以后自已吃的每一口饭过不去,甚至还跟自已过不去。
别说诸世子妃没有错,哪怕诸世子妃有错,皇上都得看在春耕的面子上,不与诸世子妃计较。
正是如此,诸世子妃有什么新的想法,
除非是得到太子或者诸世子妃本人的应允,
除此以外,哪怕是皇上的皇令,都不见得有多好使。
好不容易魏院首愿意把这么好的讯息告诉自已,自已要什么都不作为,
第381章 都相信1
等著机会落到自已的头上,那可就太傻了。
魏院首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跟对了诸世子妃这个主子,
院首之位之稳固,无人能动摇。
他们这些下属,服不服的,根本就不重要了。
之前错过了那么多次,这一次,怎么都不能再错过了。
看魏院首的样子,此番,诸世子妃怕是又要有大动作了。
所以,诸世子妃又不是他们专业人士,他们什么都想不到,偏诸世子妃就有那么多奇思妙想。
没有诸世子妃给他们带路,他们如何能想得到,
给人服用的药物经过特殊的处理和配比,用在粮种上,竟还有如此奇效。
大雍朝的春耕能补救得这么顺利,除了诸世子妃这个大功臣之外,
就数魏院首获得的赏赐最多,让他们眼红得不行。
魏院首都跟著诸世子妃吃了那么多次肉了,总该轮自已上一回了吧?
不论如何,不去努力试一试,这些御医自然是不愿意放弃的。
这不,等这些御医当完日值,不需要当夜职的,
前脚才离了皇宫,后脚不约而同都来永靖侯府求见诸世子妃。
被求见的诸寻桃:“……”
萧觅珞看诸寻桃的眼神,既佩服又同情:“嫂嫂,那么多御医呢。”
“咱侯府都快比御医院都热闹了,所以你见是不见?”
关于种痘的事,萧觅珞也已经了解了。
只思考了一盏茶的时间,萧觅珞问诸寻桃,如她这样的年纪,还可以接种痘苗吗?
诸寻桃给予肯定答案。
不过跟大人比起来,诸寻桃更想紧著孩子用,因为孩子的抵抗力弱,死亡率高啊。
萧觅珞属于半大不小,直接被诸寻桃归为孩子类。
像萧景湛这些大人,就得多等上一等。
所有的 孩子接受完牛痘疫苗之后,只要还有多余的,就该可以往大人的身上使了。
对诸寻桃如此安排,整个侯府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经过水痘的惊吓,侯府的人本以为诸寻桃能保住萧辰良的小命就算不错了,
没想到,没得过天花的人,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区别只在于时间的前后罢了。
对诸寻桃,侯府的人自然是全然信任。
哪怕知道要接种的牛痘苗是个什么情况,他们只给自已做了一些心理准备之后,就接受下来了。
什么都没有全家都活著,无病无灾来得更重要。
“你说呢?”
可能是在职场的时候,应付这种场面太多了,以前如鱼得水的诸寻桃现在挺讨厌的。
不过,这些人来是为了什么,诸寻桃心知肚明。
在医术上,她纯纯一个门外汉。
别说技术不行,她连理论知道得都不多。
巧了不是,她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医学理论大雍朝的医学界,刚好还处于空白期。
不是这样,她能装B成功吗?
对自已毫无实力的这个现状太清楚了,侯府门外的那群御医,她还真不能全都不见。
大雍朝的人口虽然至于像华国那么多,甚至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但也够多了。
第382章 都相信2
只让魏御医一人学会种痘技术,魏御医干死了,都接不了几个。
所以,种痘的技术人员,还是可以多招几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