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奈娶了小夫郎后(149)

作者: 不曾阿 阅读记录

甭管是哪种,都不吉利,于是他今日只让媒婆登门提亲。

安哥儿自立一户,且与秦书达分了家,媒婆登门,便是与他本人谈。

那媒婆不知他和谷栋早就有了约定,一张巧嘴将谷栋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他先是一脸羞涩,随后做出又惊又喜的模样,等媒婆话音落,只思考了片刻,便脸颊红红的点了头。

其实,按照正常流程,安哥儿肯定要多思虑几日,还要多方打探男方的情况。

可谷栋等不及,二月初八就是好日子,他等不了了,必须二月初八成亲,他让秦书达给安哥儿带了话,甭管用什么理由,总之当日就要答应媒婆的提亲。

于是安哥儿这才表演了一番,认真扮演一个大龄恨嫁剩哥儿,一听有媒婆提亲,便喜得顾不上矜持,匆匆应了下来。

媒婆一脸笑容回了县城,寻得谷栋,商定明日送纳彩礼。

纳彩礼无需贵重,也不一定非得捉对大雁,娶亲万事都求一个好字,而活禽却是有随时死亡的风险,因此,纳彩礼都是看双方条件。

若是家境不好,那男方送个木梳,女方回个帕子,走走流程就行了。

若是家境好,则是可以带上活物甚至金银。

谷栋不准备招摇,二月初二,宜合婚订婚,谷栋、谷南与媒婆一起来秦家送纳彩礼:一对银镯子,一只羊。

谷栋脱下了衙役服,坐的是王家的牛车。而这时节村人忙着下地干活,因此从村口一路来到秦劲家,并没有引起太多村人的注意。

五里沟的大多数人,都不知安哥儿即将出嫁。

二月初三,合了八字,挑了二月初八作成亲的黄道吉日。

二月初四,谷栋一大早便来下聘了。

他带的聘礼于他自己的家底来说,不算多,白银五十两,金镯子一对,缎一匹,丝一匹,另有各色点心果品。

这些聘礼装满了牛车,亮亮堂堂的摆在牛车上,谁都能瞧见。

这下子终于引起村人的注意了。

一些没下地的老人、小孩,跟着牛车一路行至秦家老院,小孩子不懂事,但老人们却是开始震惊了。

秦家老院这边,连着三户人家,唯一适龄的只有秦安。

这一大牛车的聘礼,竟是给安哥儿的?

好家伙!

跟着牛车继续向前,果不其然,牛车越过秦劲家,在荒院门口停了下来。

隔着一米高的篱笆院墙,只见秦劲秦兵秦文秦力四兄弟都在,秦书达赵囡夫妇也在,甚至严祥严胜利黄春兰都在!

什么情况?

这亲事难不成是严祥保的媒?

男方是严家的亲戚?

秦劲抓着布袋子在散瓜子,大喜的日子,秦劲也没吝啬,见有十几个村人过来看热闹,便笑盈盈的拎着布袋走了过去。

站在最前方的是张齐的老娘,她手里还牵着张齐的小儿子,她一边伸手接过瓜子一边好奇问:“小劲,安哥儿的夫家是哪里的?做什么的?”

只看新郎官的相貌,颇为不凡啊。

不像是在田地里刨食的泥腿子。

秦劲笑着道:“男方是咱东阳县的捕头,姓谷,家住县城。”

“什么?”

张齐老娘吓了一跳,差点儿将手里的瓜子撒了。

其他竖起耳朵打探八卦的村人也都骇了一跳,在乡下,普通捕快就是了不起的人物了,可现在安哥儿竟嫁给了捕快的头儿?

他们睁大眼睛去打量站在堂屋门前的谷栋。

身材高大,魁梧,年龄不大,但肯定过二十岁了,只看外形,倒也与捕头一职相配。

这会儿他笑着,看上去挺和气。

而且五官端正,不丑,更不歪鼻斜眼。

这么一个汉子,若是搁乡下,那实在叫人稀罕。

再看安哥儿。

他穿了件交领长袍,长袍里面套着薄袄,但腰间系着一根棉布带,因此瞧着腰是腰肩是肩的,并不臃肿。

若是单看安哥儿,倒也不丑。

可安哥儿不是男子,他是小哥儿!

与普通小哥儿相比,他骨架大,太像男人了。

但看谷捕头的模样,没有任何勉强、不喜,谷捕头在笑,刚才进村时就在笑,可见他是极满意安哥儿的!

嗯……

不懂。

不理解。

但祝福。

安哥儿高嫁,对乡亲们来说是好事,算是间接在县衙有了人脉,毕竟他们也没与安哥儿交恶,关系正常。

这般想着,张齐老娘几人便上前,齐齐朝着安哥儿道喜。

安哥儿笑得腼腆,带着些许羞涩,他只露了个面,很快就回了屋子。

今日不兴留饭,换了婚书之后,谷栋依依不舍的离去。

谷栋谷南媒婆一走,村人这下子终于敢大声打探了。

谷捕头怎么会与安哥儿结亲,难不成是秦书达做的媒?

秦劲便半真半假的解释,是安哥儿在集市上摆摊时遇见了谷捕头,谷捕头觉得安哥儿勤快,便来提亲了。

村人知晓缘由,心满意足的离去。

嘿,摆摊好啊,还能遇着贵人!

普通小民根本不知道衙役是贱籍,他们只知衙役出入的是县衙,头上是县太爷,日常威风八面,因此他们觉得安哥儿是高嫁。

这几个人不等回家,在路上遇见了其他乡亲,便将这件大新闻广而告之。

一传十,十传百,待到中午,整个五里沟的人都知道此事了。

除了朱二红家。

这都二月了,但朱二红家依旧日日大门紧闭,秦小存下地干活时,一直拉着张脸,村人便也不去触他的霉头。

秦书礼虽然丢了大人,可他是五里沟唯一的读书人,一身吃饭的本领比他们强多了,普通村民甭管背地里如何嘀咕,但面上定然是留几分脸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