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暗恋男神一起穿到年代文里养娃(151)+番外

作者:没文化的泡面 阅读记录

不过现在并没有引起很大的慌乱,大家都并不觉得严重,也没有出现粮食疯抢的情况。

第二天景桥和顾遥川买肉的时候发现,镇上的粮食也涨价了。

第119章 信信

他们要买的肉多,怕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他们特意去好几家买回来的肉,这次可是下了血本。

猪肉、鸡肉最常吃的两种肉都涨价了,他们这次买肉花了三十六块九毛钱。不仅买了做腊肉的五花肉,还有两根排骨、四只猪蹄,这些是最近吃的。

除了猪肉还买了五只白条鸡,就是已经拔毛除去内脏的鸡肉,顾遥川想尝试一下熏鸡。

顾遥川留了一些猪肉和一只鸡冻起来,剩下的分两种做法处理。

一部分做成腊肉、腊鸡,腌制后放到通风处晾晒,另一部分多加了一道工艺——熏制。

这些准备轻松,晾晒得需要好长时间,期间景桥也没闲着,他买了好多蔬菜晒成干。

当然也没忘记画稿,中途他亲自去芳芳姐婆家找王大娘,委婉的提点了他们几句。方杰家里他也去了一趟,也不知道方杰听懂没有,不过景桥让他务必复述给李正阳,他相信李正阳会明白的。

吴林家里是顾遥川通知的,其实是吴林、吴刚来家里送柴火和药材的时候顾遥川说的,吴林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他几乎是在山上长大的,山上的一切变化他都能很快的发现,更别说已经有两月没有下雨了。

李春生家里景桥还没来得及去告知,他在钢厂上班,钢厂实在是太远了,景桥准备等凉快的一天再去。

日子在囤货和工作中一天天度过,太阳仍旧不知疲惫高悬在天空,再迟钝的人也发现天气不正常了,他们期盼着老天爷能下一场雨,能可怜可怜一辈子在土地忙碌的人。

可老天注定听不到他们的祈祷,从飞涨的粮食价格能看出来大家都很紧张,有人趁机高价出售手里的存粮,指望着发一笔钱,他们以为只是简单的天气恶劣,殊不知这一次没有这么容易。

六月二十五日,景桥收到了来自安平市的两封信,依旧是那两位。

高老师寄来的信仍旧附赠一个包裹,里面是两罐奶粉、还有一件衬衣,看尺寸是给景桥买的。景桥试了一下果然很合身,不过他在胸口的口袋发现了一个布包。

景桥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他打开后发现是一叠钱。景桥非常吃惊,以为是高老师不小心装进去的。

他连忙包好放到一边,打开信封看里面的信。

高老师身处这个位置也多多少少听说了景桥说的事情,信上说不用担心他们,高淑华女士已经买了足够的粮食囤在家里。

两位高老师反而非常担心他们,信上再三提出让他们搬到安平市,搬到家里,一家人在一起渡过未知的艰难日子。

景桥看信的时候一度热泪盈眶,宁宁把玩具放到一边,走过来抱住爸爸。

“爸爸不哭。”

景桥吸吸鼻子,努力把眼泪憋回去,他亲亲儿子说:“爸爸没事,是爷爷的信太感动了,你去玩吧。”

宁宁确定爸爸不再哭泣后,走过去拿来玩具,坐到景桥旁边玩。

信的最后解释钱是让他们应急用的,再苦不能苦孩子,更不用说宁宁还小,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什么都不能省。

第120章 信下

信里每一句话都是最真诚的关心,不掺杂任何东西的关心。能看出来两位一直在为他们着想,可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他们家里能准备的已经准备好了,再去安平市不现实。

景桥数了一下包里的钱,一共有三百块,他仔细数了好久才放起来,他们家的存款还能过得下去,这些钱他要保存起来,有机会还给高老师。

他正要提笔写回信的时候顾遥川回来了,景桥把高老师的信递给他。

“老师让我们搬过去,我其实有点担心……”

顾遥川看过信后说:“回信的时候请两位老师来家里住吧。如果非要选一个地方生活,我想镇上比安平市要好。”

景桥不理解,“为什么?安平市这么发达。”

顾遥川把自己的看法跟他解释了一下。安平市虽然发达也先进,可这次面临的是粮食的问题,甚至是水资源的缺乏。

之后收获的粮食首先掌握在农民手里,丰收之后才要交给国家,可若是农民自己都不够吃,那么他们自然也不愿上交。

农村会是以后存粮最多的地方,其次是镇上,而市里粮食问题会最严重,城市里的人缺粮了没办法像村里一样有土地,只能靠政府发的粮食。

农村人家至少可以在院子里细心栽培一些吃的,总好过什么都没有。而镇上是和农村联系最紧密的地方,情况应该不会太严重。

听他说完景桥把笔递给他,让他来写信劝说两位老师。

景桥在旁边拆曹仁青的信封,“对了,吴伯母又生病了吗?”

顾遥川今天受吴林要求去他们家里一趟,景桥以为吴伯母身体又出问题了。

顾遥川写字的动作没停,平静的回复了一句,“不是,是林凤怀孕了。”

景桥信都不拆了,惊讶的问:“这么快?那是好事啊。”

顾遥川:“对现在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景桥看看窗外炎热的天气,叹口气说:“既来之则安之,孩子也是希望嘛。”

宁宁听到孩子抬起头看两位爸爸,但他发现好像不是在说他,于是接着玩魔方。这是傅青林从首都带回来的玩具,景桥觉得他太小,还没有教他怎么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