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正神(459)
“说起来这事还和地府有关。”
蒋育道解释道;“最近地府鬼差活动范围越来越大,那些有鬼差出现的地方,无数鬼物妖怪四处逃散,这东西也是从外面跑过来的。”
三人都知道地府与陆风的关系,便不再继续说这事,免得引起恐慌,只能回到青州城后给城中知府提醒一下,让周围百姓出行小心为上。
江水恢复正常,烟雾散去,不远处再次出现船影,只是那些船看起来像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船上人都站着四处张望。
见到有其他船只后才松了一口气,没了孤立无援的感觉。
画舫不远处,一只大船上有人朝着这边呼喊。
“对面的兄台,可知是发生了何事?”
大家现在都惊魂未定,急于同其他船上的人交换一下各自的情况。
安从郡闻言,负手来到船边,气息下沉,然后朗声道:“诸位无需担忧,事情已经过去,安某可以保证接下来的路将畅通无阻!”
安从郡看着明明垂垂老矣,但是声音却是铿锵有力,传遍两岸,每一条船上的人都听见了。
“原来是安大儒,有安大儒这话,我等便放心了。”
对面船上的人拱手作揖,对着安从郡郑重一拜。
接着又有几只船上传来声音,大家各自熟悉一番,打算接下来的水路都不要分开太远,有事也好相互救援,但最受关注的无疑还是安从郡他们所在的画舫。
而安从郡他们却不在意,师兄弟三人聚在一起,打算好好聊聊。
易水寒这些人也不敢打扰,进入船里后就彻底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扎堆讨论起来。
其中最感唏嘘的,无疑就是易水寒和张君鉴这些早就知道一些内情的人。
张君鉴和陆风也算是有些交情了。
可是他一直以为陆风只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修士,一直都是奔着和陆风交友去的,结果没想到陆风身份如此不凡。
他既然是纪明悟口中的先生,纪明悟与安大儒和这个乍然出现在世间的得道高人蒋育道又是师兄弟。
那陆风定然也就是这些人的师父。
能收一个不知道活了多少年的人做学生,再结合种种细节,那陆风的身份不言而喻。
现在看来,纪明悟和安大儒是同门这事反倒是一点都不叫人震惊了。
船头,三人席地而坐。
纪明悟和安从郡听着蒋育道与陆风相识的事,感叹缘分之奇妙。
得知蒋育道去过小山村,与平生见过之后,安从郡也觉得该去小山村走一趟,师兄弟自然就是要整整齐齐的。
“师弟既然在小山村,又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经过短暂的熟悉,纪明悟和安从郡对于师弟这个称呼已经能很好地适应了。
蒋育道说起来也毫无避讳,直接道:“我得先生指点,欲要传道,这次出门便是要寻找合适的徒弟传承我的衣钵,路上又想到两位师兄都在此,便想着过来与二位师兄见上一面。”
听见蒋育道要开山收徒,两人都颇感惊讶,这消息要是放出去,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就光是蒋育道还活着这事就足以叫人震惊,何况他现在还要广收门徒。
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涌来。
“说起来,师弟今年……”
蒋育道知道纪明悟想问什么,坦言道:“快七万岁了,本来是要死的,可是后来遇见先生,就感觉死不了了。”
他说得云淡风轻,但是安从郡和纪明悟却是听得眼角抽搐。
他们是头一次听说,岁数还可以用万来形容。
动不动就万啊万的,感觉自己也可以。
纪明悟想起自己二十出头却是大师兄,不禁在心中大叹气。
旁边还没得百岁,看起来却比蒋育道还老的安从郡也不好受,两人对视一眼,又同时叹了一口气。
蒋育道见状也表示理解,不过他不慌,这混元界也找不到比他老的了。
“我看三师兄身上浩然正气鼓荡,想来在文道上有不小的突破。”
“唉……将成未成,还需要一段时间。”
安从郡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踏出那一步,毕竟他借三国踏足时间长河之后,就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至,他也不知道在那一刻来临之前,能不能真正的踏出那一步。
看出安从郡的犹豫,蒋育道开口:“师兄有空的话,不如去小山村住一段时间,草堂是先生住的地方,也许能帮到你。”
“师弟不说,我也是要去的。”
说起陆风,蒋育道就看向纪明悟的竹笔和安从郡的画卷。
“这两样宝物是先生送与你们的吧。”
说起来他也有,是易经。
“这两个宝物可了不得,先生是不是没同你们细说过它们的用处?”
刚才他出手之前就率先注意到了甲板上的安从郡和纪明悟,看他们迟迟不敢出手,便猜测他们或许并不知道手里的东西有多么厉害。
“此话何意?”安从郡闻言面露疑惑。
纪明悟倒是没有太大反应,拿着竹笔道:“我的笔能吸取他人寿命,此外应当没有其他用处了。”
蒋育道:……
安从郡:.……
默契地,两人同时离纪明悟远了点。
蒋育道清了清嗓子,“方才我看师兄拿着却不敢出手,可是因为怕这笔一去不回?”
纪明悟点点头,虽然他已经很熟悉这竹笔了,但是控制不好,怕丢在这江中找不回。
蒋育道便知如此,道:“修士手里其实都有不少宝贝,为了与宝物心意相通,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都会选择让宝物认主,同时这样也能让其发挥全部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