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功德正神(289)

作者: 提笔再战 阅读记录

若是不得贵人相助,大虞很难出现这样的人才。

虽然话很难听,但事实就是山窝里很难飞出金凤凰,要是真的有,那只能说明这个人本身就很了不得。

且气运、聪慧、勤奋缺一不可,身在疾苦之地也挡不住他的展翅高飞。

“说起来还有一个奇怪事。”

姜云台道:“从前派人去大虞打听消息的时候,那白鹿书院的院长倒是好说话。但是后来再去,对方一个字都不肯透露,那孩子的消息也尽数被抹去……”

他们虽然是大儒,名声远扬,但也没有跑到他国翻看他人籍案的本事。

姜云台也自然不可能因为一个毛头小子就四处去打听人家的消息。

所以这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若不是今天老友相聚提起了,他也要把这事忘了。

易水寒听出了姜云台的言外之意,“你说话那孩子的身份不简单?”

姜云台点点头,“别的消息不知道,不过那孩子身边确实跟着一个厉害的修真者,听说还是圣地的人”

“圣地……”

安从郡听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眉头是越来越皱,然后不自觉地眯着眼看向陆风。

他好像记得陆风在一个村学堂当先生来着,而且巧合的是陆风也是个修真者。

“不会这么巧吧……”

至始至终陆风都只是坐在一旁静静听着他们说话,从未插一句,导致易水寒他们都忽视陆风了。

但是现在安从郡心中突然产生了一个不大成熟的想法,他看着陆风问:“我说先生你……好像也是从大虞来的吧。”

陆风微微一笑,“陆某确实是从大虞来的。”

听见陆风的回答,易水寒两人也是诧异了一下,他们之前还以为陆风是本地人,没有想到陆风竟然会是从那偏远贫瘠的大虞来的。

易水寒两人是单纯的感到意外,而自认为对陆风有些许了解的安从郡,却是意味深长地看着陆风。

陆风听见三人沉默,不禁玩笑一般道:“三位老先生不会是地域歧视吧?”

听见陆风这话,三人愣了一下,细一思索就明白了陆风这话的意思,不禁拍手叫绝,“地域歧视这词新颖,还未听人这么说过。”

那些皇朝中确实是有人瞧不起末流王朝出来的人,这是普遍现象,每个地方都有,但这词确实是头一次听见。

“不过我们得申明一点,我们不搞地域歧视。”

就在安从郡欲要追问之时,楼梯口突然传来脚步声。

陆风听这声音沉稳有力,来人呼吸稳健,爬楼时也是平缓没有起伏的,这似乎是个习武之人。

等人从楼梯口冒头,陆风就发现来人身上除了浩然正气之外还有煞气。

像是读书人在军中待过一阵子,上阵杀敌养出来的煞气。

“老武,快过来。”

安从郡招呼一声,同时给陆风介绍道:“此人名叫武诏先,当初考上状元为官一阵之后,觉得无聊就跑去参军了,当上将军后又觉得无聊,现在跑乡下种田去了。”

说完安从郡又附在陆风耳边补了一句,“这都是他自己说的,其实是他脑子笨,不会转弯,专门得罪人,朝堂上被排挤,在军营中又被排挤,最后只能回家种田。”

“安从郡,你又在胡说八道什么,那叫不合他们同流合污!”

来人一身短打,脸上虽然已有风霜的痕迹,但脊背依旧挺拔,声音洪亮如钟,站在易水寒他们身边格格不入。

“对对对,不同流合污。”

姜云台笑着打圆场,想着把人叫来不容易,不能把人气跑了。

陆风听完之后明白了其中曲折,所以对武诏先印象不错。

“走吧,人齐了,便去看看那山坳中的梅花,不然此趟白来。”

就在决定上路的瞬间,陆风清晰地看见安从郡四人同时印堂发黑。

陆风眉头一皱,却是没有开口阻止,而是敲着竹竿跟上。

第135章 三亭三诗

要去对面山坳,就须得跨过眼前的宽敞的溪河。

好在现在是冬季,溪水枯竭,水位下降了许多,只要找一个水浅的河段,踩着石块过去就可。

陆风听着潺潺水声,跟在安从郡他们的身后顺水而下,直到在河沙堆积成的小型沙滩前停下来。

“陆先生,此处需要踏着石头过河,你可要小心一些。”

姜云台对着陆风嘱咐,他们打算一前一后将陆风拥在中间,免得他踩空落了下去。

寒冬腊月的,河面虽然还有雾气不散,看着没有多冷,但是若是真的摔进河里,肯定得大病一场。

后来的武诏先虽与陆风交谈不多,但是他见陆风眼睛看不见,就站出来道:“何须如此麻烦,我背先生过去就是。”

见他真要蹲下,安从郡赶紧把人拉住,“你们就别瞎操心了,就算是你们摔下去,被河水冲走,先生都不会摔。”

他可是看见陆风御风自由来去的,区区一条溪河,又如何能拦得住陆风。

陆风也是拱手道谢:“多谢诸位好意,但无需担忧陆某。”

说罢,他直接向前一踏,稳稳当当就落在了过河的石头之上。

众人见状,就不再纠结,姜云台与易水寒在前,陆风紧随其后,后面跟着安从郡和武诏先,五人就这么踏上了垫脚石。

这些放置在河中的巨石看来是有人专门搬过来的,水深处的石块都又高又大,十分方便。

靠近河岸的两侧水流平缓,溪水从石块之间流过,水底清澈可见,到处都是被水流冲得圆滑的石头,石块之上还有细小的鱼虾在上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