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娶了小夫郎后(320)
补气血的就不说了,虽然叶妙没母乳,可秦劲还是买了猪蹄回来给他炖猪蹄汤。
秦劲一向大方,哪怕叶妙刚生崽,也不会让叶妙一人吃独食。
像是猪蹄汤、排骨汤这些,全家都有份。
秦劲还拜托郭厚买了几次牛乳。
这可是好东西,一斤就要几十文。
东阳县没有专门产奶的奶牛,牛乳来自于下了崽的普通母牛,也就是耕牛。
这种母牛产乳不多,因此牛乳比羊奶珍贵。
即便珍贵且难买,秦劲依旧匀出来一些,放了蔗糖,让全家人都尝尝味。
这些好东西,除了药材让叶妙吃了独食,余下的全家都有份。
吃到嘴里是挺美,油水放的足,调料也舍得下,可花钱啊。
但这钱是秦劲自个儿赚的,秦劲也是心疼自家人照顾娃娃太累因此想让大家都补补,这借口正当合理,王秀芹就没说什么。
又不是日日这么花,出了月子就好了。
可没想到,刚出了月子,这两人还要去逛街。
王秀芹深吸一口气,将劝阻的念头压下去。
罢了,她这四儿子觉得这辈子都欠着妙哥儿,想补偿人家,那就补吧。
小两口的事,她不掺和,这两人将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但愿这两人在外散了心之后,对她的俩孙子能上心些。
她就没见过这么不靠谱的爹!
俩娃娃哭得震天响,他们俩还能不慌不忙的说笑,佩服!
秦劲不知王秀芹的怨念,这日一大早,他就套上牛车和叶妙前往县城。
路过村口的大石磨时,村中的五日学堂正在上课。
这五日学堂开了已有一年,相比刚开始时的人山人海,此时秦书礼跟前只坐了二十多人。
这还不是农忙,若是接近农忙,那只剩下三五人。
到了真正农忙时,直接停课。
对此秦劲早有预料。
读书是一件枯燥的事,若无大人强制约束,那能坚持下去的孩童不算多。
再者,搁他上辈子时都有家长拖后腿,不愿自家孩子上学,更何况是大晋。
虽然免费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可对五里沟这些不会走上科举路的人家来说,自家孩子已识得几个字,不算睁眼瞎,那还跑来浪费时间做什么?
有那个功夫,不如上山捡柴、打猪草、放羊,何必白白浪费在读书上?
因此,这五日学堂日渐冷清。
还会越来越冷清。
村里的孩子又不能凭空冒出来一批,等下一批孩子长大,且愿意过来读书,那最起码得等上几年。
秦劲视线在秦书礼身上轻轻扫过,他看向了前方。
秦书礼比上次见面时更瘦了,整个人快瘦成竹竿了。
而且,身上的短打也不知多久没洗了,褐色的袖子脏得快要变了颜色。
他的日子很不好过。
岳珍虽没与他和离,但一直留在娘家,偶尔才回一次五里沟。
前几日秦圆颠颠跑来,兴高采烈的讲述秦书礼的最新热闹,原来岳珍在骑驴找马,一直在娘家那边托媒婆寻比秦书礼更合适的人家。
而且,要求还挺高。
要么识字且家境过得去。
要么家境殷实。
人还得和气。
但鳏夫有,符合她要求的鳏夫,目前没有。
她爹认识的人虽多,但也辐射不到整个东阳县。
这事儿岳家做得隐蔽,但不知怎么被秦书礼知道了。
上次岳珍回秦家时,两人大吵了一架。
但秦书礼毫无办法。
现在他名声臭得厉害,他想继续开私塾,可无人给他交银子。
朱二红、秦小存对他也没了耐心。
他俩儿子的田地已经分下来了,朱二红日日都催着他下地干活,看不得他有丁点儿空闲。
对此,秦劲只想说一句活该。
叶妙瞥了秦书礼一眼,很快就转了视线。
他们夫夫的无视,令秦书礼不由咬牙。
但他只是咬了咬牙。
等牛车走远,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讲课。
他要是不认真讲课,下面坐着的人很快就会找严祥告状,严祥目前不准他出村子,他想去县城寻个抄书的活儿都没机会。
读了半辈子书,清闲了半辈子,要他日日下地干活,这是要了他的命。
他宁肯听朱二红的话,去县城寻个轻省一点儿的活,哪怕是摆摊给人写信,也比在田地里刨食强!
可他现在出不去村子!
他只得老实讲课。
秦劲、叶妙很快将秦书礼抛到脑后,两人来到大集上,和周立打了招呼,而后进城。
今日逛街没有目标,主打一个想去哪里去哪里。
东阳县还算繁华,路边不仅店铺多,摊子也多,算卦的,卖泥人的,吹糖人的,表演杂耍的,还有各种吃食,看得人……嗯,算了,谈不上眼花缭乱。
秦劲毫无兴致。
但叶妙兴致颇高。
再宅的人,被关了近一年,也会生出出门逛逛的心思。
更何况他不算宅人。
自打出了村子,他瞧什么都新奇,都觉得亲切。
他买了两个胖乎乎的娃娃泥人,从前他对这种泥人甩都不甩,可现在有了娃,他一眼就相中了那两个胖娃娃。
瞧见有人卖精巧的双层小提筐,虽知没什么用,买回去还会被赵丰念叨,但他还是掏钱买下。
他们还瞧见有人在卖发饰。
不过,那摊子前冷冷清清,没有客人挑选。
就这么从城南逛到城北,叶妙只买了俩泥娃娃和一个双层小提筐。
秦劲瞧着这俩物件,想要带着他去买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