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正神(454)
主峰院子中,陆风见安从郡正在伏案苦书,便起身来到院里抬头看去。
看着那众人都看不见的虚影,心中生出敬意。
这虚影高大如山岳,双目紧闭,并不看立在他身前的几位状元,以示公平公正。
“传说孔圣得道后有意志留在了不知山,原来是真的。”
只是可惜那只是一道虚影,并不能与人交谈。
孔圣三问并不简单,每一次的问题都不相同。
人群中有第一次来的人很是好奇地问:“孔圣离开这麽久了,若以过去的学识问现在,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此话一出,没有人说他不该问,或是谴责他对孔圣不敬。因为这里是不知山,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出来。
所以便有人解释道:“我听人说,孔圣其实一直没有离开,他一直都看着天下读书人,所以无论文道有什么变化,有什么文章他都知道,所以每一次的孔圣三问都汇集古今。”
“原来如此。”
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三个问题已经出现,随着文气注入十位状元眉心。
“这些问题我们不能看吗?我还想跟着做一做来着。”
“现在自然是不能看,要等魁首评出来之后才能知晓,至少还有三日的时间。”
过往回答孔圣三问,最快都需要三日的时间,至于为什么会这麽久,看那些状元的表情就明白了。
一个个天之骄子此刻抓耳挠腮,好似看见了什么滔天的难题,便是大贞状元颜回也是眉头紧皱,原本的从容早已荡然无存。
易水寒他们看向纪明悟,发现的他脸色也很是严肃。
第212章 不敢承礼
三日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仅是三次日出东方而已。
可这三日对安从郡来说,尤如历经百年,只是非他的百年,而是三国诸君的百年。
三日的时间里他手中的笔从未停下过,房门紧闭,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熬红双眼却依旧振奋。
易水寒几人来找过他,但是见他房门上挂着免扰的牌子便也只能作罢,好奇地猜安从郡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三日不出房门一步。
“铛!!!”
院外传来钟声,是魁首择出来了,钟声响彻每一个山头。
但安从郡丝毫不受钟声影响,正提笔聚精会神地写这最后的一部分。三日里他耗尽文气,终于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整个人已经陷入书中无法自拔。
不算宽敞的案桌上早已被他清空,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稿纸。
终于在停笔的那一刻,一道洪亮却夹杂着沧桑的声音从纸上传出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①
闻言,安从郡双眼酸涩,含着热泪,心情难以言表现。
写完后他觉得心中空落落的,但下一刻却突然眼前一花,头晕目眩间仿佛被滚滚浪花卷入书中。
再睁眼,他看到书中诸多名将谋士大笑着仰天而去,独留他一个人站在原地,看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背影热泪盈眶。
忽然,一道模糊身影向着他走来。
这人一身蓝袍,宛如看知己那般对着他拱手作揖。
安从郡急忙拱手回礼,正想问来人是谁。
却听那人道:“这方世界也很有趣,不枉罗某来这一遭。”
话落,那人一甩袖子,将双手背负在身后,转身踏上河流,悠哉地消失不见,空中只回荡一句:“幸会。”
安从郡站在汹涌的河岸上,脚踏巨石看着河流心有所感。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从郡。”
陆风突然地呼喊让安从郡猛地从桌案上抬起头来,而此时他已经满头白发,皱纹突增,竟然在瞬息之间老了几十岁,但那双眼睛却熠熠生辉,整个人都精神抖擞。
“学生,拜谢恩师。”
安从郡这几日收获颇丰,他起身从案桌后绕出来,蹒跚着给陆风行礼,对自己的容貌变化丝毫不介意。
陆风之前就发现安从郡的生命在流逝,但他在一旁看着并未阻止,毕竟这是以凡人之躯窥探时间长河的要付出的代价。
“嗡!!!”
突然,一道半抱粗的文气倾泻而下,落在安从郡的身上,那堆叠在桌上的三国稿纸迎风而起,如同白鹤一样围绕在安从郡的身旁。
天上有霞光落下,屋顶还有鹤鸣的声音,这是文人要得道的象征,可陆风清楚,这一次安从郡显然要失败。
果不其然,只见安从郡直起身对虚空拱手一拜。
“多谢孔圣相助,只是今日非我得道之机。”
说罢,安从郡提笔在稿子的开篇上写下了罗贯中三个字。
文不是他的,他只是依靠这文看了眼时间长河,因此有所明悟罢了。
他需要有属于他的文才可证道。
果然,那文气晃了晃,便逐渐消失。
陆风在旁看着那文气若有所思,等一切恢复正常之后他才对安从郡道:“为师接下来可能要离开一段时间,所以需要你将皇者可封城隍、土地的消息告诉十国的皇帝,另外……”
陆风摊开手,一幅画卷出现在掌心。
“这是恭贺你即将证道的礼物,名为山河图,原本上面画的是一口枯井,但后来被改了。你可不要小瞧它,这山河图可封印天下万物,只需你用浩然正气催动便可。”
这图在昨日就已经来到陆风手中。
欧阳一清终究还是重新提起了画笔,只是这世上从今以后便没有欧阳一清,只有柳生了。
他帮陆风补全了画,陆风也将房里那幅沾有功德的画留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