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奈娶了小夫郎后(73)

作者: 不曾阿 阅读记录

昨日他家的小客栈来了三队旅客,将所有房间都住满了。

因此,今日不仅买的千张多,他还打算买些小米锅巴,这种小点心,希望那些客人喜欢。

嗯……就先买三斤吧。

今日小米锅巴的数量倒是和往常一样,因为有牛掌柜抄底,哪怕下着雨,秦劲也不怕卖不出去。

这就是有铺子的好处。

羡慕。

很快,秦安将牛掌柜的那份小米锅巴送了来,牛掌柜取走之后,秦劲又摆了会儿摊,将豌豆糕卖完,他收摊回家。

今日继续研究红薯淀粉。

另外一边,秦安出门之后,叶妙歇了会儿,便忍不住进灶房查看昨晚的那盆淀粉。

经过一晚上的沉淀,水和淀粉彻底分层,原本浑浊的水清亮了不少。

秦劲不在家,他便没有动这盆淀粉,而是又拿出几根红薯用擦子做成红薯浆,做实验嘛,肯定要多准备一些。

很快,安哥儿也回来了,他便让安哥儿过来帮忙。

等秦劲回来时,俩人已经搞出了一大盆红薯浆。

小夫郎如此配合,秦劲只用了四日,就做出了红薯淀粉以及红薯凉粉。

第33章 全家做凉粉

白色的红薯淀粉,秦劲称之为红薯粉。

这是防止被人琢磨出做法,一般人听了这个名字,会认为是把红薯磨成了粉。

红薯凉粉,其做法很简单,往红薯淀粉里加水搅拌,让淀粉彻底化开。之后往铁锅里加水,水的比例要掌控好,一般来说,是三碗清水一碗水淀粉。

水开之后,将水淀粉倒入锅中搅拌,等淀粉变成褐色且有些透明,凉粉便做好了。

这种吃食放凉之后变得软软有弹性,因此秦劲称之为凉粉。

一斤红薯可以出二两红薯淀粉。

一斤红薯淀粉,少则能做五斤凉粉,若是添的水多了,也能做六斤。

秦劲要按照六斤去做,不然的话,利润太低。

一斤红薯两文钱。

五斤红薯才能做一斤红薯淀粉,也就是说,一斤红薯淀粉的成本是十文钱,这还不算人工费,纯纯的原料费。

若是按照一斤淀粉五斤凉粉来算,那么一斤凉粉的成本价是两文。

太高了。

一斤豆腐的售价是两文钱。

而一斤凉粉的成本已达两文。

这么高的价格,不好卖。

有千张在前,秦劲很想挣普通农户的钱,他得了钱,普通小百姓得了美食,一举两得嘛。

因此,他特意多添水,一斤淀粉做六斤凉粉,这种凉粉也就是软一些,没那么瓷实,但也能凉拌能爆炒,口感很好。

这么一来,一斤凉粉的成本就从两文降到了一文六厘。

若是售价三文一斤,那么每斤可以赚个一文四厘。

一日若做个百斤,那利润便是一百四十文。

当然,这没计算人工费和柴火费——虽说柴火是赵丰捡的,可赵丰的人工也是人工嘛。

但秦兵秦文秦力这三人没有人工费的概念,在这三人看来,若一日真能卖一百斤,那利润就是一百四十文。

捋顺了这些账目,秦劲让叶妙又做了一大盆炒凉粉,然后端着去了隔壁院子。

如今天短,黑的早,农家人的晚饭做得也早,他去时,王秀芹和宋来娣正在灶房做晚饭。

秦兵秦老头正领着秦方秦圆秦思在院子里的花生堆前摘花生。

这年头给玉米脱粒全靠人工,花生亦是如此。

不过,摘花生要轻松些,一手抓着花生秧另一手慢慢摘,不需要借助外力工具。

花生秧是个好东西,可以烧火,也可以喂猪。

花生更是好东西,可以榨油,也可以卖掉,价格比小麦都贵,和棉花一样属于经济作物。

秦兵家种的花生不多,留下十几斤当零嘴吃,余下的都拿去粮铺换钱。

这还是因为他家田地多,要是家中田地少的,比如说秦劲家,十亩地打的粮食勉强够自家人吃,哪有多余的田地去种什么花生。

秦兵见秦劲端着一个陶盆过来,便从板凳上起身:“你这又送了什么过来?”

秦方秦圆秦思同时望了过来,三人眼睛都亮亮的。

自打他们四叔开始做小生意,时不时的就送吃食过来,每一样都好吃!

“好东西。”秦劲神秘一笑,端着陶盆直接进了灶房:“小方小圆过来,还有思哥儿,尝完了快去喊你们二叔三叔。”

“哎!”

秦方秦圆同时大声应了一句,一下子就从板凳上蹦了起来,急忙往灶房里窜。

秦思人小,跑得慢些,他进屋时,秦方秦圆俩人已经各捧着一个小碗吃起来了。

“思哥儿,快来。”秦劲对他招了招手。

他忙往前几步,这时他娘宋来娣递给他一个小碗,他低头一瞧,里面是一块一块的吃食,有些透明,油汪汪的,还缀着葱花蒜末,不怎么好看,但好闻极了,香气一个劲的往他鼻子里钻。

他伸出小手捧住小碗。

这时,秦方秦圆已经将他们小碗里的凉粉扒拉干净了,半大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极大,这么一碗哪里够他们吃的。

不过,俩人抹了下嘴巴,又看了眼陶盆里又香又软的凉粉,他们和秦劲打了个招呼,恋恋不舍的跑出灶房。

有上次果丹皮在前,他们俩明白为何要去喊他们二叔三叔。

两人都有些兴奋,一路小跑着直奔秦文秦力家。

这个叫凉粉的东西,一点儿都不比果丹皮差呀!

另一边,王秀芹秦老头秦兵宋来娣也都尝到了凉粉的味道,也听秦劲说了来意。