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和祖宗联系上了(41)+番外
如今她的手下也多了不少人才,有像夏娘子一样内外兼顾的,也有擅长打仗的将领,她还找来不少读书人,把义务教育重新搞了起来。但是条件所限,没法包饭,只能让他们从家里带。
这些日子她也去小巷里见了卖菜的阿婆,她的气色一天比一天差了,王谢特地请人过来照顾她,并叮嘱了阿婆若是有事,直接通传。
有一次,王谢把自己当下做的事情告诉阿婆的时候,她听完后不住地点头,眼里是回忆和留念:“我还以为……这辈子不会再看到那些老人口中高祖在世时的景象了,真是多亏了你。”
她抓着王谢的手,叮嘱她要好好的,而后又说王谢与高祖在世时的做法如此相像,她就是天定的帝王,日后定当夺得天下,登基成皇。
阿婆后面说的这些王谢只是听听,比起另一边已经知晓一定会成功的结局,她的未来才是未定。
只是有件事情让她有点在意,原来她一直觉得两百年很久远,但对阿婆而言,她以为的只存在于传说的场景,但幼年时家族中长寿的长辈却曾亲眼所见,长辈没有骗她,只是她生得晚了一些。
这样看两百年似乎也不长,只是人无法活这么多年。
第24章
王谢一开始其实没想和王子怀比谁先平定天下的,毕竟她也清楚,自己的武功相对于练了十几年的武将来说,只能算是半路出家,真打起来自己赢面不大。
而王子怀那边不一样,根据他口述的战绩,和目前她听到的传说,基本上是单挑稳赢,一打多虽不能压着打,也能打平。
每次听到这些故事的时候,她脑海里已经能想象出对方每日上跳下窜,多次翻墙,反而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的模样了。
再加上他爹平日里估计也没少打他,这不就是皮糙肉厚?比不过,当真比不过,这点她不服也得服。
目前他们二人的进度差不多,但王子怀更胜一筹。天下十六郡,他已经拿下五个,王谢拿下四个,有两个还是因为民意沸腾选择归顺,连打都没有打,直接纳入版图。
只是接下来要面对的会是更强的对手,王谢看着沙盘地图,有些忧愁。
·
今日夏娘子正在处理王谢分派下来的政务。
一开始她对于政务的处理还很苦恼,因为她早年间虽然在义塾读过书,但也只认识几百个字,处理这些文绉绉的东西是真不大行。
好在王谢简化了政务公文的书写模板,让那些人不论有没有读过书,学过多少文字,都得按照这个格式来。那些喜欢引经据典的人在这上面发挥不出自己的文采,但是更多的人却能看懂里面的内容。
她翻开一本,说是今年的春日各地已经种上了粮食,只是新开垦的土地太多农具和人手有些不够用。这样的事情王谢已经教过她怎么处理,只要让一部分士兵拿着农具过去帮忙就行,日后也是如此,但秋日的收成需要分给士兵两成。
下一本说的事情严肃些,其他的反王占据着城池,有的治理太差,管辖范围内的百姓纷纷到我们这边的城池避难,是否接受。
按道理来说接收这些人的确没什么问题,但是要谨防有外敌趁这个机会藏在流民里面入侵。
起初她也不会想到这些,还是某天王谢心血来潮,忽然提醒她要特别注意这种情况,当时的她听后只感到惊叹,这简直是防不胜防。也不知主公是怎么想到的,还好提醒了一下,否则现在他们面对这种情况很可能就要中招。
“先在城外支起摊子施粥,粥里面放些沙子,不吃的一律绑起来。”夏娘子吩咐道,“再让那些人去城外的山里开垦荒地,愿意去的留下,不愿意去的赶走,我们这里也不养闲人。”
手下的人听到之后,当即按着夏娘子给的办法去处理,而令他们惊讶的是,他们真的找到了许多伪装成流民的士兵。
得知是这样的情况,夏娘子连忙到王谢面前上报,这些士兵跟随着北方的一路名叫吴庸的反王,想必对方已经做好准备,就等着和他们动手。
听到吴庸这个名字的时候,王谢属实不怎么惊讶。来到这里这么久了,她也调查了那些反王的背景,对方明摆着已经看上了临安,只是没想到能忍到现在。
她深知此人背景,家族曾是开国功臣,世代都是武将,行军打仗的能力比她高出不知多少,若是二人对上,她还真不知道能不能讨到好。
只是面上她仍然保持着冷静,没有自乱阵脚,而是有条不紊地吩咐下去。该训练的训练,该读书的读书,他们能来,他们也能防。
自古以来攻城本就难于守城,对方既然敢来,想必做了十足的准备。可是他们这边……王谢想了想手下的几个武将,以及尚且不怎么完备的智囊团,再加上当下能称之为武将的自己,头一次陷入了沉默。
他们这边,好像真没有人能在武力上胜过这个世代武将之后。
但打不过不代表不能找帮手,王谢直接拿出玉佩,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了王子怀,询问他应该如何处理。
王子怀认真听着,看着远处下属的眼神也越来越不对劲。
“你的意思是说,我手下一个姓吴的武官的后人,两百年后拉起了一支军队,成就了不小的势力,现在还准备过去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