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娶了小夫郎后(294)
秦劲的声音比春日的风都温柔,叶妙睫毛颤了几下,随后睁开眸子,瞧见秦劲的笑脸,他下意识伸出了双臂。
秦劲也伸出双臂,坐在美人榻上抱紧了他:“这么困吗?”
叶妙懒洋洋的嗯了一声,眸子又闭上了,还打了个哈欠。
秦劲就揉揉他的背:“那回屋子里睡,一会儿阿爹周叔他们就该回来了,会吵着你。”
叶妙哼哼两声,没说话。
“好好好,我抱着你回屋。”秦劲轻笑,说着起身,一手揽着他的背,一手伸向他的腿窝。
瞧到这里,周康宁忙往后退了几步,同时放轻动作快步进了灶房。
莫名的,他脸颊有些红。
其实平日里秦劲、叶妙当着家人的面,也会有肢体上的接触,但如刚才这般亲密的,却是头一次。
可确切来说,这也算不得极其亲密。
他小时候他爹经常抱他呢。
但刚才那一幕的确令他脸红心跳,不敢直视。
他怔怔的瞧着灶台,不明白为何这样。
难道,他想汉子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他忙拍了拍脸颊,不害臊!
他跺跺脚,将这个念头丢出脑中。
不可能!
他才不想呢。
现在的日子千好万好,他不想有什么改变。
他干脆又拿起抹布,开始擦拭灶台、碗柜、饭桌等,干活!
将这些地方都擦得干干净净的,等郭小公子回来了,心情定然会好些。
现在天气凉爽了,午休不必特意跑到院门口,因此,吃了午饭,将灶房收拾了,他便回了自个儿的房间。
他并不需要午休。
现在他将小蛋卷的活接了过来,每日早饭后他会补觉,因此中午无需再睡。
他翻出针线筐,开始编发绳。
以前他不怎么会针线,来了秦家之后,叶妙教了他许多,但他的手太粗糙,不适合绣发带,只能编发绳。
赵丰、周立也没有午休。
赵丰在做针线,入秋之后,天气说凉就凉,他打算给周立做套棉衣。
当然,少不了周延年周康宁兄弟俩的。
周立也没有睡,明个儿就要收黄豆了,他蹲在水井旁磨镰刀。
周延年在呼呼大睡。
郭信恳坐在书桌前,双手托腮,眸子虽瞧着对面的灶房,但思绪早已经跑远了。
秋收后,他就该回郭家了……
秋收也忙碌,不管是收红薯、豆子还是掰玉米,秦家人都会忙碌到深夜。
好在红薯、玉米都省事,收回来的红薯,先堆在水井旁,无需再碾啊扬的。
玉米掰回来,先堆院子里,院子里堆满了,那就堆到屋子里,日后再慢慢扒掉玉米皮。
豆子稍稍麻烦些,但豆子种得少,现在家中干活的劳力多,因此豆子很快就装袋入仓了。
只大半个月,秦家的秋收便结束了。
老院那边忙的热火朝天的,秦兵三兄弟跟去年一样,将红薯收回来后,一半的人做淀粉,另一半的人继续秋收。
因此,老院那边的秋收进程很慢。
周立周延年赵丰一忙完自家的秋收,立马就去老院那边帮忙了。
当秦劲恢复摆摊的第二日,郭厚夫妇便带着一车子礼品笑呵呵的来了秦家。
他好大儿劫期已过,可以回城啦。
感谢秦家。
也感谢他的好大儿没有退缩,一日一日实实在在的熬了过来。
郭厚已提前和秦劲打了招呼,因此,这一日下午,周立赵丰周延年都没有去老院干活,而是留在家中。
郭信恳的行李不多,他一上午就收拾好了。
至于他屋子里的桌啊床啊柜啊,他不准备带回去,全留在秦家。
郭厚知道秦家人忙碌,只坐了一盏茶的功夫,便要起身告辞。
众人将他们一家三口送到了院门口。
今日郭厚夫妇乘坐的不是牛车,而是马车。
这是郭员外特意交代的。
郭信恳踏踏实实的在秦家干了大半年活儿,不愧是郭家最出众的子孙,有资格乘坐马车。
郭信恳将装着自己衣物的箱子放到马车后的牛车上,周延年、秦劲跟在他身后,这俩人怀里抱的是他的书箱。
行李装了车,那就该启程了。
郭厚笑呵呵的想要开口,谁知郭信恳突然转过身去,在众人当中寻到周康宁,他深吸一口气,喊了一声:“宁哥儿。”
“我有话与你说,能借一步说话吗?”
此言一出,震惊众人。
周康宁有些愣,不明所以。
周立微微皱眉,但脸上的疑惑更多些。
郭厚则是脸色一变,忙道:“你小子有什么话?”
他知道自家的小子不会为难周康宁。
但这小子此刻叫住周康宁,肯定是打算将他老父亲的打算挑明。
如此仓促,还不与自家长辈商议,分明是想坏事!
“爹,你不必如临大敌,我不做什么,只是有几句话要对宁哥儿说。”
郭信恳脸色平静,他指了指院子另一边的石榴树,看向了周康宁:“可以么?宁哥儿。”
周康宁就点了头,抬步朝着石榴树走去。
这么多人瞧着,他不会拂了郭小公子的面子。
郭厚急得跺脚,想张口叫住周康宁,但这时,秦劲拉了下他的袖子,而后对他摇了摇头。
他一愣,有些懵。
秦劲这什么意思?
而这时,郭信恳跟在周康宁身后,两人站到了石榴树下。
瞧着周康宁清秀的脸,郭信恳暗暗握拳,脑中回想起周康宁激昂的语调,勇气瞬间充斥他全身。
他一脸认真的道:“宁哥儿,我接下来的话,可能有些冒昧,但我不是一时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