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奈娶了小夫郎后(223)

作者: 不曾阿 阅读记录

想来是赶集的人受不住冷,想吃些热乎的,而烤红薯与包子、油条、羊汤相比,价格低了些许,因此人们愿拿它驱寒。

叶妙嘿嘿一笑,先将钱袋子装入怀中,而后才将双手揣进兜里:“快收摊了,不吃了吧。”

“吃了再回去。”秦劲道。

“嗯……那买两个,咱们俩一人一个。”

秦劲嗯了一声,随意从钱袋子里抓了些铜板,然后朝着红薯摊子走去。

白心红薯很干,烤出来后无法跟红心红薯那般流蜜,但秦劲就好一口,他揣着两个烤红薯回到摊子前,递给叶妙一个,两人都捧着红薯当暖炉暖手。

一根烤红薯下肚,身上的确暖了些,叶妙原地蹦了几下,有些无聊了。

还剩下三十来根小蛋卷,他伸着脑袋左看右看,要是没人,干脆收摊吧。

结果这一瞧,就见到郭厚坐着牛车从城门口那边过来了。

郭厚依旧衣着富贵,但脸色愁苦,他伸出手臂碰碰秦劲:“劲哥,郭二哥来了。”

秦劲看了过去,见果真是郭厚来了,且表情愁苦,不由纳闷,这是写作不顺利?

郭厚来到摊子前,一下了牛车,就苦笑道:“秦劲啊,你给我出的主意虽好,可我那老父觉得伤风败俗,不准写。”

“……员外不准你写?”秦劲睁大眸子。

“可不是!他说我若真写了,他也会给书铺打招呼,不准刊印,免得丢了郭家的脸面。”

郭厚长吁短叹。

眼看他要腾飞了,可谁知掐住他翅膀的,竟是他的老父亲。

偏偏他还反驳不了他老父亲的话语,因为这种故事的确劲爆。

其实,于他而言,这种故事还真不好写,他从前只打探那些出众的人和事,对这方面研究不多,听得也不多。

此时让他去编造类似的故事,他只觉得像是在拎着斧头砍山,千难万难。

秦劲听完郭厚的话,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而且,以郭员外的性子,下次见了面,绝对要连他一起骂。

罢了,骂就骂吧,反正郭员外没少骂他。

他做出思考的模样,片刻之后,他便将他早藏在心中的小建议讲了出来,既然郭员外不准写世情小说,那就换赛道,写神魔狐妖。

郭厚挠头:“这种更不好写吧?”

“的确不好写,毕竟一人之力是有限的,但郭二哥你可以开个茶摊,向喝茶之人收集类似的故事,只要讲的好,那就免了客人的茶钱。”

“咱们县来往的商贾旅客比旁的地儿要多,只要你将茶摊的名气打出去了,那就不用担心没有新故事上门。”

“是不是这个理儿?”

“……还能这样?”郭厚愣住。

“怎么不能这样?律法又没规定不能如此。”秦劲笑着道。

郭厚琢磨了一会儿,道:“此事需先征得我父亲的同意。”

他父亲明确说了,以后再写书,首先得拿给他瞧。

而且,真要开茶铺的话,凭着他自己的财力,他开不起来,郭家没分家,砖窑、田地的收入全收入公账,每个人都拿月例过活。

他这些年时常出门收集各种素材,他真真一文钱都没攒下。

不过,秦劲的这个主意,应该不会招来他父亲的怒骂,他不信写这种故事他父亲还能挑刺。

郭厚脸上的愁苦之色消散,他坐上牛车,急急回家。

他走了之后,叶妙就让秦劲收摊,反正好几日没往老院送小蛋卷了,余下的小蛋卷待会送去老院。

于是两人收摊回家。

吃了午饭,秦劲想起在城门口时小夫郎喊自己的那一幕,顿时火气又有些上涌,见小夫郎坐在梳妆台前摆弄未完成的发绳发带,还不时的对着铜镜在自己脑袋上比划,他就走过去,将人抱住。

他看向铜镜。

梳妆台上摆着一面大铜镜。

从前的小铜镜,叶妙给了赵丰。

这面大铜镜是这几日买的,其实两人盖新院子前就盘算着要换大铜镜,还要给赵丰买一面,但因为买了荒院,超了预算,因此两人就将此事一推再推。

但最近叶妙痴迷新发饰,巴掌大的小铜镜太小,照不出全貌,于是两人就买了个一尺多高的大铜镜回来。

此时的大铜镜中,叶妙正抓着两根颜色不一样的布条子往脑袋上比划,他打算出一款拼色的发带!

他长得好,普普通通的布条子到了他脑袋上,也犹如玉带一般,衬得他小脸更为精致。

秦劲越看越喜欢,忍不住对着他的唇亲了下去。

这个吻一触即离,秦劲又道:“别研究了,上炕,咱们亲亲。”

此言一出,叶妙果真丢开了布条子,笑盈盈的圈住他脖子,先亲了下他的唇,这才与他上炕。

两人本就心思不纯,于是亲着亲着就走了火,但大白日的,且外面已经传来秦方秦圆的说话声,两人只得将火气压下。

被窝里热乎乎,两人抱着缓了片刻,抵不过困意,很快睡去。

醒来时,院子里传来了周立、秦方几个的说话声,两人听了一会儿,原来周立觉得家中柴火储备的不够多,而按照往年来看,十一月里容易有大雪。

于是他打算这两日上山多砍些树。

秦方自是没意见,现在老院偶尔就得用上火炕去蒸淀粉了,家中干柴消耗得的确快。

次日,周立领着周延年、秦方秦圆秦昌等人上山,山脚下的树木不能砍,他们得走得远一些。

将树木砍断之后,先合力抬到山脚,等堆得够多了,就用板车运回家去。

他们带上了干粮,因为走得太远,中午来不及回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