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娶了小夫郎后(25)
“小推车。”
秦劲解释。
每日买的豆腐脑增多,做的豌豆糕和千张也增多,只靠着手拎太累,他想打个小推车出来。
现在手里银钱少,上辈子时那种常见的小吃车他打不起,也没必要,那种小吃车他现在用不上。
他想打一个简单些的小车子。
外形有些类似运送快递的小推车,但只有前后俩个轮子,且轮子上方铺着的不是平板,而是两个圆形桶架。
这种蔬菜采摘小推车专为果园菜地而生,个儿小但运送的东西不少,水桶放到桶架上稳稳当当,不会滑动,很适合他目前的状况。
为了给叶妙展示,他索性拿出小木棍和麻绳,当场做了粗糙的模型出来。
叶妙见着实物,惊讶极了,仔细打量了几遍,这才一脸敬佩的看向他:“劲哥,你真聪明。当时爹娘要是送你去读书,那你这会儿八成已是秀才公了。”
肯定比秦书礼强。
秦劲失笑:“我琢磨好几天了。再说了,能不能做出实物还不一定。”
“咱去找城里的木匠,城里木匠手艺好,肯定能做出来的。”
做不出来就去找铁匠,这么好用的车子,一定得打出来,这样他劲哥能省下不少力气。
“再攒一攒银钱,现在咱们手中的银钱不够。”
秦劲也是打定了主意,木匠做不出来就找铁匠去。
但如果车身用铁,那价格可就高了。
说来说去,还是得先挣钱。
很快又到了第二天凌晨,他和赵丰去张齐家拎豆腐脑。
二百五十文一共可以买二百七十五斤豆腐脑,他和赵丰各拎了两个水桶,四个水桶装不了这么多豆腐脑,张齐夫夫帮着送了回来。
昨日给老院送去了豆腐脑,今日该轮到秦文秦力两家了,都是好哥哥,该一视同仁。
最后一共做了五十五斤千张。
给家里留了六斤,余下的他带去城门口售卖。
今日他背了俩个背篓,一个背篓装不下那么多豌豆糕和千张。
千张多了些,他的广告词也变了:千张不仅能凉拌能炒能炖,还能当馅儿,甭管是包饺子还是包包子,味道比肉也差不了多少。
他广告词说的响亮,内容吸引人,免费试吃更吸引人。
于是摊子前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
朱二红站在远处,瞧着那极小但客流不断的摊子,几乎要将牙咬碎了。
她本以为秦劲的小生意是小打小闹,只能略挣几个铜板,因此她之前并未放在心上。
可没想到昨个儿给秦书礼送换洗的衣物,无意中瞧见了秦劲的小摊子,这一瞧,就让她妒得眼睛要滴血。
觉得昨天可能是凑巧了,于是她今日又来观察。
现在她眼睛真的要滴血了!
这不得轻轻松松就把她家给比下去了?
一张脸拉得老长,她看了一会儿,转身回家。
另一边,谷南早早就来到了五里沟。
听叶妙说千张可以包饺子,原本只打算买三斤的他,最终买了四斤,要不是昨日沈玉成打了招呼,他能将六斤全买走。
叶妙看得咂舌,什么人家能每日花几十文买这些吃食?
这比得上之前的叶家了。
晌午,等秦劲回来了,他将谷南的话告诉秦劲,谷南的公爹愿意卖掉三百斤豌豆,秦劲若得了空,只管去王家屯找王咏树。
价格每斤是三文三厘,比粮铺便宜七厘。
这个价格和粮铺的收购价一样,秦劲挺高兴,一斤便宜七厘,三百斤那就能便宜二百一十文。
这可是个大数字!
省钱就是赚钱哇!
吃了午饭,他从老院推出板车,准备去王家屯买豌豆。
叶妙想跟着去,他和赵丰都不许,劝了几句之后,等叶妙改了主意,他和赵丰正要出门,一抬头,却发现朱二红正笑吟吟的站在门口。
他有些惊讶:“婶子,你怎么来了?”
第14章 让安哥儿来帮工吧
“没事儿就不能来坐坐吗?”朱二红佯装生气,说着就要走。
秦劲笑了:“婶子难得来一趟,坐会吧。”
这时赵丰也开口劝,叶妙搬了个小板凳放在了院门口,朱二红就顺势在板凳上坐了下来。
农家人闲聊,要么说田地,要么东家长西家短,但秦劲刚成亲,于是朱二红的话题就放在了叶妙身上,夸叶妙人长得好,还勤快。
叶妙坐在一旁,一副乖巧又腼腆的样子。
突然,朱二红话题一转,叹起气来:“要是安哥儿有妙哥儿一半出众,我也不会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这话一出,秦劲不由在心里呵了一声。
秦安长得不丑,五官真论起来,称得上是中上,这还是因为他整日穿得灰扑扑的,要是好好收拾一下,那绝对担得起出众二字。
但秦安的肩膀太宽了。
时下人们以削肩为美,也就是俗称的美人肩,秦安是直角肩,且比一般的姑娘小哥儿都要宽,这么一来,他整个骨架也就大,远远瞧去,跟男人似的。
但朱二红若真想把秦安嫁出去,那还是挺容易的。
毕竟秦安也是勤快麻利,这在乡下来说,是绝对的优点。
但朱二红不愿让秦安嫁给普通的乡下汉子。
秦书礼现在在县城的砖铺当掌柜,每日迎来送往,见多识广,能去砖铺买青砖给自家盖房子的,那家境都不会差。
朱二红便想让秦书礼从这些人当中寻个好的让秦安嫁过去,这样既能得一笔不菲的聘礼,将来也能让秦安贴补娘家。
为此,这几年间,媒婆登门了四五次,但全被她给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