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娶了小夫郎后(52)
最近他劲哥会像现在这般突然亲他哦。
嘿嘿。
翌日,秦劲将果丹皮送去糖铺时,将他的决定告诉给了秦兵。
秦兵知道他还有工钱的支出,而且得知他要做一种新吃食,便没有再劝他。
秦劲不做果丹皮了,他每日二十斤的产量便匀给秦兵秦文秦力三人,这三兄弟没有工钱支出,也不觉得他们自己的人工值钱,因此哪怕苹果涨到了八文,依旧愿意做这门生意。
这生意太轻松了。
来钱也快。
才十天,他们就挣了一千多文!
要知道他们原本的家底也只有四五两银子!
只要还有一文钱的赚头,不,哪怕一日一共只能挣一文钱,那他们就愿做下去,反正又不怎么耽误田地里的活计。
一文也是钱啊。
牛掌柜送走秦劲秦兵两兄弟,忍不住叹气,这样能挣两份钱的好生意,就这么快没了,心痛。
虽然他刚才叮嘱了秦劲,若是再有类似的生意一定要找他,但这种好生意怎么可能天天有。
要不,卖豌豆糕?
这个念头一出,他立马让他家老婆子看店,他出去追秦劲。
豌豆糕比不得果丹皮珍贵,但味道也不错!
秦劲打算去粮铺买些红豆,并没有出城回家,牛掌柜成功找到了他。
听完牛掌柜的话,他想也不想的摇头,县城的点心铺子里有一道带馅的米糕,其馅就是红豆沙。
既然东阳县的点心铺子里有红豆沙,那九成九能做出豌豆糕来。
之所以这三家铺子还没有出售豌豆糕,应是他只在城外卖,客人大多是乡下的农户,因此不火爆,没引起这三家的注意。
若真传到县城里,那点心铺的老师傅很快就能做出同样的东西。
虽然他挣钱的点子多,但家里买的豌豆还没用完,可不想被人刨了老底儿。
牛掌柜听了他这一番话,只得作罢。
只是又叮嘱他,若真有了其他新鲜吃食,一定要送来糖铺。
他笑眯眯应下,此次与牛掌柜的合作很愉快,如果以后真有合适的吃食,他肯定还会选择牛掌柜。
告别牛掌柜,他去粮铺里买了五斤红豆。
回到家,将这些红豆泡上,泡足一夜,煮时就能省下不少柴火。
他准备做一些豆沙,用来炸油炸糕,上次小夫郎买糖糕的情形他还记得。
叶妙听完他描述的油炸糕,下意识咽口水,听上去好好吃。
不过,这本钱也太高了吧?
“劲哥,咱们做这个的话,不好卖吧。”
而且,这种炸物刚出锅时最好吃,若是在家里炸好再送到大集上卖,那可能就不酥脆了。
秦劲闻言,摇头道:“这个不卖,咱们留着自家吃。”
看小夫郎睁大眼睛,明白他舍不得吃吃喝喝,便又道:“大哥说收玉米时他和二哥三哥要过来帮忙,所以我就想着,咱们先试着做这个油炸糕,若成功了,到时就炸一些招待他们。”
“好!”叶妙立马点头。
是得做些好吃的出来。
他应的这么利索,秦劲想了想,打消了顺便再炸些糖糕的念头,罢了,等秋收时再奢侈。
豆沙的做法跟豌豆糕差不多,都是将豆子煮熟,去皮,然后得到馅料,这一次秦劲没用之前的借口,叶妙第一次学做豌豆糕时便问是不是所有豆子都可以变成糊糊,当时他说有空了可以试验一下。
现在就是有空了。
当然,豆沙不能凝固,需要加入猪油翻炒,这与豌豆糕不同。
因此,豆沙煮好他装模作样的等了一会儿,见豆沙没有凝固,便开始引导叶妙按照正确的做法去操作。
一番忙碌,他成功将豆沙做了出来,里面加了足够多的糖,口感与豌豆糕有着明显差异,豌豆糕细腻,眼前的豆沙却是带着些微颗粒感。
但同样美味。
秦劲用铲子盛出来半碗,他和叶妙各拿一个勺子,你一勺子我一勺子的,两人站在灶台旁竟将那半碗豆沙吃完了。
盯着空空的大陶碗,叶妙有些不好意思,他和他劲哥竟然吃了半碗馅料。
不过,真好吃啊。
这等点心,他从前是吃不上的。
秦劲不觉得此举有什么,他从碗柜里将上次做南瓜饼时没用完的糯米粉拿了出来,他做的油炸糕是用糯米粉和面,不是小麦粉。
这样做出来的炸糕,外皮脆,里面软糯拉丝,与糖糕有着明显区别。
叶妙按照秦劲教的,先拿糯米粉和面,等糯米粉发酵好了,揪出一个小团拍成圆形,裹上豆沙,再捏成饼,然后放入油锅里炸。
油炸糕很快便出锅了,一个个圆溜溜的,放凉之后轻轻一抓,酥脆的声音听得他有些惊讶,掰开,糯米果真拉出长长的丝。
叶妙睁大了眸子,上次做南瓜饼时,南瓜是主料,南瓜馅不能拉丝。
他还是第一次见这场景呢。
白色的糯米配着红褐色的豆沙,光是看一眼就引得他流口水了。
等吃到嘴巴里,如秦劲所描述的那样,软糯有嚼劲,再加上豆沙的甜,口感比糖糕更惊艳。
“好吃。”他吃得双颊鼓鼓,双眸弯弯。
其实这油炸糕外皮有些黑,第一次炸,没掌握好火候。
不过,看小夫郎这般满足,秦劲立马将评分提到了十分,完美!
秋收时一定安排上。
第27章 秋收
秋收开始了。
五里沟的村人忙碌了起来,他们家家户户都种了玉米,这可是主食,算是细粮,而且易打理,产量也高。
一些人家还额外种了些花生、黄豆、豌豆之类的,这些作物也都是在这个时节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