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韶光(双重生)(65)+番外
“召召得嫁良人,我们该为她高兴才是。”王令月抬脚为云峥擦拭了眼角的泪珠,“明王会好好待她的。”
云峥握住了她的手,挤出一个开怀的笑容。
是啊,妹妹大了,能与自己喜欢的人长相守乃是一件幸事,应该高兴。
云峥整理一下衣襟,确认并无不妥,淡淡道:“你且在这陪她,算下时辰明王也该到了,我这个做兄长的,也该出面了。”
接亲的队伍声越来越近,云韶的心跳也越来越快。
父亲语重心长叮嘱她不能像从前那样天真骄纵,要学会持家驭下,懂得操持庶务......
她一个字也听不进去,满心都在听着兄长堵在门外考察李珹作诗的声音。
王令月掩着帕子打趣道:“召召别心急,殿下马上就进来了。”
云韶红了脸,佯装生气般拍了下她的手臂。
云家人丁单薄,自从出了云婉那档子事,跟洛阳大房也就断了来往。云老爷子和云老夫人身子不好,不便前来长安观礼,只派人送了些嫁妆做添妆。
云韶查看过一番,光是祖父母送来的部分,就已经够她衣食无忧地过下半辈子了。
云府没有主母,李珹事先将陇原服侍他的老嬷嬷接了过来操持一切。
季嬷嬷做事可靠,人也爽朗,大小事情操办的十分妥帖。
云峥负责前厅的场面,这内宅挑大梁的人便只有王令月和百灵白露几人。
李珹也知晓堵门的都是小娘子,没有直接带人冲进去,而是塞了不小的红包。
百灵眯眯眼,掂了下红包的分量,里面的银两怕是赶上她半年的俸禄了,主子倒是出手阔绰的很。
白露有些不满,见百灵拿着红包就忘记堵门,有些不痛快,到底是明王的人,不是自幼跟着娘子,总是隔了一层。
王令月见两个小丫头眼神针锋相对觉得十分有趣,不过她既然作为娘家人,自然要为云韶撑腰,于是对着门外喝道:“敢问明王殿下,可还记得何为‘三从四德’?”
云韶听到她这话,刚褪下去的红晕再一次浮起。
羞死了,早知便不告诉她那日重则说的三从四德的事了。
门外的李珹闻言身形一顿,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有些难为情。不过今日是大婚,说出来也没什么。
况且他也不觉得这是什么丢人的事。
“夫人出门要跟从,夫人命令要服从,夫人说错话要盲从。”
“夫人梳妆要等得,夫人生辰要记得,夫人打骂要忍得,夫人花钱要舍得。”
温和清朗的声音响起,云韶止不住地欢喜,甜蜜到心坎里去。
门外的人也一阵欢呼,奏乐声响起,季嬷嬷看着云韶含羞带怯的好模样,忍不住红了眼。
她是祁贵妃身边陪伴多年的姑姑,祁贵妃逝世后又跟着李珹在陇原多年,内心早就将李珹当成自己亲骨肉看待。
这孩子不喜与人亲近,总是一个人去练武,独来独往惯了。如今身边也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娘娘在天之灵也会安心的。
云韶手持却扇半遮面,端正走到正厅,与李珹一起听着云鸿的谆谆教导。
按礼仪,应由新嫁娘的兄弟背新娘上轿。
云峥背着云韶,感觉妹妹好似重了一些,压得他心里沉甸甸的,一时分不清是凤冠霞帔太重,还是他的心思太重。
他扣紧了她的膝弯,走的极为缓慢。想着慢一点,妹妹就能在家多留一会。
云韶被李珹扶上了花轿,云峥别过脸不愿再看。
父子两在人群相望,在彼此眼中都看到了泪花。
婚队人马渐行渐远,连追风跟听雨都打扮的十分喜庆。瞧见眼眶红红跟在喜轿前的白露,追风放慢了速度,回过头去跟白露搭话。
“今日是王爷王妃的大喜日子,你怎么一脸不高兴?”
白露对他向来没有好脸色,抽泣声尽量往下压了压:“我舍不得娘子。”
追风不解地挠挠头:“为何?难道你不跟王妃一起去陇原吗?哦......我知晓了,你要丢下她?”
白露白了他一眼:“娘子去哪我便去哪,才不要分开。只是女子嫁了人,终究是跟待字闺中不同的......罢了,你不懂。”
追风确实不懂白露为何如此惆怅,只是听到白露也要去陇原,发自内心的笑出了声。
婚队绕了长安城一圈,沿街的百姓也盼着沾沾喜气,热闹非凡。
云韶本应由季嬷嬷扶下花轿,掀起帘帐却看到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
李珹将她拦腰抱了下来,惹得一众看热闹的人惊呼。
“王爷,这......不合规矩。”
一旁跟着的几个大太监和老嬷嬷出言劝阻,李珹挑眉看向他们:“我定的就是规矩。”
说罢,李珹抱着云韶踩着大红地毯,将拦路的火盆踢到一旁,吓得杨公公倒吸一口凉气,连忙双手合十对着祖宗保佑。
黄昏时分,这场盛大的婚礼算是完成了。
前两日宫中传来口信,说李珏近日身子不适,不便来明王府观礼,也免了夫妻二人进宫的礼节。
李珹清楚,李珏是不忍看他们二人琴瑟和鸣的样子,怕心生嫉妒罢了。
这样也好,待三朝回门过后,他们就一起回陇原,远离长安的纷扰是非。
云韶坐在喜房内有些拘束,不一会季嬷嬷便带着其余人等退了下去,只留了白露贴身服侍。
“娘子,要不我先替你把翟冠摘了吧”
云韶点点头:“摘了吧,我好累,先睡一会,李珹估计会很晚回来呢。”
说着她便打起了瞌睡,白露摇头笑着,起身为她按揉起了太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