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城旧巷[破镜重圆](74)+番外

作者: 夏不败 阅读记录

李琤晚班下班的时间虽是九点半,但真正到家得十一点多,宋齐珂都已经洗漱完躺在床上了,才听见屋外传来开门的声音。

紧接着是赵艳芳在说话:“回来了啊,快来快来,吃点东西。”

宋齐珂侧耳听着,连手机上正在和陈倾的聊天都中断了。

不知过了多久,隔壁房间才传来门一开一关的声音。

宋齐珂听见这个动静,立刻点亮手机,切换进和李琤的聊天界面。

【下班了?】

李琤:【嗯。】

【还没睡?】

宋齐珂:【没有。】

【跟你商量件事儿?】

李琤:【说。】

宋齐珂:【我工资发下来了,找个时间,我们一起去给我爸还有赵姨买点礼物吧。】

李琤很快答应:【行,时间你定。】

宋齐珂扬扬嘴角,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好,我看看日历,到时候告诉你。】

这条消息发出去后,她稍微顿了一下,又在聊天框里敲上了一行字:【这段时间谢谢你,帮我解决了一些麻烦。】

什么麻烦各自心知肚明,怎么解决的也心知肚明,宋齐珂对对手指,心里打着鼓儿,最终还是按下了发送键。

她不知道自己出于什么心理发了这句话,但就是想发,也许是试探吧,她自己也不懂自己。

宋齐珂将手机放置胸前,看着天花板,也不指望对面回她一句什么。

毕竟这人深不可测,就算盯着他的眼睛也很难看出来他在想什么。

没一会儿后,手机在胸前震动了两下。

宋齐珂抬起屏幕,随意一瞟,原本有些沮丧的神色在看见李琤回复的那一刻彻底僵住。

李琤说:【那欢迎你下次再找我帮忙。】

第44章 回复

◎一条也没有?!◎

看见这句话,宋齐珂不仅僵住了神色,就连大脑也僵住了,有些转不过弯来。

明明她做题的时候脑子转的那么快,怎么碰上这样的事儿就不管用了。

心跳声在黑暗又安静的环境中听上去格外明显,宋齐珂拍拍自己的胸脯,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可是她该怎么回复他啊。

装看不见吗?那也太冷漠了吧。

宋齐珂陷入到纠结当中,屏幕渐渐暗下去,她用指尖点亮,半晌之后,她想出了一个自认为还不错的回复:

【这么好[愉快][愉快]】

发出去后,宋齐珂越看越觉得满意,既不冷漠也不迎合,同时还夸赞了对方,真不愧是她这个脑子想出来的。

得意了一会儿,宋齐珂把手机放到一边,扯了扯自己的被子,冬天温度低,不盖严实点儿是真的冷。

赵姨给她的这床被子特别厚,挪动起来需要点力气,宋齐珂费了一番功夫,好不容易调整到自己想要的样子,重新躺回床上后,她摸到手机,想看看李琤给她回了什么。

点开微信,李琤的微信头像上空荡荡的,没有她想象中的“1”或者更大的数字。

不是吧……

宋齐珂瞪大了眼睛,竟然一条也没有?!

她又点进和李琤的聊天界面,把自己的回复再看了一遍。

没问题啊,他为什么不回。

难道他觉得这个回复不合适?

宋齐珂一张小脸皱起来,颇为不解。

根本想不明白,她叹了口气,把手机一扔,头埋进被子里。

烦人。

——

宋齐珂一晚上心里都惦记着这事,就连最后沉沉睡去之时,脑子里想的还是她发的那条信息是不是不合适。

第二天一早起床,宋齐珂出门最先看了眼从洗手间出来的李琤。

他照旧是那张脸,看不出来喜怒。

宋齐珂撇撇嘴,走过去接替李琤的位置,进了洗手间洗漱。

一切完毕后,她回到方桌前,准备吃早饭。

今天她上晚班,李琤也是,但宋志平和赵艳芳却得赶早出门,于是餐桌上便有两个人慢慢悠悠,有两个人急得不行。

急赤白脸一阵,宋志平和赵艳芳终于把早餐吃完,出门前,还不忘叮嘱两小孩记得收拾桌子。

宋齐珂舀着碗里的粥,点点头回应道:“知道了。”

说完,还不忘偷看一眼李琤。

李琤正目送宋志平和赵艳芳出门,听见宋齐珂说话,猛然转过眼神来。

结果和宋齐珂偷看的视线撞个正着。

门“砰”的一声被关上,宋齐珂手里的勺也险些没拿稳。

“干嘛?”李琤发问。

“呃……”宋齐珂轻咳一声掩饰自己,她赶忙转移目光到自己面前的碗上,找了个理由:“我昨天说的那事,要不就定这个周末吧。”

这个周末她正好已经离职,李琤好像也是。

“嗯,好。”李琤点头应下,他对这个没有异议,听宋齐珂的就行。

见李琤回答,这事儿就算这么揭过去了,宋齐珂几口吃完碗里剩下的粥,含含糊糊说道:“我来收拾一下吧。”

“不用,”李琤站起身来,从她手里接过碗和勺,道:“我来就行。”

宋齐珂的手悬滞在半空中,见李琤已经开始收碗,便放下自己的双手来,撑在椅子两侧看李琤的动作。

李琤动作迅速,很快收了所有的碗和勺进厨房。

宋齐珂盯着他的背影,忽然有些释然。

看他这样,估计是根本没把昨天的回复放在心上。

亏她还担心了一整晚,怕自己的措辞不够好,没能接住他的话。

也好,总比他真的不开心了强,无论如何,这不是最坏的结果。

……

周末悄然来到,宋齐珂和李琤在此之前已经双双离职,在家休息了好几天,约定的时间一到,他两趁着宋志平和赵艳芳出去上班,马不停蹄出了门。

上一篇: 不止是心动 下一篇: 一心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