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奈娶了小夫郎后(219)

作者: 不曾阿 阅读记录

双味锅巴中的咸味锅巴,卖给牛掌柜的价格较为低廉,一斤只能挣三文五厘。

甜味锅巴一斤能挣五文。

双味锅巴就按照最低的份额,一日五十斤来算,两味各二十五斤,那么加一起,一日的利润便是二百一十二文五厘。

再加上小蛋卷的一百五十文,那就是三百六十二文五厘。

一日三百六十二文五厘,一个月便是十两八钱。

也就是说,只要能将货送到牛掌柜手里,那么一个月保底就有十两八钱。

他劲哥摆摊时再卖些小蛋卷、千张、豆腐乳,小蛋卷哪怕只卖出一百根,那就能挣五十文。

千张特别稳,一日七十多斤,收入差不多有一百三十文。

豆腐乳不定,但因有了老主顾和一点点名气,所以每日平均下来,挣个十多文是没问题的。

还有凉粉的收入,现在秦家一日只做二百斤凉粉,秦劲占一成,算下来大概能得二十八文。

因此,他劲哥出摊的话,一日可挣二百二十多文。

一个月就是六两多。

也就是说,他家现在一个月保底就有十七两的收入。

搁乡下,这真是好大一笔银子。

但他们欠着安哥儿的地银还没有还上,一共三十两,安哥儿的三亩田地都是中等田,一亩就得十两。

周家父子的工钱,一个月就得一两七钱。

虽说现在不是农忙期,可周立干的是夫子的活儿,工钱定然不能低。

其实,入冬之后,周立就提出春耕之前,不必再给周延年和周康宁兄弟俩发工钱,每日管吃就成了。

可这兄弟俩也没闲着,地里没活了,一个跑去捡柴,今年冬他家可不缺干柴了。一个负责干家中各种活计,别说是他了,连他阿爹都轻省不少。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买个丫鬟小厮,那也得给人家发月例银子,这兄弟俩又不是白吃白喝,因此,这工钱该发还是要发。

除了工钱,余下的最大支出就是吃喝。

瞧瞧,他劲哥今日又花了近百文买肉,就这个吃法,一个月就要耗去二三两!

所以,叶妙是真的闲不住,能挣几个是几个。

而且,他要是只陪着他劲哥摆摊,他劲哥会觉得太辛苦,不许他去。

他必须得寻个正经活计做。

军大衣做了一半,秦劲午睡醒了,周立的教学也停止了,除了秦锦,余下的孩子散去。叶妙就放下针线,转而去催赵丰炖大骨头、做五花肉。

催完了,他继续做军大衣。

秦劲则是抱着书籍“认字”。

脱盲,得循序渐进,日日演戏。

叶妙忙活了三日,终于将他自个儿的军大衣做了出来,长至膝盖,袖子也遮住半个手,穿上去之后,因着里面还穿着一个小棉袄,所以整个身子都圆滚滚的,跟小企鹅一般。

秦劲越看越觉得可爱,等他将雷锋帽也戴上,那就更可爱了,年代感扑面而来。

偏偏露出来的小脸又白又精致,秦劲忍不住捧住他的脸亲了又亲,真真稀罕坏了。

叶妙心里又得意又美,嘿嘿,他随便换换装,他劲哥就超喜欢哦。

军大衣做好的第二日,叶妙就跟着秦劲去摆摊了。

他将缝好的发带装在背篓里,到了大集上,他将发带展开,挨个挂在背篓上,担心绸布的发带卖不出去,他所用的原料是麻布和棉布。

有的编成了绳子。

有的则是两指宽,上面绣了竹子等植物。

还有的则是发绳与发带结合,中间是发带,两端是发绳,发绳末尾还缀着两个木圆珠。

这些发带、发绳一共三十条,颜色和款式都偏中性,甭管是女子还是小哥儿,皆可带。

他绣这些物件时,秦劲做了指点,因此花样与时下的发绳、发带不一样,一摆出来,就吸引了不少视线。

爱美之人人皆有之,问价者众多。

发绳三文钱一根。

发带四文钱。

两者相结合缀原木珠子的则是六文一条。

木珠子是从何家买的,不是他自己做的。

这个价格不算便宜,活鸡也才六七文一斤呢。

但谁让这些发带、发绳样式出众呢,而且,叶妙还指点他们如何戴,比如说发带,可以绑在辫子上,绑成蝴蝶样式。

那么大的一个蝴蝶缀在辫子上,非常吸睛。

更夸张一点的,还可以将发带和辫子编在一起,从前额一直延伸到发尾。

这么浮夸的样式,对于大集上那些来自乡下的姑娘、小哥儿而言,又大胆又新奇又心动。

这样的发型,若是走在村中,回头率定然超高!

因此,虽觉得价格高,但不少人咬咬牙、狠狠心,还是掏铜板买了。

这又不是一次性的,若是用的仔细些,用个十年八年没问题,四/六文钱一条,绝对值了。

三十条发绳、发带,只用了一个时辰,叶妙就卖完了。

去掉成本,他一共挣了六十三文。

做这些花了三日,三日挣六十三文,这个数字不低了,比从前他绣帕子时挣得多。

为了今日的小生意,他还特意带了个小钱袋,好与秦劲所用的大钱袋分开,卖完之后,他抓着小钱袋在秦劲跟前晃了晃:“劲哥,如何?”

瞧着他脸上的得意,秦劲只觉得可爱,忙夸道:“超厉害哦。”

这一声夸,美得他想当众扭几下,他按下这股冲动,将小钱袋在手中掂了掂,而后道:“劲哥,待会收了摊,咱们去布店买些布料吧。”

这种生意看似不错,但其实做不了几次,因为技术含量太低了,会针线的看一眼就能复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