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娶了小夫郎后(49)
他只知原理,没真的动手做过,想将模样做出来,难度有些大。
叶妙将晚饭做好,来到灶房门口,见秦劲低着头一脸认真的摆弄手里的木棍,便没喊他。
他劲哥在做大事呢,他先将锅里的小米粥盛出来,等晾凉一点再喊他劲哥吃饭。
七月下旬,天黑的早了,院子里的光线很快暗了下来,叶妙刚把油灯点上,秦劲便从板凳上起了身。
叶妙忙喊他:“劲哥,吃饭了。”
秦劲应了一声,将木棍麻绳拿回堂屋,打算明日再研究。
饭后,洗漱之后回房,叶妙如往常那般在床上打了滚来到他身旁,又一把抱住他,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叶妙问起了脱粒机的事儿。
“劲哥,这个很不好做吧?”
之前摆弄小推车时,他劲哥很快就做出了模型,这个脱粒机,竟是比小推车还复杂。
“有些。”秦劲躺下,手臂伸出将他揽在怀里。
“这事儿急不来,你慢慢想,想不出来也无妨,冬日长着呢,到时咱们慢慢给玉米脱粒。”
秦劲闻言顿时笑了。
竟还安慰上他了。
低头瞧去,对上小夫郎漂亮但盛着认真的眸子,他嗯了一声:“我明白。”
“那今晚早些睡吧,我来吹熄油灯。”叶妙说着手臂撑着床铺,起身去吹桌子上的油灯。
秦劲见他脸颊鼓鼓,觉得可爱:“过来亲一下。”
“不亲了,你早些休息,琢磨这些东西太费神,比种地都累。”伴随着这话,室内归于黑暗,叶妙摸索着躺回秦劲怀里。
他打定主意,明日要给他劲哥多煮一个鸡蛋。
小夫郎如此贴心,秦劲倒也没勉强,动脑子的确累,他抱着人很快睡着了。
还没等他做出脱粒机的模型,李铁便将灌袋器和多层置物架送来了。
灌袋器有十个,多层置物架有三个,远超当时说好的个数。
第26章 不做果丹皮生意了
秦劲不是很意外。
但他要做出意外的样子,三个置物架,十个灌袋器,将骡车装得满满当当。
“李叔,你这是……”
李铁哈哈一笑:“秦小哥,你做的这两个家伙什儿着实好,特别是这个灌袋器,小东西帮大忙。”
“不过,正是因着小,所以不值几个钱,我也不确定能卖出多少个,因此就先给你送十个过来,至于以后如何,到时再详谈,如何?”
秦劲听完这话,不由在心中感慨,这李铁的确会做人。
五层高的置物架,虽然用的是普通榆木,也没上漆,但高度有一米五,这么大一个物件,若是花钱买,至少也得一二百文。
李铁却是一送就是三个。
灌袋器是便宜了些,他设计的是四角灌袋器,四条木棍为底,最上方镶嵌着一个圆环,看似简单,但其实做法复杂。
这里没有一体成型的机器,想做出一个圆环,木匠们都是先将木头打成弧形,然后利用榫卯结构将四个弧形拼凑到一起形成一个圆。
对他这个现代人而言,这工艺挺复杂,做起来不容易。
但现在李铁一送便是十个。
不过,人家大方归大方,推让的话还是要说的,可不能直接接了。
他做出不好意思的样子:“我其实只拿出了个模子,也没出什么力,这些值不少银钱,白送给我,我拿的不安心。”
“秦小哥,可千万别这样说,若不是你提供了模子,我又怎能做出实物?你要是不收,那就轮到我心中难安了。”
“你就先收下,若这灌袋器真卖不出去,那你以后多找我打些物件,多照顾照顾我家生意。”
李铁笑呵呵的道。
但他心里知道,灌袋器一定能卖出去的。
因为他已经接到订金了。
做出灌袋器的实物后,他先自个儿试了试,没发现有什么短处,他便去找了李家村的村长。
李家村大部分人都姓李,往上数五代都是一家人,如今的老村长是他的亲大伯。
他让他大伯召集村人给他宣传了一番,这小东西瞧着不起眼,但作用很大,若是有了这个,那么一个人便可以完成将粮食装袋的活儿。
马上就是秋收,正是用得上的时候,且他售价低,一个三十文,他只赚六文。
没办法,都是庄稼人,他价格高了没人买,而且还都沾着亲,不好坑自家人。
物美价廉,当即就有人找上他,想要掏钱购买。
愿意购买的人太多,他便让人先交订金,谁愿意交订金谁就能早些拿到实物,今日出门前,他光收订金都收了一百多文了。
方圆十里八村只有他一个木匠,只有他一人能打这种灌袋器,除了李家村的,其他村的人见了,定然也会找他购买。
马上要赚上一笔,因此他这一番话也是真心实意。
有小推车的例子在,他肯定是跟着何家人走。
秦劲又推让了一番,然后收了下来,期间秦老头王秀芹听到动静出来看热闹,秦兵宋来娣在灶房里忙着做果丹皮,脱不开身。
送走李铁,秦劲指着灌袋器,让秦老头王秀芹拎回去三个,俩人抓着灌袋器左看右看,爱不释手,这东西实用!
秦兵切完苹果,抽空从灶房出来,他瞧见灌袋器,也喜欢极了,恨不能现在就是秋收,好让他测试一下灌袋器到底顶不顶用。
他小弟的脑袋瓜最近可真好使啊!
秦劲和赵丰动手将三个置物架分别安置到堂屋、灶房。
叶妙很新鲜的摸了几下,打水过来擦洗一番,然后便将用来发酵豆腐的簸箩放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