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暗恋男神一起穿到年代文里养娃(45)+番外
“有,您看看这幅……”
景桥很有耐心,他几乎每个款式都给大娘们念了一遍,遇上不懂的顺便还解释了一下什么寓意。
几个大娘都特别满意,高高兴兴的一人买了两幅,还有人一下子买了四幅。
“慢走啊大娘们,别忘了给我宣传宣传啊。”
大娘们:“忘不了,忘不了。”
送走大娘群,景桥的对联一下子卖出去一半,不过他没想盈利,价格订的低,也就赚个成本费。
他终于有时间吃中午饭了,景桥边吃边想到二十五那天的年戏,既然是在自家村子演,旁边村子肯定会过来。
俗话说人群聚集的地方肯定有摆摊卖东西的,他觉得可以适当提升一下价格,摆个摊子上年戏边卖。
他越想越觉得是个好主意,每个村供销社卖的东西都大同小异,既然自家村里人不满意,其他村里人肯定也不是很喜欢,那他写的对联就不愁卖了。
他大的一幅一毛钱,小的六分钱,不愁卖不出去,薄利多销嘛,再说这个东西成本几乎没有,笔墨买了根本用不完,就是红纸得再多买点。
说干就干,等宁宁睡醒了,他锁上家门抱着宁宁去供销社又买了一块钱的红纸,足足把店里最后的囤货都买走了。
他回到家也没闲着,把宁宁放到婴儿车里让他自己玩,自己在桌子边上写对联。
村子里人可能是听到消息了,陆陆续续有客人来买,到最后竟是一幅都没剩下,连带景桥留给自己家贴的都被买走了。
这下子他的动力十足啊,他数了数今天的营业额,九毛八分钱,他之前买红纸的钱赚回来了。
景桥又把家里的存款清点了一遍,最近入账的大头就是卖的鹿肉六十块,还有最近零零碎碎的支出,家里最后还有三百七十一块四毛九。
景桥很满足,他把钱仔细放好。钱不就是一点一点赚出来的嘛,从来他们俩刚来的时候家徒四壁,连奶粉钱都没有,到现在家里小有存款,都离不开两个人的努力,尤其是顾遥川,他的辛苦景桥都看在眼里。
下午四点了,两个人都没回来呢,景桥准备先把粥熬上,今晚就喝红薯大米粥的了,等他们回来再讨论想吃什么炒菜。
砂锅里熬上粥,景桥抱着宁宁在卧室培养感情。
一天都没怎么跟儿子联络感情了,院子里晚上还是有点冷的,索性他们两个转战到卧室的床上玩。
“对的宝贝,你真聪明。”景桥觉得自家孩子智商肯定很高,肯定不是爸爸滤镜。
“呀呀——”
“不是呀呀,是猫猫对不对。”
宁宁努力的学景桥,“哇哇——”
“哈哈哈,宝贝你真可爱,猫猫对不对,宝贝喜欢猫猫啊?”
一道磁性温柔的声音从门口传过来。
“喜欢我们就养一只小猫。”
景桥光着脚就要下床,“你回来了!”
“穿鞋子,慢点。”
顾遥川走过来抱起宁宁,景桥跟着往外面走,傅青林指着那一摞红纸问:“这些是?”
景桥:“对了,还没给你们说,我的对联全卖出去了!”
顾遥川很给面子的鼓掌。
傅青林:“所以你又购入一批,准备接着卖?”
景桥叉腰,十分骄傲,“对!”
傅青林简直没眼看,“你不会觉得大家的对联是一次性的吧,今天贴上明天就消失了。”
景桥:“……”
他翻了一个白眼,“我当然知道,我又不是傻子。”
傅青林明显抱有怀疑。
景桥:“……”
真想给这个毒舌的男人一拳。
“后天腊月二十五,唱年戏,就在村东边已经搭台子了,到时候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会来,而且有集市。”
顾遥川:“你是想去那里摆摊卖吗?”
景桥赞同的点点头。
“你们明天别上山了呗,在家帮我裁红纸吧,对了你们今天没收获?”
顾遥川一切以老婆为大,自然没问题,“捉了两只鸡,我们没怎么出力就没要。我都可以,正好在家里休息两天。”
他看着旁边的傅青林,“你呢?”
傅青林:“我也帮忙吧。”
腊月二十四一整天,三个人在家里裁红纸、写对联、分类打包好。
第二天,他们商量着谁在家带孩子,谁去卖东西,宁宁太小了,他们怕唱戏场景太热闹它不适应,所以留一个人在家。
景桥是一定要去的,他是老板,而且指望着两个冰块脸卖东西,想也不可能。
“你们两个谁跟我去,谁在家带孩子?你们商量吧。”
顾遥川和傅青林对视一眼。
傅青林先开口:“我都可以,只不过……”
他看了一眼宁宁小朋友。
“那个……你们要告诉我什么时候喂奶,喂多少,还有……”
顾遥川打断他:“还是我留在家里吧。”
景桥想了一下:“不然中午我回来替你,你下午去?”
顾遥川:“没事,等晚上快结束了我带他一起过去看看吧。”
“行,走吧傅警官,拿上东西我们走。对了,别忘了拿俩板凳。”
傅青林拿板凳,景桥拿着用布包起来的对联,两个人出发戏台子那边。
“遥川我们走了,拜拜宁宁。”
顾遥川:“拜拜,跟你爸爸再见。”
他捉着宁宁的手跟他再见。
他们去的时间并不早,那边已经敲敲打打上了,摆摊的集市也小有规模了,卖什么的都有,自家的鸡鸭鱼,凳子桌子筷子碗,堪比镇上的集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