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绝宠小娇夫(141)
厉青刚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信没信,没再说什么,抬脚往宫里去。
宴会主体是在金銮殿,中间在御花园小憩。
厉青刚知他是第一次参加宫宴,唯恐他触犯禁忌,让他牢牢跟在自己身边,遇到相熟的同僚还会给他介绍。都知道厉青刚十分看重他,因此没人嫌弃他只是个小小的吏官,跟他说话时都是好声好气的。
一顿饭下来,袁铭如愿以偿收到了数十位大人的邀请函,有约寿宴的、有约赏花宴的还有春日登高的活动。
厉青刚一张请柬都没收,纳闷道:“之前我还以为你不喜交际。”
袁铭将请柬一一收好,回道:“大人说得没错,我确实不喜欢,不过我初来京城,夫郎还未交到朋友,我又时常不在家中,怕他憋闷。”
厉青刚闻言,颇有些刮目相看:“没想到你对夫郎这么好。”
“大人是京城出了名的爱妻之人,能跟在大人身边耳濡目染,我想不对夫郎好都难。”袁铭道。
厉青刚笑道:“还是你会拍马屁。”
两人在此间言笑晏晏,自然而然落在了旁边亭子里坐着的丞相眼中。
见他垂眼沉思的样子,身边一官员说道:“大人您不必担心,下官早就查过,那个袁铭出身草野,除了夫郎的父亲是个小小的县官,几乎没有任何背景,他跟厉青刚走得近,对我们不会有太大影响。”
“厉青刚那样的性子,能在短时间内对他如此宠信,这个袁铭恐怕不是个省油的灯。”袁善喜沉声道。
刚才说话的官员闻言抬头看向袁铭的方向,眼中闪过杀意:“如果真是这样,此人不能留,咱们须得在他成长起来之前斩草除根。”
袁善喜没有回他这一句,反而没头没脑的问道:“许多人说袁铭长得与我有几分相似。”
“不过是一群无知之人罢了,乡野小民怎能与丞相大人比较?”
袁善喜摸了摸下巴:“本管倒是觉得他们说的没错。”
“这……”
其他人不知道怎么接他的话,面面相觑。
好在袁善喜并没有要他们接话的意思,转而说道:“小兰再有半年就要及笄,到了该成婚的年纪了。”
围在他身边的官员们纷纷眼睛发亮,知道这是丞相发给他们联姻的暗号。
一时间,一股看不见的暗流在众人之间涌动。在场没人不想成为丞相的亲家。
另一头,袁铭和厉青刚被一个小太监带到了一处偏殿。
厉青刚看着周围,有些警惕地问道:“现在没人了,你可以告诉我们你的主子是谁了吗?”
方才他们在宴会上,这个小太监突然跑过来,给他们示意手中金灿灿的宫牌,说是主子有请。
不等小太监转身,偏殿紧闭的宫门骤然开了。
“厉大人,袁公子,好久不见。”站在门口的人一身淡黄色锦袍,从不离手的折扇展开轻轻扇着,可不就是庸王朱羡之!
第99章
三人坐在偏殿里头,那名时刻跟着庸王的面具侍卫给他们倒了茶,之后隐入暗处。
厉青刚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了扫:“没想到袁铭和殿下早就相识。”
庸王笑道:“本王也没想到,袁公子竟在老师手下做事。”
“老师?”袁铭微怔。
厉青刚冷肃的面容稍稍缓和,解释道:“殿下总是这么叫,下官哪里担得起?不过是在殿下十九岁初入刑部时做了一段时间带教。”
袁铭点头,原来如此。
庸王道:“多亏了老师,本王才不至于被人利用陷害,恩情永不会忘。”
厉青刚叹了口气:“你哪里都好,可就是太固执了,当年要不是……怎么可能到现在只能做个闲散王爷?”
“都过去了。”庸王道。
袁铭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假装什么都没听到。
“老师待人严格但是真诚,袁公子能在老师手下,算是幸事。此前就听说袁公子高中状元,本王不在京城,难以及时送上贺礼,还请袁公子见谅。”
袁铭连忙道:“能让殿下记着,已是荣幸之至,拜入厉大人手下,更是三生有幸。”
“就属你会说。”庸王道:“说起来,我们二人已有两年未见,不知道袁公子可有新书写好?”
袁铭愣了愣,厉青刚直接问了出来:“什么新书?”
“老师还不知道吧?袁公子可是一位大作家,本王手里不少书店都因为他的书节节攀升。”
袁铭脸上露出一丝羞赧:“王爷谬赞了。”
厉青刚也是爱书之人,一下来了兴趣:“等我回去后,也得好好看看。”
闲话说完,庸王收敛了笑意,将茶杯轻轻放在桌上:“本王这次回京,过年是一方面,除此之外还有更主要的事。”
闻言,厉青刚的脸色凝重起来,显然两人之前早就有过书信往来。说话之前,他先看了袁铭一眼。
庸王抬起手:“无妨,袁铭早就知道。”
厉青刚嗯了一声,没有过多惊讶,问道:“情况如何了?”
庸王抚摸着茶杯边沿,沉吟道:“探子回报,这一股势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不同于长久以来的群龙无首,他们似乎达成了某种合议。”
厉青刚稍稍思索,道:“莫不是皇室中还有漏网之鱼?”
“先皇对前朝皇室之人深恶痛绝,曾下令全国范围内通缉,一旦露面杀无赦,如此高压之下,短短两年内,负责这项事务的官员几乎将前朝之人屠尽,老人小孩都不放过,死状凄惨。他们想报仇可以理解。”
不知是不是袁铭的错觉,庸王在说这段话时,语气中带着明晃晃的厌恶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