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奈娶了小夫郎后(56)

作者: 不曾阿 阅读记录

结果李梅先开了口。

但叶妙也结结实实掰了一个多时辰的玉米,从前小夫郎哪干过这种活儿,白日里人多,他抽不出空闲问,一直到现在才开了口。

秦劲的许诺,让叶妙眼眶发热,他重重点头:“好!”

不过,他没有沉浸在秦劲的怀抱里,他让秦劲回房歇着,等洗漱之后,他好好给秦劲按一按肩膀。

他也心疼他劲哥,在玉米地里待一整天,肯定累坏了。

秦劲其实不怎么累,但小夫郎非要给他按肩膀,他定然不会拒绝,按着按着,他将人拉进了怀里,将近二十口人的饭食——秦家人加一起,一共十八人。

秦兵宋来娣夫妇有三个孩子,秦方、秦圆、秦思。

秦文李梅夫妇有三个孩子,秦康、秦昌、秦芸。

秦力宋欣夫夫有两个孩子,秦锦、秦语。

再加上他和叶妙,秦老头王秀芹,一共十八人。

另外还有赵丰,共十九人。

给这么多人做饭,小夫郎也累,今晚早些睡,明日还得再忙活一天呢。

翌日,叶妙吃了早饭,先喂了小鸡仔,然后开始做豆沙。

豆沙耗时久,将豆沙做好之后,他泡了些小米,随后就开始做午饭,将近二十人的饭食,这工程量很大,他得提早准备。

午饭后,众人没有歇息,又下了地。

人多力量大,五亩玉米,今日便能掰完了。

掰下来的玉米全堆到了院子里,叶妙和王秀芹扒了会儿玉米皮,然后便进灶房开始做油炸糕。

油炸糕用料精贵,做法复杂,王秀芹看得直咂舌,这恐怕得送到糖铺里才能卖得出去吧。

做完油炸糕,叶妙又开始做小米锅巴。

傍晚,所有玉米都收了回来,众人松了口气,接下来就是晾晒了。

叶妙招呼众人进灶房品尝油炸糕和小米锅巴,因为是帮着试吃,所有人都吃得很认真。

吃完之后,秦劲收到了十七份好评。

不过,原本他打算的是一人一个油炸糕,但王秀芹舍不得,最终大人们两人分食一个,小孩子独享一个。

这让他叹息,还是太穷了,他得再想想办法,多挣些银钱。

第28章 他就想和他劲哥挨着

经过这么久的相处,秦劲虽然没把秦兵秦文秦力当做亲生的兄弟,但也已把他们三人当做比亲戚更亲近的人。

这三人甭管是对原身还是对他,都没得挑。

再者,这年头住在村子里肯定是要抱团的,他早就打定主意要拉扯他们三人一把。

苹果下市,三家做不了果丹皮了,他有不少其他的挣钱路子,但涉及到三家,还不能影响他家的生意,因此他得好好琢磨一番。

玉米收完了,红薯小米还不到收割的时候,至于玉米杆子,先在地里杵着吧,摆摊要紧,等他有空了再去砍了拉回来堆院子里烧火。

两日没出摊,这天到了城门口,他和赵丰刚把小推车放好,便有不少人围了上来。

大部分人都是买千张的,千张已经有固定的食客,哪怕是这种农忙时期,也能轻轻松松的卖完。

今日除了豌豆糕、千张、豆腐乳,他还带了昨日未吃完的小米锅巴以及油炸糕。

昨日下午叶妙一共做了五斤小米锅巴,自家人试吃用了两斤,秦兵几人临走时,他想让他们三家各带走一斤,但三家都不收,让他拿去卖,他便拎了过来。

小米本身不算贵,四文钱一斤,这次用的也是自家的小米,但里面加了面粉和鸡蛋,算下来是一斤小米配一个鸡蛋半两面粉。

这些原料都是碳水,炸的时候挺吸油,粗略计算一下,一斤锅巴需要用到二两猪油。

一斤猪板油二十五文,因为熬制方法不同,出油率也不同,叶妙熬的是一斤猪板油能出六两的猪油,不过,自家熬猪板油有油渣,因此不能粗暴的认为二两猪油的价格是八文三厘。

东阳县的物价,单买猪油的话,一斤是五十文,比自家熬要贵上不少。

这小米锅巴用的是自家熬的猪油,算下来一斤不足四十文,取个整,按照三十五算,那么二两油便是七文钱。

小米四文,鸡蛋两文钱三个,面粉按照一文算,猪油二两是七文,再加上盐、辣椒、花椒这些,不算柴火人工,一斤的本钱是十五文。

柴火有赵丰去捡,不要钱,但人工费秦劲肯定是要算上的,大热天的站在油锅旁一片一片的炸出来,这多辛苦啊。

他给小米锅巴的定价是一斤二十文。

一斤只赚五文钱,纯纯血汗钱。

其实他是想定为一斤二十五文的,毕竟独一份嘛,但锅巴的原料是小米,食客们都知道小米是什么价,因此他便让了利润。

让了利,那推销时他就理直气壮了,虽然主料是小米,可里面加了面粉鸡蛋,还是猪油炸出来的,最重要的是,它好吃。

酥脆,咸香,麻辣。

而且整个东阳县只有他这个小摊子出售。

这综合相加,一斤二十文妥妥良心价。

因着利润低,他便跟卖果丹皮时一样,二两起售,一份是四文。

不过,小米锅巴可以试吃,每人可免费尝一小块。

陈掌柜买完千张,听了秦劲的推销,他没有试吃,直接笑呵呵的递出四文钱。

四文钱而已,就当尝个鲜了。

接过玉米皮包裹着的锅巴,他有些感慨的道:“秦小哥,你的新点子也忒多了,这才多久,你竟又做了我没见过的吃食。”

要是他雇的厨子也如此聪明就好了,这样即便到了淡季,也能凭饭菜吸引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