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引韶光(双重生)(67)+番外

作者:四月槐夏 阅读记录

画面一转,他们似乎回到了长安,云韶气鼓鼓的攀着李珹的手臂管他叫闷葫芦,质问他为什么不能试着多喜欢她一点......

从一开始的微风演变成了来势汹汹,酥麻的感觉遍布全身,像沙漠中迎来一滩清泉,内心深处有了更多的渴求。

“唔......轻点”

中衣全部解开,露出绣着鸳鸯的大红色心衣衬托白皙的肌肤格外耀眼。

锁骨下的小痣完整暴露了出来,细细密密的吻落了上去。最后一层阻隔褪去,雪白的山峦似有红樱绽放。

李珹眸光欲色翻涌,顺着洁白的锁骨,吻上那潋滟的红樱。

云韶意识到一种奇妙的感觉涌来,起初痛意的呜咽最后演变为愉悦的呻吟,像是湍急的潮水要将她吞没。

手指轻轻搭在李珹的脊背上随着他的指尖变得滚烫,思绪愈发混沌。

李珹平日里清冷的面庞此刻也柔情缱绻,手臂收紧,青筋凸显。

夜间秋雨落下,雨水随着内帐中暧昧模糊的声音,顺着檐下滴落留下一丝痕迹。

翌日,云韶睡到了日上三竿,睁开眼时连用午膳的时间都过了。

她猛地起身,腰肢和腿间有些酸软,身上松垮的中衣滑落在肩头下,露出大片鲜艳的痕迹。李珹正襟危坐在一旁的榻上看书,面上依旧是清冷的神情。

想到昨晚的场景,云韶不禁羞的咬唇。

李珹像是用不完的力气,足足折腾至天微微亮才抱着她去洗漱,还在她耳边不停地让她叫......

外表看着高不可攀,私下里却大胆得很。

“醒了,可要人传膳?”

云韶见着这个“罪魁祸首”便没了好气,急忙穿了鞋子下床准备梳洗,声调有些上扬:“你也不叫醒我。”

虽说不用给长辈敬茶,但新婚第二日就睡到午时传出去会叫人笑话的。

李珹看着她手忙脚乱的样子放下书籍支起下巴笑道:“无妨,你出嫁前是何习惯,如今也一样。你是女主人,谁敢说你?”

云韶没了脾气,摸着肚子是有些饿了,讪讪道:“你用过膳了吗?”

李珹摇头:“在等夫人一起。”

“下次不必等我一起用膳,或者你把我叫醒也行,何苦饿着肚子看书。”

“秀色可餐。”

*

虽说李珏免去了两人大婚在宫中的礼仪,但按祖制来说,新婚头一日要去拜见皇室宗亲。大越开国以来皇室子嗣向来不多,直到这一辈,竟也没有什么长辈可以拜见了。

因此两人今日要见的,是先帝和祁贵妃的牌位。

对于祁贵妃的事,云韶并不知晓太多,她向来不喜欢打探旁人的隐私。

跪拜上香后,李珹第一次开口讲述了那段二十多年前的过往。

祁贵妃单名一个鸳字,出生在江南水乡一座叫灵溪的小城。家中也是读书人家,父亲是当地县令的师爷,下面还有个弟弟,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祁鸳是个活泼开朗的性子,长相又明艳动人,十里八乡不少人动了心思想娶她为妻。

但祁鸳已经有了心上人,是一个姓卫的小郎君。

二人一同长大,青梅竹马,感情甚笃,约定待卫郎君来年春闱放榜之后便来祁家提亲。

卫郎君独自去长安赴考,从此再无消息。

当年还是太子的先帝李政奉命巡视江南,不慎被人所害,流落到了灵溪城。

祁鸳救了他,李政对她一见钟情。

祁鸳等了三年,从十五岁等到十八岁,迟迟等不到她的心上人归来。

听闻李政是长安人氏,便央求他带她一起去长安,即便是变心了也要一个答案。

李政早已派人暗中调查此事,看着灵动美丽的祁鸳,一己私念带她到了长安,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入了东宫。

后来祁鸳才知晓,灵溪到长安之间有一段水路,卫郎君半路遇上了水匪,早已死在了三年前赶考的路上。

当时的太子妃人选已定阮氏。祁鸳不愿做侍妾,但身份低微做不了良娣,履次出逃都被李政的人抓了回来。

恰逢同族人中有一位祁小将军横空出世,李政将她族谱改在了这位祁小将军族中,封为良娣。

后来李政登基,阮氏封为皇后,她的孩子自然就是太子。祁鸳为贵妃,入宫多年后终于诞下一子,取名李珹。

听季嬷嬷说,祁贵妃直到临死之前,还在怀念着那位卫郎。

小小年纪的李珹三岁没了母亲,在衍庆殿住了几年后,一道圣旨送去了陇原。

那年他六岁。

杨公公和季嬷嬷对祁贵妃的死讳莫如深,但小李珹十分聪明,看到父皇对阮皇后的态度,他便猜到了个大概。

前往陇原的那天,他没有哭。因为他知道,就算他哭也没有母妃唱着歌谣哄他了。

待他大了一些,听季嬷嬷讲述母妃的少女心事表示十分不解。

究竟什么是爱呢?爱会让人变得不理智吗?

父皇说爱他,可还是将年幼的他送到千里之外的陇原,非诏不得回宫。陇原好冷,八月就会下雪,他不喜欢这里,但他知道自己只能留在这里。

母妃说爱他,但她这么多年直到逝世前想的都是那位卫郎君。想了一辈子,困了一辈子,心里只装得下那一人。

边关也有很多大胆的小娘子主动示爱,说喜欢他,想做他的夫人。可他依旧感到疑惑,他们根本不熟悉,为什么会爱他呢?

季嬷嬷对他好,是因为她爱祁贵妃,杨公公对他好,是因为他是父皇口中最疼爱的孩子。

陌生人,会爱他吗?

先帝口口声声最爱祁贵妃,但依旧可以跟旁人生下李珏和李婳,不仅辜负了阮皇后,也困了祁贵妃一辈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