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灭妻?她一纸休书另谋高嫁(205)
秦阁老重重点头,语气加重了几分:“确是如此,无论走到哪里,满城百姓皆在谈论此事,风声已起,似乎已难遏止。”
皇上闻言,眉心的褶皱愈发深刻,心中暗自思量,此事既然已广为人知,怕是……
必须采取行动,以正视听。
秦阁老似乎看透了皇上的忧虑,沉稳问道:“陛下,犯人已被擒获,您意欲如何裁决?”
“阁老有何见解?”
皇上反问道,目光闪烁,似乎在期待一个恰当的答案。
秦阁老略一沉吟,斟酌着言辞:“这……谭家长子此行为,实乃两国交好的大忌,老臣愚见,若不严惩,恐难以平息呼衍单于之怒,亦难以安民心。”
“哦?”
皇上剑眉微挑,饶有兴趣地追问,“阁老所言严惩,具体指何等程度?”
秦阁老双手一拱,谨慎答道:“至于惩罚的具体轻重,老臣不敢妄议,望陛下圣断。”
心底虽恨不得置谭逸于万劫不复之地,秦阁老面上却不露丝毫痕迹。
毕竟,戚霆骁尚在侧,直言不讳恐遭其反噬,甚至可能牵扯出自己的筹谋,于是他选择了收敛锋芒。
皇上并未深究,只沉吟片刻,缓缓吐出二字:“先押着。”
决策还需时日考量,非片刻可定。
“遵旨。”
秦阁老恭敬回应。
随后,皇上与秦阁老转入机密要事的商讨,戚霆骁见状,识趣地告退。
正如秦阁老所料,关于谭逸行刺未遂的消息,已如野火般迅速席卷了城中的每一个角落。
而他被锦衣卫首领收监的消息,更是不胫而走,引发了更大的波澜。
“谭家的大少爷,一心为国,怎料竟会如此下场,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谁说不是呢!谭大少爷性情刚烈,那呼延灼身为异族,说降就降,谁知道他的真正意图?谭大少爷尚未动手,就先一步被抓,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对极了!在我看来,如果谭大少爷真的能一剑毙敌,才是真正的痛快!”
“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应该为谭大少爷讨个公道!”
“没错,现在就去锦衣卫衙门,要个说法!”
民众的愤怒被彻底点燃,他们纷纷搁下手头的工作,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人潮,涌向了锦衣卫的驻地。
而在谭府,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仿若晴天霹雳,震得府中上下人心惶惶。
谭旭、谭老太太及谭川均在外领兵,府中仅剩下谭二太太与谭羡鱼二人,两人闻讯即刻奔向谭大太太的院落。
踏入院中,她们始知谭大太太因过度忧虑,昨夜高烧不止,直至此刻仍昏迷未醒,病容憔悴,气息微弱。
谭羡鱼当机立断,即刻差人急召名医忘忧。
经过忘忧几番精心施针,谭大太太的病情终于有所缓和,尽管面色依旧苍白,但至少有了些生气。
“你们,为何都来了……”
谭大太太费力睁开眼,声音虚弱,满是对家人的关切。
“大嫂,家中出了这等大事,你怎可独自承受!”
谭二太太坐在床边,平素坚韧的她,此刻也是泪光盈盈。
“没什么好说的,路是他自己选的。”
谭大太太摇摇头,语气中透着无奈,“只苦了你们,我这做娘的,真是……”
“大嫂,别这么说!”
谭二太太急切打断,眼含热泪,“我们都是一家人,何来两家话!一家人就该同舟共济,共同面对。”
她本是边疆孤女,那片广袤而荒凉的土地,风沙与日暮相伴,生活艰辛异常。
幸而命运垂怜,谭家的马车偶然间驶过她的世界,如春风化雨般,给予了她温暖的收留。
从此,边疆的风沙不再是她生命的全部,转而成为了谭二太太,生活在温润如玉的庭院里,享受着往日不敢奢求的安稳与尊荣。
她深知,若非谭家这突如其来的慈悲,自己恐怕早已在无常的边疆风沙中化作尘土,无声无息。
因此,即便前方等待的是未知且凶险的旅程,哪怕是共赴黄泉的绝路,她亦毫无怨言,心中只有感激与坚毅。
这份决心,如同边疆那永不屈服的胡杨,深深植根于她的灵魂。
第182章 苦衷
谭大太太望着窗外细雨,轻轻叹了一口气,岁月在她的眉眼间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满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谭羡鱼默然立在一旁,见母亲的脸色稍有好转,轻柔的话语中透露着坚定:“二嫂,劳烦你在此陪伴大嫂,如有紧急情况,呼唤忘忧即可。”
“你要去哪儿?”
谭二太太的问话中带着关切,目光紧紧锁在谭羡鱼的身上。
谭羡鱼的唇角抿成了一条线,似乎是在默默地下定决心。
母亲虽然没有明说,但她的心思,母亲又何尝不懂:“羡鱼,切莫去找戚霆骁。此事由皇上亲自下旨,即使他有心也无力回天,更不必说这会伤及你俩之间的情感。”
谭大太太突然咳嗽了一声,显得有些虚弱,随即吩咐侍女取来一封信件,那是谭逸留下的最后遗物。
“这是他的遗愿,你们都应该看看。”
她的声音里夹杂着不易察觉的哽咽。
谭二太太双手接过信纸,眼角闪过一丝泪光,见谭羡鱼静默不动,便轻轻地拉她一同阅读。
书信里的每一个字,仿佛都承载着沉重的情感,读毕,两人皆是连连叹息,心中五味杂陈。
“大哥他……”
谭二太太言语中带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终是无言以对。
谭羡鱼亦是叹了口气,握着谭大太太的手,轻拍两下,传递着无言的安慰:“大嫂放心,我不会再去找戚霆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