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之小保姆要逆袭(4)+番外

作者:卡布达n号 阅读记录

前世她只身跑到广缘市以后独自生活了很久,但是她一直都是一个人,得过且过,不惊不喜,像一具行尸走肉。

秋秀娟是个孤儿,而郑家的人郑秋舒有意避开,所以在场的宾客全是家属院的人。

郑国强和秋秀娟在红砖厂干了十几年,和家属院的人说是兄弟姐妹也不为过了。

大家有意照顾郑秋舒的情绪,故作轻松,没搞哭哭啼啼那一套。

下午,郑秋舒捧着两个人的骨灰坛,将他们葬在公墓两个临近的位置。

郑秋舒抚摸着他们俩的黑白相片,温柔地笑着,她想陪他们再聊一会儿。

而叶振华和刘月则先回了家,因为郑秋舒拜托了他们一件事,就是卖掉郑国强留下来的车。

她说:“我就算留下来了也守不住,还不如卖掉。叶叔叔,能不能请您帮我找一下买主,我愿意低价出售。”

叶振华琢磨着便给她和厂里牵线,郑国强前年才从厂里离职单干,厂长还顾念情谊没让他搬离家属院,可见其重情。

所以当郑秋舒一说愿意把这才一年多的新车低价卖的时候,厂长便拍桌买下来了。

郑秋舒最后得了六万六,叶振华陪着她去银行销郑国强和秋秀娟账户,再让她给自己开了新户,将他们剩下的存款和卖车钱都存了进去。

人一天原来可以做那么多事情,办葬礼、下葬,郑秋舒还亲手拿着死亡证明领到了只有她一个人在的户口本。

叶振华长吁短叹,拍了拍她的背安慰:“你昨晚一夜没睡,今天又忙了一天怕是累坏了吧。走吧,去伯伯家休息休息,你伯母给你做饭吃。”

郑秋舒点头,“好。”

刘月和叶振华都出去买菜了,她独自待在叶家,却没有去休息。

她数出一张张票子塞进红包,然后找到纸笔留言。

【这些年我们一家三口一直很感谢你们的照拂,但爸妈离世,我也要走了。

我不愿意和奶奶一家生活,我知道,只要我求,你们一定会收留我,但是我不好再继续麻烦你们了。

等我在外地安顿下来会打电话回来报平安的,不要担心。那些红包是我和父母的感谢,还请收下。

勿念。】

在暮光中,郑秋舒像来时一样提着自己的行李再一次走了。

“吭哧吭哧——”

郑秋舒买的是上面的卧铺,成年人不好攀爬,想的就是私密性好一点,她实在太累了。

自从重生回来她便时不时被悲伤情绪裹挟着大哭,又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睡过觉,很伤精气神。

幸好她这一间上下六个铺位都还没有人,郑秋舒一上去便抱着自己的行李睡着了。

期间火车经停了好几站,车厢里才终于有了声响。

郑秋舒强撑着睁开眼睛想查看一下情况,却不想正巧和对面床铺上摊被子的男生对视了一眼。

那个男生一副周正模样,率先偏头避开,郑秋舒正要转头,视线却被他赤红的耳尖抓住。

应该不是坏人吧……郑秋舒翻了个身将被子从头盖到脚,迷迷糊糊地接着睡。

郑秋舒一觉睡到大中午,她起来的时候六张床铺已经都满了。

对面床铺的男青年和另外两个男的是一起的,她下面两个床铺则是一家三口。

郑秋舒哈了一口气,竟都凝成白雾了。一夜又一上午的时间,火车走得越来越北了。

没错,这一次郑秋舒没有选择再去广缘市。

前世她在那生活了大半辈子,过得浑浑噩噩的。这一次她想去过过不一样的生活,所以她心一横便买了去京北市的票。

“呦,原来上面睡的是个姑娘啊。”

郑秋舒探头往下看,发现是一家三口里面的爸爸,他长得憨厚,看上去说这话只是惊讶没什么恶意。

他媳妇抱着儿子给了他一下,眼睛瞥了一眼郑秋舒随后对丈夫骂道:“关你什么事,多嘴!”

火车上人员杂乱,拍花子和小偷也多。

他们带着孩子出门,女人脑子里的弦一直绷得紧紧的,所以丈夫这么不着调让她非常生气。

他们这样避嫌,反倒让郑秋舒松了一口气。

周围越来越冷了,她从行李里给自己翻出来厚衣服和围巾裹上。

现在不年不节的,火车上倒也不算特别拥挤。

郑秋舒匆匆去上了厕所就赶紧跑回自己车厢旁边的位置上坐着嚼馒头,生怕有人摸上她的床铺偷东西。

她走得急,只在车站买了几个馒头装上,连壶水都没带。怕被噎死捶胸口,她只好一点一点地吃。

面前忽然坐了个人,郑秋舒抬眼看去,发现是住她对面铺的那个男青年。

他长相周正,眼神坚定背脊挺拔,给人一种不可动摇的印象。虽然他的高大让人很有压迫感,但他的举止间自有一份谦逊与礼貌,让人不禁将他归类为值得信赖的好人。

见她望过来,男青年解释:“走廊没位置了。”

郑秋舒了然地点了点头,卧铺走廊位置本来就不多。

西江市到京北市的火车差不多要两天,郑秋舒带的几个馒头肯定不够吃。

一到经停站,月台上就有许多小商贩卖吃食,郑秋舒也不为难自己,便隔窗花钱买了份饭,四个馒头和一个保温壶,热水是送的。

那个男青年也买了三份饭,和他同行的两个男人一个躺着一个坐着,一直到他买了饭躺床上的那个才起来吃饭。

原来坐着的男人三十左右,国字脸,看起来有点凶。躺着的那个则是二十多岁,不高还胖,眼睛不安分地到处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