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奈娶了小夫郎后(186)

作者: 不曾阿 阅读记录

秦劲忙按住他作乱的手。

他也没坚持,转而抱住了秦劲的腰。

咳,他也没想干嘛,大白天的,就习惯性撩一下抓一下。

秦劲也搂着他的腰,而后又摇起了蒲扇,口里问道:“阿爹怎么说?”

听得这话,他脑中乱七八糟的画面顿时飞走了,他嘴巴噘了起来:“阿爹不要银钱。”

秦劲早有预料,点头道:“正常。”

一只小鸡仔五文钱,六十只小鸡仔就是三百文,这笔钱是赵丰出的,自打搬到新院子,他就将之前商定好的孝敬钱给了赵丰。

一开始定下的数字是一个月五百文,后来入账多了,他就想提一提这个数字,可赵丰不同意。

再后来又是买荒院又是盖宅子,他手中的银钱快被掏空,赵丰就更不同意了。

于是他就按照一个月五百文的数额给,累积到搬入新院子的那个月,一共是三两五钱。

搬到新院子后,按月给,但目前才给了三次,也就是一千五百文。

赵丰手里一共才五两银子,小鸡仔一口气就花掉三百文,因此他想将这笔钱给赵丰报销掉。

甭管赵丰要不要,他这个当女婿的得先拿出他的态度,这孝敬钱他是真心要给的,并不希望赵丰又将这笔钱花到家里。

“刚才我劝阿爹将钱花在他自己身上,但你知道他说什么吗?”叶妙又道。

“他说他没花钱的地方?”秦劲猜测。

“他说等将来咱们有孩子了,他要把钱花到外孙身上。”

秦劲闻言笑了。

果然如此。

“唉。阿爹这辈子太苦了,他该多为他自己想想,他怎么就不为他自己花钱呢。”小夫郎小脸皱了起来。

秦劲轻轻点头,是啊,赵丰该为他自己想想。

赵丰其实才三十六岁,这个年纪的人,搁他上辈子,人生只走了一半,下半生还有几十年要过。

可这里一无网络,二无手机,赵丰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被困在五里沟——大集之间,在这个区域,说实话,连他都不知道该买些什么。

点心吧,家中有。

肉吧,也天天有。

除此外,家中还有各种饮品,冬日有五谷豆浆、米糊,夏日有酸梅汤绿豆汤。

人生在世无非就是吃喝,这两样都满足了,赵丰不愿意花钱,实属正常。

“等时日久了,咱们的家底厚实了,那阿爹说不定就能放心买买买了。”他捏捏小夫郎的脸蛋,劝了一句。

“嗯……现在麦收结束,大集上的人多了,我明日多做些蛋卷吧。”叶妙道。

“好。”秦劲点头。

这时,外面传来了秦方秦圆的笑声,不过,笑声很快低了下去。

院子里瞧不见他们四叔的身影,他四叔肯定在午睡。

但是!

有大新闻哇!

秦书礼今天差点儿挨打了!

见周立从他的小房间出来,秦方秦圆立马凑了上去:“周叔!”

“怎么了?”周立打量了他们一下,见他们满头大汗却一脸兴奋,就转身回屋子拿了蒲扇出来:“你们扇一下。”

秦方拿袖子抹了下脑门,秦圆将蒲扇接了过来,他们刚看了场热闹,是跑着回来的。

秦方笑着开口:“周叔,思哥儿不是会讲孟母三迁的故事了嘛,我奶奶很骄傲,逢人就夸你教的好,结果不知道怎么传到鲁家村去了。”

“那两个学生的爹娘就跑来质问秦书礼,问他为什么不教孟母三迁的故事。而且,你才教了几日思哥儿就能讲故事了,他秦书礼教了一个多月,那两个学生却什么都没学到。”

“原来秦书礼教的是《千字文》,而且,这一个多月来,秦书礼只让那两个学生背诵、默写《千字文》,说等他们背完了、会写了再讲解每一句的意思。”

“那两个学生先背了一个多月的《千字文》,这几天才开始学习如何握笔写字,问他们孟母三迁的故事,他们根本不知。而他们会背的《千字文》,他们不知其意,他们爹娘更不知其意。”

“于是他们爹娘就跑到秦书礼家发了好大的火,还警告秦书礼,让秦书礼用你的方式教,今后若是再糊弄人,那就把之前交的束脩抢回去。”

“……抢回去?”周立惊讶。

还能抢回去?

乡下的村塾竟这么没规矩的吗?

“可不是,四两银子啊!换谁不心疼?”秦圆道。

他年纪小,没进过真正的私塾,没感受过夫子对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绝对权威,他脑子里虽有尊师重道这个概念,可谁让对方是秦书礼呢,自然是银子重要。

“其实,秦书礼也不算有错。”周立道。

据他所知,一些夫子的确不会先讲其意,而是就让学生们死记硬背,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得滚瓜烂熟了,对每一个字都了然于胸了,那再听夫子讲解,自然而然就理解了。

“周叔,秦书礼有错!他真没好好教,刚才那两个学生亲口说了,他起初还算是有耐心,但不足半个月就开始喊头疼,一头疼就要休息,让那两个学生自己背。那两个学生碰到不认识的字,拿去问他,他给人家甩脸色。”

秦方忙道。

周立闻言眉头皱了起来:“收人束脩,怎能如此?”

“可不是嘛,照他这个教法,那两个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学做账?”秦方道。

人家肯交四两的束脩,是想学真本事的。

可如今学个《千字文》都拖拖拉拉,难不成要让人家学上十年八年啊?

“可惜那两个学生的爹娘没真的打他,只是闹了一通。”秦圆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