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娶了小夫郎后(164)
“没法读书,他就退学娶亲,一年后就生了对双胞胎,多好的事儿,但这两个娃娃长到五岁还不会说话,为了给孩子看病,又花去不少钱。”
“他阿爹受不住操劳,也去了。他媳妇受不了苦,就与他和离了。”
“他没放弃俩孩子,一直在砖窑做工,挣钱给俩孩子看病,多年来银钱也算是没白花,俩孩子会说话了,就是口吃。”
“但砖窑活儿重,一年到头也没歇息的时候,他这些年亏了身子,再这么拼命干下去,我真怕他哪一天倒下了。”
“去了你家,好歹吃喝上是不亏的。等将来冬天农闲,你家没了活儿,我再让他进砖窑,你看行不行。”
秦劲听完这一长串的介绍,忙道:“自然是行的。老爷子,我只是想托您寻个长工,谁知您竟找了个识字的,这是我赚了。”
“您办事太妥帖了,我真不知该如何谢您。”
这话说的郭员外心里高兴,面上的得意也浓了些:“还真是你赚了,他在学堂读了七年书呢,虽然离了学堂多年,但日常你让他写个信、写个对联还是没问题的。”
就是当年只知道死读书,除了读书,旁的事一概不通,他有心拉一把,可这周立竟不会做账,做人吧,也不够机灵,根本没办法安排到铺子里。
于是最终只能进砖窑做苦力。
砖窑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做,他又看在同村的份上多开了工钱,因此周立在砖窑一呆就是多年。
但砖窑伙食差,而这几年周立的俩娃不需要吃药了,负担没那么重了,就无需像从前那般拼命。秦劲一说要找长工,他很快就想到周立了。
秦劲听了郭员外此话,更高兴了,能写信能写对联,在这个年代,那文化水平绝对不低了。
这事儿还真是他占便宜了。
第59章 买青砖
周立作为长工,秦劲自然是要包吃住的。
他叮嘱周立明日这个时候带上行李来城门口与他汇合。
郭员外推荐的人,秦劲也不搞什么试用期,直接录用。
收摊回了家,叶妙正坐在堂屋门口做针线。
换季了,得做春衣夏衣了。
秦劲将周立的事告诉他,他也挺高兴,郭员外也太高效了。
他和秦劲去了西屋,准备将西屋收拾出来让赵丰搬过来,把荒院留给周立住。
如今天气热了,晚上不用再烧炕,睡床睡炕都一样,在地上放三摞土砖,再往土砖上放几块板子,一张床就搭好了。
刚收拾好,赵丰就从田里回来了,于是叶妙去荒院帮他搬家。
他的行李少,算上被褥都未能装满一个板车。
叶妙一边将包袱拎上板车一边道:“阿爹,等盖了新房子,你可一定要拿钱置办些物件。”
“我什么都不缺。”赵丰道。
“你就当闺房布置。”
赵丰被这话逗笑:“我一个寡夫郎,哪里来的闺房?”
“你的房间就是闺房,咱家条件好了,从前没有的,现在都补上。劲哥说要换个大铜镜,到时候直接买俩,还有簪子手镯,以后都置办上。”
“胭脂水粉就不用了,咱们在乡下,不好化妆。”
与秦劲成亲久了,叶妙的消费观已经有些改了。
每天累死累活的挣钱,不就是为了享受吗?
不然挣钱干嘛?
生带不来死带不去的,都是死物!
赵丰将板车上的东西归置好,正要去拉板车,听见这话,抬手点了点他额头:“打趣我呢,我一个寡夫郎,要是头上插簪手带银镯,旁人定然要指指点点。”
“等以后咱们家置办的田地多了,那就无人议论了。”叶妙道。
现在请个长工都得找借口,还不是因为家底薄。
等真的成了地主老爷,那长工算什么?丫鬟都得安排上呢。
当然,目前这些只是想想罢了,都是他劲哥给他画的大饼。
但这种好日子肯定会来的!
翌日,秦劲收摊后将周立领了回来,将他安置到荒院后,便带他回家吃午饭。
虽是长工,但人家识字,有文化,秦劲打算让周立教导自家孩子识字,再加上是郭员外介绍的,因此今日的午饭颇为丰盛:
炖鸭子,韭菜炒凉粉,韭菜炒千张,酸辣鸡蛋汤。
主食是掺了白面的玉米饼子。
家里养的鸡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如今只剩下二十只,而且天气暖了,母鸡下蛋勤快了,这些鸡蛋大多用来做小蛋卷了。
如此珍贵的母鸡,不能再随意宰杀了,赵丰就去王小桂家买了只鸭子。
周立在饭桌旁坐下,瞧见这菜色,很是惊讶,忙道:“东家,随便做些家常菜便好,这太破费了。”
“也就鸭子是买的,余下的全都是家里有的,没花钱,不算破费。周哥,快坐下,喝酒不,家里有黄酒。”秦劲笑着道。
周立忙摆手:“不喝酒。”
他都有些受宠若惊了,这哪里是雇长工,这是待客啊,有酒有肉!
东家和善,但他可不能没有眼色。
而且,只说这菜色,真真甩了砖窑八百条街。
砖窑的伙食没什么油水,冬天是玉米面窝窝头,水煮萝卜白菜搭配红薯,夏日是时令蔬菜和玉米窝窝头,什么便宜吃什么。
郭员外说秦家伙食好,他只当是炒菜时会多放油,窝窝头掺白面。
谁知秦劲竟整出这么一桌好菜!
除了好好干活,当真无以为报。
一顿饱餐,周立心中颇为感激,一刻不歇便要下地。
但秦劲需要午休,秦劲让他回荒院歇会儿,等自己睡醒了,就带着他下地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