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功德正神(191)

作者: 提笔再战 阅读记录

“整个混元界就只有一个道一圣地,除了它还有谁?”

“问题是道一圣地的人居然来我们书院了!”

“啧,人家明显是奔着纪兄来的!”

一说起这个,众人顿时齐刷刷地看向纪明悟。

而纪明悟宝贝似的拿着那封信根本没注意到,还得是院长咳嗦一下:“都回去吧,又是棍子又是菜刀的像什么话,通通回去!”

张君鉴发话了,那些学子也不敢不从,磨磨蹭蹭的陆续离开,就连那些夫子都被院长给赶走了。

然后院里就只剩纪明悟与院长两人。

一场危机悄然结束,两人回到屋里坐下。

纪明悟没有着急看陆风的信,而是看着院长。

张君鉴也知道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所以清清嗓子后就想,要从哪里开始说起。

“你可知道蔡世均的恩师是谁?”

“不知。”纪明悟老实摇摇头。

“他叫陶愚松……”

提起这个名字院长就唉声叹气的,“是当朝文相,而你……这次会试本该落榜,甚至是人头落地的,是他以性命保下了你,还让你成为会元。”

纪明悟闻言一下子站起来,满心不解,“这……这……”

“哎呀!坐下坐下!”

院长让纪明悟坐好,还给他倒了杯茶水,解释道:“你放心,陶愚松这人一生清正廉洁,蔡世均是他弟子,人品自然也不差,他们不可能走那些裙带关系。相反,是你的才华打动了他,所以你这个会元是货真价实、名至实归的!”

“但也因为你的才华太好了,文章所传甚广,文中所抨击的旧俗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更是影射了皇室的殉葬制度,让皇室威严受到折损,所以会试评卷的时候是不准备让你过的,甚至会以藐视天威杀了你……”

纪明悟闻言一阵后怕,他没想到自己竟然与死亡挨得如此之近,但是若是重来一次,他还是会这么写。

“但文相知道这事之后,连夜进宫为你求情,并与陛下打赌,赌你能在十国大比中夺得魁首,扬大虞之名。”

纪明悟没想到自己寻常一场考试背后竟然还有这样的事。

十国大比他是知道一些的,那是读书人的盛事,没有哪个读书人不知道。

但是……这么重要的事……

“文相就不怕我考砸了吗?状元都如此艰难,要在万万学子中脱颖而出,更何况是十国大比!”

纪明悟自己都没想到那里去,他的本意是不辜负陆风教导,拿一个状元回去。

“怕,怎么能不怕呢?”

院长叹气,“可是没有别的选择了,你是最有希望的,文相垂垂老矣,这一次就是他与皇帝下的赌注。”

陶愚松的门生不比张君鉴的门生少,先帝去后,为保大虞不衰,他提拔起许多官员,知人善用,掀起了科举热潮。

那时考不上就真的是自身学识不够,与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关系,考上全凭本事。

毫无疑问陶愚松是个好官好人,但唯独不是一个好臣子。

文相一党势力太大,大到让皇帝害怕,大到他体会不到权力的滋味。

但是现在陶愚松老了,他的命快走到尽头了。

偏偏朝廷中没有一个能带领百官与皇权奸臣抗争的人,所以他才和皇帝下了这个赌。

若是赢,大虞还可延续百年,期待能有贤明君主出现,若是输,反正大虞已如枯木,内里全被虫蚁啃食,迟早要倒的。

“我如果在十国大比中输了会如何?会像院长之前说的那样间接导致很多人丧命吗?”

闻言,张君鉴起身,拍拍纪明悟的肩膀,郑重道:“你失败后,文相会死,与文相有关的人都会死,大半官员将悬尸午门外。”

“不仅是死这些人,还有那些忠臣、寒门学子、百姓……”

纪明悟明白这话的意思。

他是从小山村出来的,知道底层百姓过得有多苦,这还是文相带领一众官员与那些奸臣和昏君抗挣的结果。

一旦文相这些人死去,昏君没了束缚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奸臣没有压制将民不聊生,寒窗苦读数十年也没有出头日……

对此,张君鉴面露愧色,“我知道这事于你而言过于严重了,所以我们一开始并不打算告诉你,就算你真的失败了,文相也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你不会受到任何牵连。”

纪明悟闻言好奇地看着张君鉴,“院长知道的是不是太细致了?”

“呃……”张君鉴尴尬道:“我和陶愚松是挚友是同窗,也曾同朝为官,但我只爱文学,厌倦官场后就成了这白鹿书院院长,一心远离纷争……”

“所以你拿着蔡世均的信找上我的时候,我本不想让你留在书院里的……可惜乱世之中无人能独善其身,这才让你进入书院安心备考。”

这也是今日宫里来人欲要带走纪明悟的原因,那皇帝看来是等不到十国大比了,一心想要文相这些人死。

此外,为了不给纪明悟增加压力,张君鉴还有件事情没有讲。

就是如果纪明悟赢了,那他就会是文相的后继者。

为了培养这个后继者,在下了赌注之后,陶愚松便将在外的门生通通往上提调,其中就有蔡世均。

做县令他也历练够了,是时候该往权力的中心走。

将来这些人都会是纪明悟的后盾。

若是纪明悟做得不够好,那只需守住这分庭抗礼的局面就够,只待百年后新帝继位。

若纪明悟做得好,那这些人都可成为他手中的利剑,换个皇帝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