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娶了小夫郎后(23)
秦劲留了两斤豌豆糕,卖了一斤,还余下一斤,于是他留下二十文钱,将这一斤半的豌豆糕都买走了。
“这谷哥瞧着人不错。”叶妙道。
“是,出手阔绰。”秦劲点头,然后将鼓鼓囊囊的钱袋子递给了他:“你数数。”
“这么多。”叶妙双手捧着钱袋子有些惊喜。
“其实没多少。”
十四斤豌豆糕,除掉试吃的,差不多挣了一百文。
二十五斤千张,一共一百五十张,试吃用了十张,余下一百四十张,得一百四十文。
去掉一百二十文的成本,今日千张的盈利是二十文。
叶妙听完他的话,愣住了,一脸的难以置信,钱袋子都快要撑破了,结果那么多千张只赚了二十文啊?
“试吃用得多,但如果不试吃,卖得就慢了。”秦劲解释,他宁愿少挣几个铜板也选择试吃,天热,千张不耐存放,还是早早卖出去为好。
再说了,今日情况特殊,张齐夫夫优惠了十二文,但这十二文的豆腐脑进了自家人的肚子。
而且这俩天是试水,做的千张少,以后千张的销量肯定会涨上去,一日少说也能挣五十文。
叶妙小脸鼓起来了,如果这么算的话,再加上豌豆糕,他家一日能挣一百五十文?
“不满意吗?”秦劲瞧着他白嫩的脸蛋,忍不住问。
“我以为能日进斗金。”叶妙小声嘀咕。
千张做起来简单,但味道好呀,像是肉一样,多好的吃食。
秦劲失笑:“已经很不错了,照这个速度,咱们能提前还了债,平日里也敢买些肉食了。”
之前一天挣一百文,他都不好意思买肉。
家里欠着债,而且离老院子近,就算偷偷买了肉,除非上锅蒸,不然肉香肯定能飘到隔壁老院子去。
到时少不得会被王秀芹念叨。
再者,他也不愿悄摸摸的吃,秦老头王秀芹待他没得说,秦兵夫妇也很好,家里若是改善伙食,那肯定要让老院的人尝尝。
听秦劲说这话,叶妙又掂了掂手中的钱袋子,随后点头。
是他太贪心了。
搁成亲之前,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梦的好日子,他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的冲秦劲笑笑:“我吃了饭再数。”
他说着就要捧着钱袋子进屋子。
“你再缝个钱袋子,这个小了,明天咱们要多做些千张。”
秦劲又道。
“好。”叶妙应下。
等他放好钱袋子,他立马洗手进了灶房,现在他得赶紧做午饭。
饺子本就麻烦,现在秦劲已经回来了,可不能让秦劲饿着肚子等。
秦劲洗了手,也一起进了灶房,赵丰捡柴去了,饺子这种细碎的活儿,哪能让叶妙一个人做。
况且,还要联络感情。
他上午摆摊下午下地,也就吃饭的时候能和小夫郎聊聊天。
秦劲要帮忙,叶妙劝了几句,见劝不动,就依了秦劲。
他快手快脚的擀饺子皮,秦劲动手包,他做的这饺子不水煮,而是上锅蒸,一个有他巴掌那么大。
大就包得快,三十多个大饺子很快就包完了,锅里下入小米,然后将大饺子放锅里蒸。
赵丰拎着干柴回来时,刚巧蒸好,他拿辣椒调了个蘸料,三人一口饺子一口粥,一顿饭吃得很是满足。
饭后,秦劲揣上二百文钱去了张齐家。
张齐夫夫见着他很高兴,哎呀,今日又几乎翻了一番,千张卖得可真好。
听秦劲说千张可以剁馅包饺子,他们干脆劝秦劲多做些,他们明日也买些包饺子吃。
秦劲不拿豆腐脑做豆腐,要吃豆腐还是找他们买,既如此,那他们吃千张也找秦劲买。
秦劲想到谷南的话,便问他们夫夫一日能做多少豆腐脑多少豆腐。
现在是农忙时期,不能去城门口摆摊,因此张齐夫夫每日做七八十斤豆腐,沈玉成的弟弟带走三十斤,余下的留在家里卖。
农闲时期,他们每日能做一百五十斤上下。
但如果不需要他们摆摊去卖,不用考虑卖不完的情况,那他们一日能做二百斤的豆腐。
除掉自己所需的,他们每日能给秦劲提供一百二十斤豆腐,换算成豆腐脑的话,差不多就是三百六十斤。
这是他们的极限了。
毕竟家里的石磨锅灶都有限,磨豆浆就算有毛驴,那速度也快不了,总不能挥着鞭子赶毛驴吧。
他们可狠不下这个心。
秦劲听了这话,便又回去取了五十文,虽说形势一片大好,可也不能冒进,这才刚试水三天,以后怎么着还不一定。
要一步一步的来。
张齐夫夫自是没意见,左右他家都是赚的,不用出摊就能将银子挣了,他们也希望秦劲的生意能安安稳稳长长久久的做下去。
从张家回来,秦劲去老院把板车推过来,将昨日淘洗好的小麦玉米放到板车上,他准备去村口磨面粉。
村口有一个大石磨,是村里集资买的,谁家都可以用。
现在刚过饭点,正是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这时无人排队,是磨面粉的好时候。
叶妙自是要跟去,他让赵丰回家休息,他跟在秦劲身边去了村口。
俩人到时,石磨旁却是有人。
秦劲见到那人,将板车放下,走过去道:“安哥儿,你去歇着,我来。”
这人不是旁人,正是原身的堂弟秦安,一个大龄未嫁小哥儿。
秦安比一般小哥儿壮不少,性子木讷,虽然五官清秀,但没能给朱二红攀一门好亲,这几年越发不受朱二红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